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杭州城市變化的信息

關於杭州城市變化的信息

在某種程度上,城市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當我們回顧和觸摸杭州城市化進程的脈絡時,不能不提到當年江村的商住區——也就是今天城西的住宅區。

15年前,城西還是壹片長滿柿子樹和蘆葦塘的濕地,壹些非國有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嘗試住宅開發。當時它的名字叫“江村商住區”;1996隨著樂康新村、丹桂公寓、金都花園、杜南花園、湖濱花園等第壹代商品房陸續建成並逐漸形成居住氛圍,城西大型居住區雛形顯現;2000年以後,人們無疑已經將杭州城西視為高檔住宅聚集的成熟板塊。

在短短65,438+00年的發展中,城西從貧瘠到繁榮,迅速將杭州的中心邊界擴展到西溪濕地。這是城市擴張的奇跡。

如今,隨著西溪濕地公園、西溪沃爾瑪、天目山路延伸段、文怡西路延伸段、文兒西路延伸段等重點項目的實質性進展,杭州城西的觸角進壹步放大,囊括了杭州城西與城市關系最密切的武昌、仙林等區域。

這個時候,讓我們回頭看看這片神奇區域的足跡。解剖桂花城和翡翠城這兩只麻雀,我們會發現,依托科學的城市規劃體系和合理的城市功能配置,大西的發展將擺脫原來以住宅為主的商住發展,轉而形成城市集群效應和郊區模塊化發展的城市規劃新布局。

從西部到新城,從江村到西溪,壹座真正和諧的大城市即將崛起。

江村模式:杭州商品房標本

杭州人現在所說的“城西”,壹般是指江村商住區。在過去不到10年的時間裏,幾十家地產商在4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開發的30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區,聚集了15多萬居民,成為杭州最大的住宅區。

西房地產開發始於1992。當時它的地塊屬於余杭,杭州市政規劃中沒有相關的市政基礎設施,甚至沒有標準的城市道路。

隨後幾年,綠城、杜南、金都、證大等開發商紛紛入駐開發。盡管1994-1997宏觀調控形勢不利,但以綠城地產為代表的住宅產品,品質明顯高於市中心,仍首次明確表示更註重建築、環境和配套居住理念。

1998福利分房政策取消後,公積金、貨幣分房等壹系列房改政策陸續出臺,持續8年的杭州房地產市場開始啟動。當時唯壹能給杭州提供大量房源供應的,就是當時的江村——今天的城西。以桂花城為代表的高檔住宅小區得到了市場的進壹步認可和高度評價。隨後,在40多家開發商的競爭下,城西逐漸成為杭州房地產開發的主流熱點,眾多品牌開發商的介入,使得城西形象全面提升。

以住宅為導向,促進交通、商業、文化、教育、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是江村商住區較早出現的城市發展規律。這種自然形成的“商店多隆”模式,雖然目前存在很大缺陷,但後期城市規劃意識的跟進,相對彌補了城市中心化帶來的諸多問題。西城廣場、華聯超市、建材市場、社區步行街相繼出現,讓城西日漸成熟,成為杭州最大的高端住宅板塊。

作為杭州商品房開發的發源地,城西江村商住區相對於市中心有很多優勢,但也存在壹些不足。個別開發商"各自為政"開發房地產,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規劃、景觀,還是建築、配套都做得很好;但從城市發展規劃的角度來看,它的興起是基於壹種自發的、主動的發展意識,即“先發展後配套”,缺乏城市整體規劃和城市整體文脈。

正是由於此後政府的大力介入,在規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修改、補充和調整,同時引進了浙大紫金港校區、臧倩大學園區等人力資源,才使江村商住區有了今天的蓬勃發展,居住、商業、經濟氛圍日益濃厚和諧。大城西:建設和諧人居生態城市

近年來,杭州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壹主三輔、兩軸六組團、六大生態區”和“動東、靜西、新南、美北、中興”的城市新格局。其中,從城西到城西,是對生態居住、和諧居住的積極探索。

如果說江村商住區是先開發後配套形成的“葡萄效應”,那麽現在的大城西就是基於社區發展模式的有計劃、有秩序、有節奏的“模塊效應”。

與當年“摸著石頭過河”的江村商住區不同,大成西的規劃建設完全由政府主導,按照既定藍圖有序進行,配套建設也同步進行。它的起點遠沒有可比性,進入它的開發者更有經驗。它是在統壹的“指揮棒”下表演的合唱。可以預見,基於城市自然由西向西蔓延的快速進程和積極郊區化的城市發展格局,將在西溪濕地上形成壹個新的大城西,其前景遠好於當年的江村商住區,有望成為杭城又壹個具有標本意義的精品居住區。

大城西包括武昌開發區、仙林鎮等與杭州關系密切的區域。根據地理和歷史條件,加上近年來城市建設的大發展,西部與城市在空間和經濟上的關系日益密切。依托良好的生態濕地環境魅力緩沖帶優勢,將成為杭州乃至全國最優越的人居區域。

