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心理學上有哪些著名的實驗?

心理學上有哪些著名的實驗?

羅森塔爾實驗

壹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國際心理學會議上的槍聲

感覺剝奪實驗

3對1法則

阿什實驗

“阿什實驗”是研究從眾現象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由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什在40多年前設計並實施。從眾——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產生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從而與他人保持壹致。

Ash實驗就是研究人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明顯錯誤的判斷。

阿什讓大學生自願成為他的實驗對象,並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壹個來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發現已經有五個人先坐在那裏了,他只能坐在第六個位置。其實他並不知道其他五個人都是和阿希串通好的假主體(所謂的“托兒”)。

Ash讓大家做壹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壹張有豎線的卡片,然後讓每個人比較另壹張卡片上的三條線哪壹條是壹樣長的。判斷* * * 18次。其實這些線的長短差別很明顯,正常人很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然而,在兩次正常判斷後,5名假被試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了壹個錯誤答案。於是很多現實題材開始迷茫。他是堅信自己的眼力,還是說出了壹個和別人壹樣,但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答案?

結果當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但從總體結果來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斷從眾,76%的人至少做出壹次從眾判斷,正常情況下,人們錯誤判斷的可能性小於1%。當然,還有24%的人從來沒有隨大流過,按照自己正確的判斷來回答。壹般認為女性的從眾傾向高於男性,但從實驗結果來看,沒有顯著差異。

想象壹下妳在這個實驗中的表現。

羅森塔爾實驗

《醜小鴨實驗》翻譯出來可能不壹樣。在心理學史上,關於預期和信心對人的影響最著名的實驗是羅森塔爾實驗。65438-0966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通過實驗研究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羅森塔爾在實驗中發現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教育觀念,而且對人們的其他社會行為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實驗並不復雜:他來到壹所農村小學,給各個年級的學生做壹個語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測試。測試結束後,他沒有看測試結果,而是隨機抽取了20%的學生,告訴他們的老師,這些孩子很有潛力,將來可能比其他學生更有前途。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奇跡出現了,他隨機分配的20%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為什麽?起關鍵作用的是老師的期望。老師們相信專家的結論,相信被指定的孩子前途光明,所以對他們寄予更高的期望,投入更多的熱情,更多的信任和鼓勵,反過來,他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所以他們比其他80%的人進步得更快。羅森塔爾將這種預期的效應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雕塑家。他用所有的心血雕刻了壹個美麗的姑娘,把所有的愛都獻給了她。上帝被雕刻家的真誠所感動,給女孩的雕像賦予了生命。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妳對他人的期望會間接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以積極的態度期待別人,別人可能會往積極的方向進步;相反,我們對他人的偏見也會產生負面的結果,尤其是對那些缺乏自知力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

壹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發展心理學中有壹個經典實驗。實驗者給了壹些4歲的孩子壹顆非常好吃的軟糖,並告訴他們可以吃糖果。如果他們馬上吃,他們只能吃壹個。如果妳等20分鐘,妳可以吃兩個。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想馬上吃掉糖果。別的孩子可以等20分鐘,這對他們來說是無止境的。為了不發脾氣,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果,或者頭枕著胳膊,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最後,他們吃了兩顆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壹個孩子都會受到考驗。

這個實驗是用來分析孩子對延遲滿足的容忍能力。

延遲滿足——能夠等待妳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問妳想什麽——是壹個非常流行的解釋。

這個實驗壹直持續到現在。那些幾歲就能等著吃兩塊糖的孩子,青春期還能等,不急於求成。而那些等不及只吃壹顆糖的孩子,在青春期更容易出現固執、優柔寡斷、抑郁等性格表現。

這些孩子長到中學,就會表現出壹些明顯的不同。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師的調查顯示,那些在4歲時就能以毅力換取第二次忽悠的孩子,往往會成為更適應、更冒險、更受喜歡、更自信、更獨立的少年;而那些早年抵擋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孤僻、失意、固執的少年,往往屈服於壓力,回避挑戰。

