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官方史書有哪些?671787270@pp.com

官方史書有哪些?671787270@pp.com

舊唐書

作者:沈彪

註:《五代後晉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載唐朝歷史的史書。此書原名《唐書》,後來為了與北宋歐陽修、宋祁編纂的《新唐書》相區別,改稱《舊唐書》。全書分為傳記、編年、傳記三部分,共200卷。

簡介:五代兩晉正式修訂的《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系統記載唐朝歷史的史書。此書原名《唐書》,後來為了與北宋歐陽修、宋祁編纂的《新唐書》相區別,改稱《舊唐書》。全書分為傳記、編年、傳記三部分,共200卷。

《史記》三記

作者:(漢)司馬遷(唐)司馬貞等註

註:《史記》的威望與日俱增,註釋和評價《史記》的各種流派書籍不斷出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史記集》(劉宋《沛治註》)、《史記研究》(唐代司馬貞註)和《史記正義》(唐代張守節註)。

簡介:《史記》簡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公基、太史公公基。

史記作者:司馬遷

註:本書編年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漢武帝時期結束,跨越三千多年。全書共130篇,其中人物傳記12篇,表格10張,書籍8本,家族30家,人物傳記70篇,52.65萬字。

引言:《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它最初被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公基和太史公紀。

韓作者:班固

註:《漢書》編年史始於漢武帝劉邦元年,止於帝皇四年。與史記相比,《漢書》的體例發生了變化。

引言:《漢書》全書包括傳記12篇、表8張、錄10篇、傳70篇,共100篇,被後人分為120卷。

作者:葉凡。

註:《後漢書》和《漢書》的年表和傳記有很多不同之處。年表的最後壹章是《皇後年表》,相當於《漢書》。外戚傳。

簡介:《後漢書》是壹部關於東漢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斷代史的傳記性著作,共120卷,分為10卷、80卷和30卷。其中《紀》和《傳》的作者是南宋的,而《誌》的作者是晉代的司馬彪,通稱為《續漢書》。

三國演義作者:陳壽

註:《三國誌》六十五卷,金撰,宋培松之註。長壽的故事是由晉書和宋書流傳下來的。

引言:《三國誌》六十五卷,金撰,宋裴松之註。長壽的故事是由晉書和宋書流傳下來的。《魏徵》30卷,《蜀誌》15卷,《武誌》20卷。他的書以魏為正統,直到他學會為漢晉春秋鑿牙,他才不同意。

晉書作者:方

註:《晉書》的敘事從司馬懿開始,壹直到武帝取代東晉,記錄了西晉和東晉封建王朝的興衰歷史。

《晉書》共130卷,其中《史記》10卷,《史記》20卷,《列傳》70卷,《實錄》30卷,作者為和等人。

宋書作者:沈約

註:《宋史》共100卷,其中列傳10卷,《年譜》30卷,《列傳》80卷,曰。

簡介:宋朝是東晉以後在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

南七書作者:肖子賢

註:《南齊書》是壹本記載南齊封建政權歷史的書,作者是齊梁皇室蕭子賢。全書60卷,現存59卷。

導言:60卷本的南齊書是在梁書和蕭子賢的傳記中發現的。到老唐人記載此書時,只有59卷。《劉知幾·史通序》曾說《南齊書》記載有序,後人斷定《南齊書》失傳。

梁書作者:姚思蓮

註:56卷,36卷,分別記載了梁、陳兩個封建政權的歷史。

簡介:梁陳兩朝早期的歷史著作已經失傳,所以梁書和陳數成為比較原始的記載。除了政治和軍事問題,這兩本書還保存了壹些哲學史、文學史、宗教史、民族關系史和對外關系史的材料。

陳數作者:姚思蓮

註:《陳書》是壹部記述南朝(公元557-589年)陳的傳記性史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姚思廉所作,包括六部傳記,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是二十四史中最少的壹卷。

簡介:姚思廉對前人的史書進行了編輯和修訂,並加入了父親的舊稿作為參考,最終完成了《陳數》的編纂。

舒威作者:衛守

註:《舒威》130卷(非分子則114卷),其中傳記12卷,傳記98卷,編年史20卷。內容記錄了北魏從4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的興衰歷史。

簡介:衛壽(505-572),巨鹿(今河北萍鄉)人。他是北齊著名的文人,與溫子升、邢子材齊名。早在北魏末年,他就參與了《國史》和巨著筆記的編纂。

北齊圖書作者:李柏瑤

註:唐李白藥所著《北齊》五十卷,記載了從公元534年左右北魏分裂,東魏政權建立,550年齊國滅亡,577年齊國滅亡的歷史。

導讀:早在唐朝中期,北齊的書籍就逐漸殘缺,人們不斷補缺。到北宋初年,只有17卷是李的原文,其余都是《後世北史註》和《唐史》中有關傳記的傳記和補遺。這本書是第壹次印的,流傳下來的就是這個增刊。

《周樹》作者:令狐德芬、岑文本、崔。

註意事項:

簡介:

隋書作者:令狐德芬,孫昌無極,魏徵。

註:《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姬》五卷,《列傳》五十卷,《年譜》三十卷。

導讀: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令狐德芬建議修改梁朝、陳朝、北齊、北周、隋朝的歷史。《列傳》壹部分是魏徵寫的,《實錄》壹部分是孫昌戊己寫的,後有成書。

《南史》作者:李延壽

註:《南史》80卷,記載了南宋、南齊、梁朝、陳朝四個封建政權170年的歷史。

引言:南北史與宋、南齊、梁、陳、魏、北齊、周、隋八書相比,從歷史的角度看,長短不壹。八部書中保存了許多詳實的史料。《南北史》經過刪節後,篇幅只有原書總量的壹半,省略在所難免。它刪除的多是這部編年史中的書籍和法令,多是傳記中的奏折和文章。經過刪節後,敘事部分相對突出,讀起來更醒目。

《北史》作者:李延壽

註:《南史》八十卷,《北史》壹百卷是李唐延壽所作。《南史》記載了南宋、南齊、梁朝、陳朝四個封建政權共170年的歷史。《北史》記載了北魏、北齊(含東魏)、周朝(含西魏)、隋朝四個封建政權共233年的歷史。這兩本書合稱為《南北史》。

簡介:李延壽,初唐襄州人,官名福喜郎。在唐太宗時代,他參與了《隋書傳》、《十記》、《金淑傳》的編撰,還參與了唐朝《國史》的編撰,撰寫了《唐太宗政典》。李延壽的父親李師傅開始寫《南北史》。隋末,李師師曾在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中擔任尚書禮部侍郎。

作者:歐陽修,宋琦。

註:《新唐書》包括傳記10卷、方誌50卷、表格15卷、傳記150卷,共計225卷。書,署名歐陽修、宋琦。

簡介:《新唐書》的編纂始於北宋李青四年(公元1044年),完成於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歷時約十七年。歐陽修、宋祁、範真、呂等人參與了編纂。

薛著《舊五代史》

註:舊《五代史》原稱《五代史》,或《梁唐金漢周樹》,共150卷,編纂時間為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七年十月。

簡介:就史料價值而言,《舊五代史》的編纂者大多親身經歷過五代的歷史場景,知識淵博,因此保存了相對豐富的原始資料。相反,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刪除了許多應該保留的重要史料。所以兩者還是可以互補的。

歐陽修的《新五代史》

註:該書由《列傳》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據》三卷、《族譜》十壹卷、《四義附錄》三卷組成,共七十四卷。它記錄了從侯亮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到後周鹹德七年(公元960年)53年的歷史。

導讀:《新五代史》,宋代歐陽修撰,原名《五代史》。後世都是五代史,這與薛、等官員不同。

宋史作者:脫脫、阿魯圖等。

註:《宋史》全書496卷,其中列傳47卷,年譜162卷,表32張,傳255卷。這是二十四史中最大的官方史書。

簡介:《宋史》編纂於元末,先後由宰相、阿魯圖主持,由鐵木爾·塔知、何、章啟炎、歐陽宣等七人擔任長官。

遼史作者:脫脫等

註:《遼史》記載了遼政權二百多年(907-125)的歷史。還記述了遼代前契丹人和遼代末耶律詩建立的西遼歷史。

簡介:元代編撰《遼史》時,史料搜集、考證不細致,誌、錄、表、傳之間沒有足夠的交叉核對,故史實多有錯漏、矛盾之處。甚至把壹件事當成兩件事,把壹個人當成兩三個人。這種混亂現象在二十四史中非常突出。但由於葉魯彥的《實錄》和陳達仁的《遼史》均已失傳,元代《遼史》成為現存唯壹壹部系統完整地記載遼國的正史著作。

《晉史》的作者有:等

註:《晉史》共135卷,其中年譜19卷,年譜39卷,表4卷,傳73卷。是女真族建造的記錄金朝興衰的史書。

簡介:《金代史》系統地記載了女真族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女真族及其相關民族的早期情況,這在其他史書中很少見。書中詳細的記載為我們研究金代的各種制度、行政區域和自然現象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元史》作者:宋濂等。

註:除元順帝外,共編纂了159卷傳記、記錄、表格和傳記。傳記,記錄,表格和傳記在53卷更新。共210卷,全部編完,歷時僅331天。

導讀:210卷的《元史》是壹部系統記錄中國歷史上元朝興衰的封建史書。

《明史》作者:張、等。

註:《明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官方史書。共332卷,其中傳記24卷,編年史75卷,13卷,傳記220卷,目錄4卷。

簡介:本書以《明史》、《明會典》、《檔案》、《邸報》以及其他相關著作和資料為基礎,如文集、奏疏、史書、方誌、傳記等。由於著名歷史學家萬斯同的校勘和考證,該書體例嚴謹,敘述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作者:趙爾勛、柯少文等

註:按照歷代封建“正史”的體例,也分為紀、誌、表、傳四個部分,共536卷。

簡介:《清史稿》是民國初年成立的清史館撰寫的《清史稿》。

  • 上一篇:老城的新面貌——紅河縣的前世今生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