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範金玲如何教高中歷史第壹課?

範金玲如何教高中歷史第壹課?

讀書的時候高中歷史第壹課記不清了。仔細想想,也只是停留在老師看單詞,學生畫課本的記憶層面。當然,這也是壹個時代的記憶。六年前,我上了第壹堂高中歷史課。當時新課改培訓如火如荼。我努力學習領會精神,從容備課,多查資料,試圖讓我的第壹課展現壹個全新的風貌。嶽麓版高中歷史第壹課是“從內外服聯盟到建國”,這是古代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我之前學的是中國古代史專業,所以雖然這是我高中的第壹堂課,但我並不緊張。我甚至簡單地認為,如果能夠理清宗法制、分封制等內容,那麽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的進壹步認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為了豐富課堂,我給學生們看了課本課文以外的內容,如“壹望無際的綠色,橫跨齊、魯兩個高地。”、“秦晉之善”、“尊祖敬祖”、“重男輕女”。課後,我不忘關註學生的反饋。然而,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樂觀,他們甚至對高中歷史的學習產生了恐懼感。壹個學生告訴我,他中考歷史得了滿分,但是對於剛剛學過的那壹課卻不知所措。進壹步了解發現,剛考完中考的學生,唯壹的備考方法就是老師把大綱或者習題整理出來,然後壹個壹個背下來,沒有通過的再考壹遍,直到通過為止。他們很佩服投註題準確率很高的老師,每次都能遇到完好無損的題目是最幸運的事情。這壹課教會了我壹個活生生的道理:備課不備課,不了解學習情況,再多的書面功夫,效果也只會大打折扣。三年前,我迎來了高中教學的第二輪。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壹半”。如何才能讓前三單元重要而晦澀的政治內容由淺入深?首先要吸取上壹次的教訓。我看了初中的歷史課本,發現初中和高中有非常大的區別。與此同時,中考的程式化與高考的多樣化之間的巨大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然後,我做了壹個嘗試——同樣的第壹課我這次分兩節課完成。第壹節課的內容分為兩部分,從課本的兩頁開始,然後完成《夏商政治制度》的學習我的學生現實的學習情況是,他可能會回答加強秦始皇統治的措施,但他大概分不清秦朝和唐朝哪個先來,這也是之前課堂交流中遇到的真相。他們頭腦中的歷史知識是零碎的,或者可以說他們的歷史知識是具體的題目,大部分題目隨著中考試卷的提交自然被遺忘。教學生中國古代朝代歌的口訣,幫助整理久遠的古代史,是第壹單元的必要準備。壹方面不是所有普通高中生三年後都要上大學,另壹方面升學基礎薄弱。所以高中第壹節課講高考綜合試卷的歷史幾乎是沒有必要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把第壹課的教學目的設計成:①讓學生知道什麽是歷史(廣義和狹義)。②讓學生了解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在教學內容、學習方法、考試評價、課堂筆記等方面的區別。③介紹壹些教材指導的知識點:文明、政治文明和影響政治文明的因素,進壹步介紹高中三門必修課的政治文明、經濟文明和思想文化課。這樣學生就能直觀的感受到高中歷史學習真的和以前的認知不壹樣。④簡單介紹夏商時期的政治制度。在這次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們似乎對我的介紹更感興趣,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對某壹內容的討論中,但當課堂內容切換到教材的第壹節課時,大部分學生還是有些不適應。“因材施教”這簡單的壹句話,清晰明了,卻很難做到。新課程改革具有鮮明的特點:教材以“模塊+專題”的形式編寫,教學主張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誠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學活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不僅要改變對教學的看法,還要改變對學生的看法。回想自己畢業的時候,主動放棄了去圖書館、檔案館、辦公室等幾個工作機會,堅持再次去三尺講臺。唯壹的原因是我熱愛教書育人。但如果壹味地按照自己的經驗,用不變的眼光對待比自己小十歲的學生,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的。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區別,社會變遷,家庭背景不同等等。都是推動我創新學生觀的重要而現實的因素,雖然整個過程都是獨立摸索。派去迎接壹批批學生,教室還在,課本還在,但嶄新的面孔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過去。普通高中生通過傳統考試選拔,基礎知識不紮實。同時,嶽麓版歷史教材不常規,不系統,更適合素養較好的學生提高能力和水平。對於絕大多數高中老師來說,他們承擔著初中到大學的過渡,而我要面對的是掙紮著讀個大專或者三年後走向社會的學生。面對這種情況,高中歷史課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如何實施?背誦死板的教條是不可取的,沒有必要的基礎知識談素養也是無用的。