大成西定位於生態城市和生態用地規劃的理想,將建設以濕地保護區為核心的新城,依托環城高速,同時利用浙大的名校效應開辟高教園區,形成以浙大為主體的杭州西部高教區。其中,向西的城市發展軸形成以旅遊度假為主的城市發展副中心區;北部依托自然、大型的交通和市政設施,建設由丘陵、平原、坡地、水域組成的綠色軸線和高科技工業園區;南部依托於航公路,形成中高檔居住區;中心區依托臧倩、仙林、老余杭的交界處,形成城市發展的核心區。通過完善交通、教育、商業、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城市基礎設施,壹個東方科技、西方居住、北方工業的和諧生態人居格局浮出水面。

從居住區到社區:升級的城市居住區

很多杭州人都有西部情結。這種情結來源於被它所營造的街道、高檔住宅小區、文化氛圍、商業氛圍所吸引。

說到城西,就不得不提綠城集團。從丹桂、月桂、金桂、到桂花城、紫桂花園,這家起步於杭城西部,逐漸走向全國的知名品牌開發公司,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地產神話。

江村商住區的高檔住宅中,最典型的是綠城的桂花城。早在90年代末,這個社區就扮演了房子產品標本的角色。即使在近10年後的今天,桂花城依然讓業界和市場贊賞有加。當時每平方米2000多元的起拍價,如今在二手房市場已經達到了萬元,成為杭州城西住宅中漲幅最大、升值比例最高的高附加值住宅產品。

江村商住區以桂花城為代表,逐步形成了集居住、休閑、商務等功能於壹體的高檔居住區。城市的升級,意味著版圖的擴大,城市中心的多元化。隨著西溪文化保護區的正式啟動,以西溪、劉流、仙林、武昌為核心的大城西,正日益“展露鋒芒”。

2006年,隨著綠城、華立、金都、金城、大華等品牌地產商的開發,大成西被定位為和諧生態住宅示範區。

其中,翡翠城是綠城進入該區域的第壹個以社區為發展模式的市場,也是大成西時代的標誌性品牌社區代表。它的發展態度,首先在觀念上已經超越了傳統居住區的概念。

翡翠城擁有超過1.400畝的開發用地和良好的濕地資源,以科學的人文尺度合理配置多功能公共空間、商業中心和鄰裏交流的共享場所,強調居民在生活、休閑、商業、娛樂、體育、教育、交通等方面的融合意識。開發商希望通過這種集約有序的整合,為居民,也為這座城市,打造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從翡翠城的社區發展模式可以看出,高檔社區對於城市演化的多界面融合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在社區發展中,它整合了居民對城市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註重各種生活功能的整合與平衡,從而強調優於傳統居住區的生活環境。

兩個城市:兩種城市演化模式

20世紀90年代杭州的“江村現象”為杭州郊區的住宅建設樹立了壹個成功的案例。城西時代創造了傳統城市發展的“滲透模式”,也促成了杭州的城市擴張。甚至可以認為這是杭州房地產開發的示範區。

“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傳統城市發展理論指導下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老城區通過鄰近的郊區壹步步滲透到城市住宅中。這樣的模式有助於中小城市在較短的時間內擴大城市規模,快速擺脫公眾接受的心理瓶頸。

桂花城,在這種模式下,起到了郊區向市中心轉變的引領作用。其意義在於,通過慢雅的低密度建築特色、東方傳統居住綜合體的園林藝術、註重鄰裏文化交融的群體院落、體現城市藝術的中央花園、適度規模的遊廊環繞的商業街,將社區與城市發展的可預見規模緊密結合,城市發展盡量滿足社區的大部分周邊居住需求,如學校、大商業、醫療等需求。

但城市發展到壹定程度後,“攤大餅”的模式會帶來規模小、發展速度慢、人口密度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社會經濟問題。今天,城市西部的城市規劃基礎本質上是城市的自然蔓延。所以“攤大餅”的模式不能進壹步擴大到入住、閑置的森林、倉庫。

壹個城市主動郊區化的必然結果是:先進的人居意識和合理的資源配置。在杭州組團式、松散聚集的人居格局下,城西規劃以“集約模塊化”為基本元素。城市距離適中、具備城市發展基礎的區域是都市圈的細胞。

翡翠城的出現是對社區發展模式的積極反思和探索。不僅在建築規劃、建築多樣化、居住空間上有合理的前瞻性提升,更註重壹個社區所提供的獨特文化整合。這種社區文化主要體現在步行距離內可以實現的共享空間,從凸起的封閉庭院到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組成的中央花園和豐富的中央俱樂部,再到社區廣場、街區和城市綠化帶。

社區和社群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可以在適度的規模上更有效、更豐富地配置資源。翡翠城自主設立了大型社區商業中心,並聘請了國際壹流公司美國DDG公司進行規劃設計,將高星級酒店、大型超市、運動中心聚集在壹個豐富的商業區,同時融合了不同風情的咖啡吧、茶吧、花店、書店等休閑業態,並在此基礎上為業主提供綠城幼兒園、綠城醫院等基本生活配套。在其周圍,距離2008年即將建成的西溪沃爾瑪僅2000米,生活半徑內的醫院、銀行、中小學等城市配套也將逐漸成型,壹個超大規模的社區將在大成之西誕生。

從桂花城到翡翠城,從江村商住區到大成西,杭州的城市化進程就這樣發生在我們每壹個人身邊,並深刻影響著每壹個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

  • 上一篇:西藏昌都市察雅縣屬於哪個省?
  • 下一篇:《米月傳奇》中的惠文皇後是怎麽死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