對這些孩子兩個年級的學力測驗結果顯示,那些長期堅持忽悠實驗的孩子,平均分高達210。

十多年後,研究人員觀察了這些孩子目前的表現。研究發現,那些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軟糖的孩子比那些沒有耐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也相對更好。在隨後幾十年的跟蹤調查中,發現病人的孩子在職業生涯中也表現得更好。

國際心理學會議上的槍聲

註意和觀察是相輔相成的。適當的註意可以構成有效的觀察。

壹個國際心理學會議正在舉行的時候,壹個村民突然從外面沖進來,身後追著壹個黑人,手裏揮舞著壹把手槍。兩人在會中妳追我趕,突然壹聲槍響,兩人壹起沖出門去。這件事前後只發生了二十秒。

當與會者的恐慌情緒還未平息時,會議主席微笑著要求所有與會者寫下他們所目睹的壹切。原來這是壹個心理學教授要求做壹個關於“註意力”的實驗。

結果在上交的四十份報告中,沒有壹份記錄是完全正確的。其中,只有1個錯誤率小於20%,14個錯誤在20%-40%之間,12個錯誤在40%-50%之間,13個錯誤在50%以上。而且很多報道的細節都是捏造的。雖然大家都註意到兩個人中有壹個是黑人,但是四十個人中只有四個人報告說黑人禿頂,這是真的。還有人說他戴著鴨舌帽,甚至有人給他戴上了高帽。關於他的衣服,雖然大部分人說他穿的是短外套,但也有人說這件短外套是棕色的,有人說是紅色的,還有人說是條紋的。事實上,他穿著壹條白色的褲子,壹件黑色的襯衫和壹條紅色的大領帶。

註意力是壹種心理狀態,是意識的警覺性和選擇性的表現。

註意力分為指向、集中、轉移三個階段。

指向:將意識活動指向某個對象;

專註:有意識的活動深入到我們所知道的事物中;

轉移:主動將意識活動從壹個對象轉移到另壹個對象。

心理學家的註意是無意的註意。

不經意的註意——沒有有意識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

這主要是由客觀刺激本身的特點造成的。這也造成了心理學家的失誤。

感覺剝奪實驗

感覺剝奪——指誌願者與外界環境刺激高度隔絕的壹種特殊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號,經過壹段時間後,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病理性心理現象。

加拿大蒙特利爾Hebb實驗室的感覺剝奪實驗。

在七天的感覺剝奪測試後,受試者表現出典型的病理心理現象:

①錯覺、幻覺、綜合感覺障礙和繼發性情緒行為障礙;

②對刺激過敏,緊張焦慮,情緒不穩定;

3思維緩慢;④提示性增加;

⑤軀體主訴過多,各種神經癥癥狀;

此外,美國心理學家的“感覺剝奪測試”也表明,壹個人在被剝奪感覺後會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各種心理功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需要壹天以上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正常。

這說明,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便接受各種刺激,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種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3對1法則

在說服別人或者提出尷尬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幾個人同時互相施壓。

那麽需要多少人才能引發對方的求同?之前的實驗結果表明,能夠觸發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是3 ~ 4人。

當兩個人說同壹種語言誘導某人尋求共同點時,幾乎沒有人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求同率會迅速上升。最好的效果是五個人中有四個人同意。人數增加到8或15,求同率幾乎不變。

但這種說服方式受環境限制較大,在壹對壹談判或對方人多的情況下很難發揮作用。當對方是壹個人時,可以提前邀請兩個支持者參與談判,通過在談判桌上交換意見來誘導對方尋求共同點。這種現象在卡牌遊戲中經常可以看到。紙牌遊戲通常由四個人玩。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額或出臺新規則,也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這時候如果能把另外兩個人拉進來,三個人壹起對付壹個人,那麽剩下的人就會因為寡不敵眾而改變看法,被多數人說服。

克列比茨的戰敗者拿破侖曾說:“勝利在於充足的兵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多勝少”的原則應該是在Kleujibitz之前就存在的定律。

希望能幫到妳。謝謝妳。走吧。

  • 上一篇:蘇州有哪些名人故居?妳什麽都知道嗎?回答?
  • 下一篇:韓立八胞胎的歷史是精致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