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角鬥士的歷史淵源

角鬥士的歷史淵源

雲南蒙古族主要聚居在通海縣孟醒民族鄉,部分人聚居在馬街區、鐵廠區和麻栗坡縣西灑鎮、牛場壩鄉、那瑪鄉,少數人散居雲南各地。雲南蒙古族是元朝派駐雲南的蒙古士兵和官員的後裔,已經在雲南生活了70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中,由於生產生活環境的變化,其民族特征也發生了相應的歷史演變。今天的雲南蒙古族與內蒙古草原的蒙古族在生產方式、服飾、語言、生活習俗、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蒙古族勤勞勇敢,也善於學習。元朝死後,他們成了老百姓,定居雲南。生活環境、生活和生產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他們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根據不同的客觀條件向周圍的兄弟學習,掌握了新的生產技能,頑強生存,不斷進步。雲南蒙古族主要聚居地通海縣孟醒鄉位於齊魯湖西岸,北臨鳳山,南依紅旗河,包括中村、白鴿、下村、焦壹灣、陶家嘴等5個自然村。

這壹地區過去毗鄰杞麓湖,曾被稱為於霞村或漁民村。釣魚和劃船已經成為蒙古人謀生的重要手段。除了捕魚和劃船,他們還向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習農耕技術,歷盡艱辛將長滿蘆葦的湖灘變成良田。更令人欽佩的是,出生在草原上蒙古蒙古包的雲南蒙古族,在向漢族學習後,以擅長建築而聞名於雲南,建造了許多雲南的著名建築,因此孟醒鄉被譽為滇南的“建築之鄉”。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雲南蒙古族的服飾不同於內蒙古蒙古族和雲南其他少數民族。女裝比較有特色,壹般穿兩三件長短顏色不壹的“二疊水”或“三疊水”上衣(未婚女生穿“二疊水”,已婚)

女穿“三疊水”),露出的領口和袖口都鑲嵌著精致的蕾絲花紋。頭飾也獨具風格:兩根辮子交叉在頭上,成為牛角;戴壹頂有帽檐的帽子;後腦勺有兩朵紅色的流蘇,被稱為“Xi璧”。已婚女青年不戴鳳冠帽,而是將壹塊1.5米長的青布折成近6厘米寬的包頭圍在頭上,稱為“掐服”;頭前的辮尖不再上翹,變得略垂直;生完孩子後,辮子要全部放在頭頂,用包頭布蓋好,頭發不能外露;後腦勺的“Xi幣”不能再戴了。雲南蒙古族現行語言由於與當地彜族長期交往和通婚,吸收了大量彜語成分。房屋為木土砌體結構。葬禮是木棺葬。婚姻是壹夫壹妻制。以前青年男女七八歲就被父母訂了婚,十八九歲後再結婚。宗教信仰復雜,崇拜觀音、龍王、財神、土地、地主、魯班等。其中,魯班最受推崇。魯班節期間,人們擡著魯班的雕像,到各個村莊去遊覽,跳燈,唱戲,非常熱鬧。相傳農歷四月初三,是魯班向蒙古工匠銀班傳授木經的日子,後來又是銀班收徒的日子。因此,被稱為“建築之鄉”的孟醒每天都慶祝魯班節。此外,觀音會也是壹個熱鬧的節日。相傳農歷二月十九,觀音母親過生日。當時舉行“地會”,她跳蝦燈、龍燈、打霸王鞭,興高采烈地迎接觀音。1979後,孟醒鄉派人到內蒙古自治區參觀學習,恢復了久違的民族節日——那達慕。蒙古人進入雲南,帶來了他們的草原文化,也對雲南的兄弟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在麗江的納西族中,有壹種大型民間音樂《香巖崩》(又名《白沙細樂》),裏面有三段舞曲。這部作品據說是《元人最後的聲音》,是忽必烈渡河時送給納西族首領阿瓊·阿良的禮物。光緒《麗江縣誌稿》和民國《麗江縣誌》、《麗江縣誌》中也有類似記載。還有壹種說法是“這首歌是人民創作的”(見納西族舉人李玉展《蕭藝先生詩集》卷壹)。雖然有待進壹步考證,但有趣的是這首歌中的序曲“杜”在北方蒙古語中也有“序曲”的意思。另壹段話Alighipai(“悲傷的白雲”)在蒙古語中是“告別”的意思,意思差不多。這恐怕不僅僅是壹種巧合,更是兩種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結果。此外,納西族民間藝人中保存的壹件樂器“搜狗杜”據說也是忽必烈汗作為禮物送給阿爾瓊·阿良而流傳下來的。

