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從歷史進程看資本主義

從歷史進程看資本主義

從意識形態及其演變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任何社會制度都源於壹定的意識形態。思想變革是社會制度變革的先導。作為壹種人類活動,經濟和社會活動總是離不開主導人類壹切活動的意識形態。即使主體做出了符合實際要求的選擇,也不能忽視主觀因素的影響。這還不是全部。社會系統的組織,首先是作為社會系統靈魂的系統目標,然後是由意識形態決定的系統框架和具體組織規則。簡而言之,壹定的意識形態為壹定的社會制度提供了基本規則。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也是如此。因此,為了準確把握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別是正確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看似令人費解的新變化,我們有必要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演變的角度來透視和分析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

歐洲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確立,經歷了文藝復興、新教和啟蒙運動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起源於14 ~ 16世紀200-300年的文藝復興運動,反對中世紀的神權政治。文藝復興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變革運動,本質上是壹場深刻的思想變革運動。這場運動的思想結晶,簡單地說,就是“人道主義”。在中世紀惡劣的宗教神權環境下,人是為神而活的,神主宰世間萬物,世間壹切都是可鄙的,無足輕重的。這樣人就失去了自我,處於完全異化的狀態。人文主義在思想的舊世界裏是勇敢而獨特的,贊美世俗藐視天道,標榜理性代替啟示。針對教會虛偽的禁欲主義和蒙昧主義,勇敢地肯定人是世俗生活的創造者和自然享受者,主張用用人而不是用人的觀點去考察和看待壹切社會生活現象,把人的事業特別是人的發展放在第壹位。據此,它呼籲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從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人回歸自我。文藝復興之後,是宗教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宗教改革發生在公元16世紀,也被稱為新教運動,由馬丁·路德發起。他進壹步針對教會,否定教皇的權威,提出“信仰得救”的新理論,即人拯救自己。在他看來,所謂上帝對人的拯救,不在於如何遵守和遵循教會繁雜的條條框框,承認教皇的權威,而在於個人的信仰。新教進壹步動搖了宗教神權的思想基礎。最後,是啟蒙運動形成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完整而固定的形式。啟蒙運動興起於18世紀。它不僅進壹步反對教會的權威,否定神權政治的合理性,在哲學上主張自然神論或無神論,而且直接把矛頭指向封建制度,質疑國王的智慧和天賦特權。它把尊重每個人自身的理性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基礎,強烈主張人道主義,要求政治變革,消除封建君主制度下以人身依附為基本特征的人的異化。?

上述三次運動為資本主義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用來解放思想,把人從神和王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使人正視自身的存在和價值;也是用來先反對神權,再反對王權,使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經濟自由在制度上得到體現,最終為人民的發展開辟壹條現實的道路。法國大革命發表的《人權宣言》比較完整地表達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人人生而自由,權利平等;國家的主權在人民;私有財產是神聖的權利等等。此前1776的美國獨立宣言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人人生而平等,被造物主賦予了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護這些權利,在人民中間建立了政府,政府的合法權利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在這裏,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思想家的觀點都得到了很好的闡述。比如盧梭的民主、自由、社會契約、人民主權、意誌不可改變等論點都被吸收運用了。當這些政治思想運用到經濟理論的思維中,自然就產生了壹系列的觀點,比如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是正當合理的,人的財產權是神聖的,經濟活動應該是自由的等等。比如亞當·斯密認為,每個人在不違反正義法律的情況下,都應該是完全自由的,讓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用自己的勞動和資本與他人或其他階級的人競爭。顯然,基於上述過程和主要觀點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壹切為了人。?

