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亞洲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長江水文特征

1.汛期雨洪

長江流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均可進入,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長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主要雨區有四個:(65,438+0)武夷山雨區,年降雨量65,438+0,640 mm,最早的雨期為3-6月。

(2)南嶺多雨區,年降雨量約1400 mm,多雨期較晚,4-6月。

(3)峨眉山雅安雨區年降雨量1000mm,雨季為7-8月。

(4)漢江多雨地區,雨季最晚,8-9月,甚至延長到10月,年降雨量約1000mm。

正常年份3-4月長江流域雨帶自東南向西北移動,中下遊雨季早於上遊,江南早於江北。

降雨量分布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中下遊降雨量多於上遊。

長江是多雨洪水的河流,洪水變化規律壹般與暴雨相對應。中下遊的汛期早於上遊。壹般來說,鄱陽湖水系和洞庭湖湘江為4-6月主汛期,洞庭湖資源、澧水為5-7月,上遊支流為7-9月。如遇秋汛,65438+10月也會發生大洪水。

長江幹流各控制站的年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壹般出現在6-9月,以7-8月最為頻繁。

長江年徑流量8890億立方米,其中上遊徑流量占47%,洞庭湖占21%,鄱陽湖占17%。

長江幹流寸灘至宜昌三峽段,長約660公裏,面積約654.38+0.4萬平方公裏。如果不包括烏江,面積為5.6萬平方公裏,約占宜昌以上面積的5.6%。雖然這個面積占比不大,但該段洪水往往來勢兇猛,經常對宜昌的洪峰起到封頂的作用。

比如1982,宜昌最大洪峰52400cms,三峽地區最大洪峰27900cms。

引發區間洪水的暴雨移動方向壹般從四川岷江、沱江、嘉陵江雨區中心向東南或從西向東移動到三峽地區,也從川東北雨區中心和漢江上遊向南移動到三峽地區,與長江流向壹致。 而三峽的暴雨往往是兩到三天,這也是三峽地區的洪水經常疊加在長江上遊的上漲段或洪峰附近的主要原因。

長江三峽河段是長江中下遊暴雨多發區,該河段洪水預報對長江中下遊防洪調度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流域主要暴雨區及相關暴雨極值資料。

長江流域24小時最大暴雨為江蘇如東縣潮橋822mm(1960年8月4日),三天最大暴雨為湖北五峰縣1076mm,1935年7月3 -5日。

3.主要支流洪水特性

長江暴雨洪水可分為全流域性和局部性兩種。

前者降雨範圍廣,歷史悠久,上下遊雨季重疊,雨區移動方向與幹流流向大致壹致,造成幹支流洪水嚴重,如1954、1998。

後者是幹流部分河段和部分支流出現暴雨,如中遊1935和1996,上遊1981年,漢江1983年。

長江洪水特性:

(1)洪峰高度大,持續時間長。

幹流實測最大洪峰流量92600立方米每秒(1954大同站),調查最大洪峰流量達到110000立方米每秒(1860,1870枝城);汗獎、嘉陵江等主要支流實測最大流量超過40000立方米每秒,調查最大洪峰流量超過50000立方米每秒。

壹次洪水過程在屏山、宜昌持續20-30天左右,漢口、大同站持續50天以上,壹般在各支流持續10天左右。

由於峰高、歷時長,總洪量很大,如漢口站1954 60天最大洪量3220億立方米,大同站4210億立方米,洪峰量遠大於其他河流。

汛期(5-65438+10月)洪水組成,以大同為控制站,宜昌以上約占50%,中遊占44%,下遊不足5%;以漢口為控制站,宜昌及以上占66%,洞庭湖水系占23.9%,漢江占7%,清江不到2%。

(2)洪水相對穩定,年際變化不大。

(3)含沙量低,輸沙量大。

宜昌多年平均含沙量1.2kg/m3,但水量大,年均輸沙量5.3億噸。大同站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157Kg/m3,多年平均輸沙量為4.7億噸。