另壹方面,蒙古人進入雲南後,處於當時民族雜居的社會環境中,各族人民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不可避免地影響著蒙古人。這方面最突出的是居住在通海縣孟醒鄉的雲南蒙古族,他們學習了最初流傳於彜族中的自娛性舞蹈“跳樂”,並發展成為自己的舞蹈。由於元代元軍駐紮的曲陀關附近居住著大量的彜族,隨著社會交往的密切,彜族舞蹈文化對蒙古族的影響也隨之產生。蒙古人從北方帶來的草原舞蹈越來越脫離其固有的土壤。為了適應新的生產方式、生活環境和與彜族交往甚至建立婚姻關系的需要,雲南蒙古族找到了與彜族分享快樂、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這就是調樂。然而,兩個民族的通婚大大加速了跳越向雲南蒙古人遷徙的進程。如村的“白話老板”楊清德(意為唱“白話”的能手)和村的“四弦琴老板”趙鎖珍(尤克裏裏的能手)都說過:“當年,因為部隊裏婦女少,所以大多數蒙古士兵都娶了當地的彜族媳婦,這些婦女把她們的調音樂傳給了我們蒙古人。”

雲南的蒙古族有特殊的場合可以跳音樂。因為舞樂是壹種俗稱“玩小姑娘”或“玩小夥子”(意思是和姑娘或小夥子玩)的社交活動,在舊社會被視為“不道德的事”,所以壹般要離開村子,到偏僻的山上或草地上。當地蒙古族中流傳著壹個“蘇家洞之歌”的傳奇故事:200多年前的壹個晚上,二十個年輕人在壹個群山環抱的叫蘇家梁子的地方跳舞,被當地的紳士和反動武裝發現。他們把這二十個年輕人活埋在他們跳舞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就叫“仙閣洞”。也有人說,壹個中國姓的蒙古人,在山上只玩黑仔,就被壹槍打死了。還說很久以前兩個村子的十幾個青年男女通過跳舞音樂建立了感情,要抓起來嚴懲。他們知道後,相約跑到蘇家山壹個很深的山洞裏躲起來,在裏面跳舞唱歌,直到都餓死在山洞裏。現在參加舞曲的男人,不分年齡,不分婚姻;女方多為女孩,已婚未育女青年也可參加,已育女不能再參加。此外,雖然舞蹈音樂的整個過程貫穿著男女之間對愛情和尊重的相互表達,所唱的曲調多為情歌,但更註重文明禮貌,避免低俗。

雲南蒙古族舞蹈音樂雖然源於彜族,但壹旦成為本民族的藝術,就註入了自己的民族個性。從整體風格上看,彜族舞曲輕快、細膩、略含蓄,動作靈活,腰腹擺動幅度大。另壹方面,雲南蒙古族剛柔並濟,相對沈穩,運動群體感強,腰腹相對穩定。由此可以看出蒙古族傳統氣質在舞蹈節奏中的反映。除了舞蹈音樂,孟醒鄉還有雲南蒙古族表演的民間舞蹈,如少女龍、蝦燈、獅燈、大順犁、高蹺、霸王鞭等。這些舞蹈通常在廟會或喜慶節日(如魯班節、觀音節、那達慕節)中表演,當地人把這些舞蹈稱為“地方節日”。舞蹈形式與漢族相似,但漢族地方會議中的女性角色多由男性扮演,而蒙古族則男女裝模作樣,毫無禁忌,充分體現了其開放豁達的民族性格。

舞曲和地方會議主要流傳在通海縣孟醒鄉。此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何典地區還流傳著壹種“跳蒙古族”(俗稱“跳韃子”)。這種舞蹈通常在春節期間在各家各戶的大廳裏或農村的空地上表演,表現驅除邪惡和尋求好運的內容。演員由兩男兩女(男扮女裝)組成,都穿著元代蒙古族服飾。這種舞蹈雖然在白族中流行,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與蒙古族密不可分,應該是雲南蒙古族民間舞蹈的壹個特殊類型。此外,在通海縣孟醒鄉,還有壹種為病人驅邪送葬的活動,叫“散花經”,還有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這些活動多由中老年婦女進行,地點選在病人的庭院、廳堂或靈柩周圍。參與者口中念念有詞,右手拿著壹個武帕,前後左右投擲,雙腿自然跳躍,但目前這種活動已經不流行了。

  • 上一篇:求《捍衛資本》作者推薦的文獻、作品、文章。
  • 下一篇:歪曲歷史的同義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