應該如何理解上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與以神權、王權而非人權為基礎的封建主義意識形態相比,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具有明顯的歷史進步性。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世界上的壹切都是為了人,它要求消除壹切最終導致人的異化的外在精神和物質的束縛,使人回歸自我和自由。這為人類發展打開了歷史的大門,引領人類追求自己的幸福。可以說,這種意識形態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但是,必須看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最鮮明的特征,也是其最根本的內容,就是在以人本主義為核心來定義和解釋人的時候,把人僅僅歸結為個人,也就是說,僅僅在個人的意義上來理解人。人道主義的壹切在這裏得到了重新闡釋:世界上的壹切都是為了個人的壹切,壹切都必須始於個人,止於個人——人的理性是個人的理性,人權是個人的權利,人的需要是個人的需要,人的發展是個人的發展,人的幸福當然是個人的幸福。相應地,它所倡導的民主、自由等等首先是在個人權利的範疇中得到解釋的。這是資本主義歷史視野中的人本主義,最終歸結為絕對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

二、資本主義遭遇歷史否定的必然性?

具有上述特定含義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為資本主義制度的構建提供了以下基本規則:壹是在制度目標上,確立了個人富裕幸福的追求目標。既然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主張壹切從個人出發,把人的價值僅僅歸結為個人價值,把自然、社會和自我的解放定義為個人解放,那麽它就必然把這種進步的資本主義新制度所標榜的人類幸福的追求歸結為個人幸福,從而把個人財富和從中獲得的幸福作為信條和制度追求的最高境界。個人的財富和幸福成為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建設的最高標準。其次,資本主義制度如何構建,采取什麽樣的結構,都是由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確立的個人致富的最高準則決定的。為了保護個人致富的基本權利,資本主義發明了獨特的財產制度——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其核心是資本的個人所有權;為了保證生產成果的個人所有權,它還確立了按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其核心就是眾所周知的“按資分配”。同時,為了實現個人利益和個人富裕,資本主義的整個制度結構和運行也遵循壹個至高無上的原則——效率。它把效率原則強調到了極致,剝奪了公平原則在人類社會歷史進步中應有的地位。為了實踐效率原則,充分發揮資本主義特有的制度功能,它建立並發展了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市場經濟是特別能保證效率的制度,是有效率的經濟。顯然,這樣的制度必然有利於資本和資本所有者,必然走向激烈的階級對抗和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鬥爭,導致前所未有的社會苦難。所以,我們看到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以酷刑和死亡的威脅將淪為“難民”的失地農民逼進資本主義工廠,以種族滅絕、血腥的奴隸販賣等為特征的殖民掠奪等非人化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只要對自己有利,就絕對可以害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己的快樂是理所當然的,符合個人主義的道德倫理;人文主義主張人的回歸和解放,珍視人的存在,但在絕對利己主義的支配下,並不妨礙人們被有組織、大規模地剝奪生命,實施殘酷的新奴隸制。正因為如此,馬克思直言不諱地指出:“資本來到這個世界,從頭到腳,每壹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①這樣壹種以社會制度為基礎的生產方式在所謂的自由競爭階段給人類社會歷史帶來了什麽??

壹方面,它引起了生產力的空前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生產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生產黨宣言》高度肯定了這壹作用:“資產階級在其不到壹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超過了以往所有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2)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以工業文明代替農業文明,為自覺運用科技成果代替經驗、激勵科技進步創造了堅實的機制。這種情況有著深刻的制度根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實現資本增值為目的,因此必須“無限制地增加生產,為生產而生產,無條件地發展勞動社會的生產力”,因而有“無限制地發展生產力”的趨勢。?(3)換句話說,為了實現個人財富的社會目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實質上比以往任何壹種社會生產方式都更有利於生產的發展:發展生產是資本增值的必由之路,隨著競爭的激烈,千方百計發展生產是客觀的必然選擇。這個系統的驅動力和生產力,特別是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趨勢相結合,必然導致生產力的大發展。1801 ~ 1851年,英國GDP增長125.6%;從1850到1870,英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近1倍,法國增長了2倍,美國增長了2.8倍,德國增長了3倍。?

