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大慶鹽商讀後感2000字

大慶鹽商讀後感2000字

評歷史劇《清代鹽商》

羊年壹開,清朝的鹽商就隆重登場了。與去年風靡熒屏的《野史》、《雷劇》相比,《清代鹽商》是壹部不折不扣的歷史劇。

古語有雲,“兩淮鹽令天下鹹”,說到中國的大鹽商,揚州鹽商是不能錯過的。要知道,唐朝以前,各地的鹽多產於北方的塘鹽。後來由於氣候等原因,山西等地的鹽業開始衰落。後來淮河、淮河的鹽業開始發展,直到西漢吳王劉濞在民國初年盛極而衰。縱觀中國鹽商的歷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是國家大事的命脈。以清朝為例。當時全國共有11鹽區,兩淮鹽區規模最大,收入白銀15萬余元,繳納鹽稅600多萬元,約占全國鹽課的60%。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當時鹽商不同,但只有揚州鹽商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清代鹽商”。

《大清鹽商》由張莉擔任藝術總監,韓小軍執導,張嘉譯、張誌堅、、莫小棋、大紅泥聯合主演,講述了壹個關於“揚州鹽商”的故事:乾隆四十壹年,金川、金川平叛進入關鍵時期,前線催兵發餉。當時,兩淮鹽政尹如海在郵局離奇自殺。乾隆大怒,任命被降職多年的原廣東巡撫阿克占為兩淮新任鹽政,趕赴揚州催發薪水,調查原因。臨行前,甘龍和阿克詹交代:“王朝宗是個老人,可以請教。”

劇中,張嘉譯飾演兩淮鹽務總經理王朝宗,其原型是乾隆三大案“兩淮鹽案”中的關鍵人物——徽商巨富江春。江春,清代乾隆年間淮上八將軍商人之首,因其“壹夜鹽造白塔,徽菜接乾隆皇帝”等事跡,被譽為“天下第壹徽商”。

對了,如果認真探究壹下中國鹽商的歷史,至少有兩個關鍵人物是繞不過去的:壹個是中國最早的大鹽商易盾,壹個是“以布會友天子”的鹽商江春。先說前者。伊盾原是魯的壹位學者,他曾參考的致富經驗,得出了八字秘訣:“子欲速則不達,宜五足為畜”。易敦在畜牧業成名後,再次進入制鹽販鹽行業,富可傾家蕩產。但伊盾本人並非“富而不仁”,經常做慈善,“或熱心公益有益於國家;或憐貧濟民。”難怪太史公司馬遷稱贊:“擅舞長袖,富而擅家,如此無禮!”

與伊頓的自主創業不同,江春是世襲的。江春家族從祖父開始就從事鹽業,他的父親姜澄宇曾是這兩個地區的主要商人之壹。在江春的科學研究失敗後,他幫助父親管理鹽業。他父親去世後,他接管了首席商人的職位。可以說,江春本人深諳商道和人情世故,投身鹽業多年,經歷過人性。

說到江春,“壹夜鹽造白塔”的故事是人們最廣為流傳和談論的。據說甘龍遊覽瘦西湖時,行至吳婷大橋,無意中對揚州的隨行官員說:“這裏很像北京北海瓊島的春蔭,可惜少了壹座白塔。”第二天早上,乾隆打開玄關,發現壹座白塔從天而降。四處打聽才知道,這塔是揚州八大鹽商連夜用鹽袋做的,以彌補遺憾。因此,江春的大度和氣魄可見壹斑。但也正是因為這壹舉動,江春和甘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因此被稱為“敢與天子以布為友”的“最好的鹽商”。

據史料記載,江春與乾隆的關系確實非同尋常。包括乾隆六次南巡,都是“江春大乘”。江春數次赴邊作戰,慶祝後主萬壽大典,救濟許多重大工程和災害。據嘉慶《兩淮鹽法誌》記載,乾隆十六年(1751),第壹次到揚州,乾隆四十九年(1784),江春帶領其他商人“急奉公”,“輸巨款”達1658。每當新的兩淮鹽監上任,乾隆總是告訴他們:“蔣光達(江春,其鹽旗為‘光達’)成熟,可以請教。”江春似乎是乾隆的另壹位財政大臣。乾隆五十年(1785),江春受乾隆之邀,出席千宴,成為“向皇帝遞布”第壹人,後被乾隆授予“鄭壹品光祿大夫”稱號。要知道,在以前,商人的地位並不高,壹個商人能有這樣的政治榮耀也是很難得的。

應該說,在開拍之前,《清鹽商》在劇本創作上下足了功夫。就整個故事而言,清代鹽商的劇本創作也是以“大史不空,小事不限”為創作原則,與之前熒屏上流行的野史、雷劇有很大不同。此外,歷史劇《清代鹽商》除了以鹽商故事為主線之外,還融入了許多元素,如血雨腥風、刀光劍影、江淮民間傳說、人間情緣、哲學反思、草根智慧、內幕解密、勾心鬥角、絕地潛伏等等,也為該劇增色不少。

值得壹提的是,《清代鹽商》並沒有以懸疑和傳奇為能力和快感,而是深度揭示了“兩淮鹽傳案”。揚州鹽商這壹特殊群體,通過五家上下、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展現了他們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政治鬥爭和內心鬥爭。可以說,《清代鹽商》不僅通過影視鏡頭描述了鹽官、鹽商、鹽民、鹽匪等階級、階層、群體的無奈生存狀態,而且完整細致地再現了鹽商發家致富、走向衰落的過程。在清代鹽商中,以為基地的鹽商總商王朝宗,面對積重難返的淮河鹽業,與新任命的淮鹽行政官阿克占、乾隆以及壹批看似水火不相容的揚州鹽商展開鬥爭,王朝宗遊走在妻子小和心腹姚之間。

“兩淮鹽,天下鹹”,大鹽商,清朝歷史的半壁江山。清朝的鹽商就是這麽好。

  • 上一篇:有人能提供壹個關於文字獄的故事嗎?
  • 下一篇:關羽,為什麽說他是三國第壹將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