4.歷史洪水描述和洪峰數

(1)1998洪水

1998期間,長江流域發生了僅次於1954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其主要特點:(1)全流域洪水繼鄱陽湖水系蕪湖河、洞庭湖水系沅江、澧水、湘江洪水之後,長江中上遊大洪水相繼發生,造成1954以來的又壹次全流域洪水。

(2)洪水次數多受降雨量影響。鄱陽湖、洞庭湖水系多次發生洪水,長江上遊出現八次洪峰。

(3)洪水量級大。與今年1954的洪水相比,上遊宜昌水文站7、8月來水超過1954,30、60日最大洪量等於或大於1954,頻率約為80 ~ 100年壹遇。中遊洪水量僅次於1954。如果不考慮減洪,漢口7、8月來水、30天、60天最大洪量都大於1954洪水。下遊大同略小於1954。

(4)洪峰水位高。長江幹流沙市-羅山、武穴-九江***359 km河段、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多次超歷史記錄0.55-1.25m,沙市3次超歷史最高水位,水位分別達到44.95m、44.84m、45.22m,最高洪峰水位超歷史最高水位0。

(5)洪水持續時間長。6月中旬以來,長江水位已超警戒。

今年,長江幹流沙市、監利、羅山、漢口、九江水位分別超警戒水位57天、82天、865天、438+0天、84天、94天,監利-羅山、武穴-九江水位達到歷史最高水位40多天。

(6)歷史同期最高水位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幹流、洞庭湖湘江、鄱陽湖贛江6-3月。

進入汛期,長江中下遊主要控制站自6月24日起陸續超警戒水位,7月上旬長江上遊出現第壹次洪峰,比常年偏早半個月左右。

7月4日,監利、武穴、九江達到歷史最高水位。

(2)1954洪水

在全流域暴雨的情況下,6月上旬和7月上旬贛江及鄱陽湖水系其他部分地區發生大洪水。

洞庭湖水系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下旬將連續發生嚴重洪水,桃園站分別達到19200 m3/s(5月26日)、17800 m3/s(6月27日)、17800 m3/s(7月16日)。湘江也在6月初、6月中、6月底連續發生洪水。6月30日,湘潭站最大洪峰流量達到1.83萬立方米每秒,接近實測最大洪水。麗水和資水也發生了大洪水。

漢江在7月底8月初也發生了中等洪水,漢口至湖口支流最大入庫流量達到13582立方米每秒。

在上述情況下,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漲,漢口站6月25日超警戒水位(26.30m),7月最高水位1931為28.28m..

在下遊水位整體偏高的情況下,上遊宜昌站6月25日至9月6日共出現4次洪峰流量,最大洪峰流量於8月7日達到66800立方米每秒,枝城站洪峰流量達到71.900立方米每秒。

荊江分洪區分三次分洪,總洪量達654.38+0023億立方米,沙市水位達44.67米,城陵磯水位達33.95米,漢口水位達29.73米(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76100立方米每秒),城陵磯水位達33.95米。

城陵磯站最大流量108900立方米每秒,漢口站最大流量114183立方米每秒。

(3)洪峰編號原則

1)號範圍:暫限長江宜昌至大同段主洪水。

2)編號標準:在上述範圍內,宜昌只有出現大於50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或主控站洪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時才會編號,否則不納入編號序列;

3)在上述範圍和標準下,按照觀測洪峰的時間序號進行編號;

4)當下遊斷面的編號洪峰是上遊斷面的編號洪峰向下傳播的結果時,應使用上遊洪峰編號,否則下遊斷面的洪峰應單獨編號。

原則4)的意思是:上遊洪峰合並就這樣吧,叫某個洪峰合並成某個河段的某個洪峰。當上遊洪峰下有小葉峰的可變峰時,如果下遊河段全部滿足編號標準,則應允許在下遊河段按時間順序插入新的編號。

黃河流域水文特征...黃河下遊的暴雨在7月更頻繁,其次是7月。

黃河上遊的降雨量

特點:面積大、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低、連陰雨強;壹次只有幾天的降雨量...黃河中遊的降雨量。

特點:強度高,持續時間短且頻繁,降雨面積小於上遊,但大於50mm的暴雨面積大於上遊。

  • 上一篇:單田芳廣播歷史故事。
  • 下一篇:歷史劇小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