在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與以前不同,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識別和選擇有效的內容成為壹個重要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畢業後還保持聯系的同學曾經這樣跟我聊過:“老師,直到遇見妳,我才發現讀書很快樂。”“老師,我大壹的時候,有壹天妳走到我座位的最後壹排,對我說,妳壹定要送我上大學,我壹輩子都忘不了。沒有妳,我不知道我現在在哪裏流浪,但我不會在大學裏。”.....坦白說,僅作為壹個學科老師,聽到類似的表述,我很感動。我也發現學生很少跟我聊歷史考試的事,但是他們會跟我說他們後來看了什麽書,思考了某個問題,學生會記住我在某堂課上說過的話。為什麽我自己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師辛辛苦苦教我的課本知識早已被遺忘,但有些老師的獨特風格卻長期影響著我的壹生。我的學生為了高考全力以赴是不現實的,我也不忍心催他們背枯燥的單詞。所以,只有尊重學習情境,我才能因材施教,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分析和處理問題,我的歷史課堂才能成為壹個動態生成的課堂。九月將迎來新的高中歷史課。這壹次,我有了新的想法,因為抽象地談論歷史和歷史,已經超出了大壹新生的理解和能力。新課程可以從師生的自我介紹入手,引導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是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過程、影響)構成的壹個整體,它是過去,但又與未來相連。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和未來。壹個不了解自己過去的人,永遠不會清楚地了解自己。壹個不了解自己歷史的民族永遠是壹個幼稚的民族。接著指出了基本的歷史意識:①時空意識。年表法有三種:壹是斷代年表法,可根據情況詢問學生,教師補充說明。二是年號和年表的方法,如唐玄宗元年、光緒三十年等,在中國古代史和近代史中廣泛使用。第三,紀年律,基督耶穌的出生日期,在公元0年是不存在的。世紀算法,倒數第三位加1,需要註意BC的世紀換算。空間意識要善於利用教材中的地圖集和插圖。同時,縱向延伸、橫向聯系的整體時空觀念需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以重視和培養。(2)史料意識:實物史料、文獻史料、口述史料。史料真實性的例子,有助於增加課堂的新鮮感,培養學生的知識意識。③歷史觀意識:歷史觀是根本的或總體的歷史觀,包括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和社會史觀。然後,結合要求的教科書目錄,對政治文明史的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動、政治家進行界定。基本線索:ⅰ。中國古代政治史的核心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古代世界史主要研究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和古羅馬的法律。二。中國近代史主要研究侵華史、抗戰史和現代化史;世界近代史主要研究英法德等國資本主義整體的建立。三。中國近代史主要研究新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和外交成就;世界近代史主要研究二戰後世界格局的發展演變。這樣可以和學生分享壹堂獨特的歷史課,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緩沖和過渡到高中的歷史學習,對必修壹的學習有壹個大致的了解,也為教材第壹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如果時機合適,在第壹節課,我還可以和同學們討論高中歷史課我想學什麽,怎麽學。也許高中歷史第壹課講什麽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關註學生的成長,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如何克服老師壹廂情願,往往壹無所獲的矛盾心理。根據哈佛大學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都可能是優秀的男孩。遺憾的是,周圍的現實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學生時代註重分數,步入社會註重物質主義。很多時候,學生的困惑也是老師的困惑。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普通高中的老師們在做著平凡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高中歷史怎麽教?什麽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壹生踐行著教育的真諦——“千千萬萬個老師教人求真,千千萬萬個學生學做人!”我想這也應該是每壹堂歷史課的靈魂。(十四中範金玲)
  • 上一篇:Tvb演員
  • 下一篇:八年級怎麽背歷史,怎麽復習歷史,求人渣指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