但另壹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造成巨大的、普遍的社會災難的必然性。由於絕對的個人致富欲望和經濟利己主義原則,由於絕對的經濟自由主義,由於資本對勞動的絕對支配,由於資本追求利潤幾乎沒有約束和限制,自由競爭階段的資本主義崇尚效率,強調生產,經濟行為被數量擴張的沖動所支配。技術成為制定價值標準和道德判斷的基本依據,自由競爭得到了廣泛的贊揚和保護。同時,崇尚正義的價值觀受到壓制,分配與生產發展脫節,財富在點上積累,貧困在面上蔓延,貧富差距懸殊,少數人依靠財富殘酷奴役和剝削多數人,失業、饑餓、過勞、就業不足、壓榨婦女和童工、愚昧無知、道德墮落和犯罪等社會弊病普遍存在。總之,資本依靠特定的社會制度及其在機器大生產體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勞動者屬於自己,勞動者的人格在無休止的繁重勞動和失業、貧困、饑餓等各種社會苦難中非人化。?

在這裏,資本主義遇到了自己的歷史悖論:對平等、自由、幸福和發展的人道主義追求導致了新的、前所未有和毫不掩飾的不平等。我們看到了彌漫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貧富、經濟發展與社會不發達、天堂與地獄的鮮明對比:經濟發展的巨大成果並不為社會成員所享有,而是被少數人所壟斷,大多數人被排斥在社會發展進程之外;多數人發展不足恰恰是少數人發展的條件,貧富共長;資本主義借助市場經濟實現效率,卻排斥公平,把剝削、壓迫、不平等傳遍全球。少數人的自由和發展是以大多數人的不自由和不發展為代價的。壹極是財富的積累,壹極是貧困的積累。社會的廣大人口又壹次陷入了異化狀態。當然,這種異化有了新的社會歷史內涵:資本絕對統治下的勞動異化,勞動者是機器的附屬物,從而失去了自我。由此引發的不可調和的階級對抗和鬥爭,必然導致資本主義陷入生存和發展的危機。?

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這種嚴重非理性,使得資本主義的“成長病”,即前所未有的社會災難和激烈的階級對抗,引起了人類思想的空前活躍和大分裂,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日益發展的負面思考:資本主義作為壹種新的制度,本應實現人類的普遍解放和價值,為什麽卻造成了普遍的社會不公和尖銳的社會對立?歷史上啟蒙運動投射出的理性之光被日益增長的疾病的陰霾所遮蔽,引起了人們對理性主義的深深懷疑。於是,人類的壹些思維開始滑向主張打破資本對勞動的殘酷統治、旨在實現新的“人的回歸”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的軌道,他們從痛斥資本主義發展的惡果出發,明確斷言資本主義不是壹種合理的制度,應該被理想的制度所取代,提出了以實現公平分配和人的發展為核心的新思維。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構建了壹種全新的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總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源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不合理性及其災難性的社會現實,主張在人類整體意義上理解人類的解放、價值和自由,把社會制度的目標確立為人類的普遍幸福,從而把人類的* * *和富強作為制度建設的最高標準。?

第三,對自身基礎的揚棄是資本主義的生存本能嗎?

如前所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導致的絕對“拜物教”,即絕對的資本崇拜和輸贏的殘酷社會生態,勝者得到壹切,敗者失去壹切,必然導致社會的大斷裂和對立成分的激烈對抗。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強大的否定運動的理論表達,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根據當時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內部矛盾和動蕩衰落的社會場景,包括抗議、罷工、起義和革命,特別是深刻的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作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帝國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等著名結論。他們的論述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和人類走向美好社會的必然性,並為波瀾壯闊的無產階級革命,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所證實。馬克思主義作為壹種活躍的社會力量,試圖摧毀現存的社會制度,並在實踐中取得了壹定的成功,從而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構成了巨大的現實威脅。但這只是來自資本主義社會上層建築的壓力,是基層積累的內部壓力的壹種表現和釋放,集中體現在30年代的大危機中。資本主義面臨著這樣壹個歷史性的選擇:要麽死在日益增長的疾病的病床上,要麽吞下苦口良藥,為了生存而“改造自己”。這就導致了資本主義的大調整,可以說是出於資本主義生存的本能。始於大危機、完成於二戰後的資本主義大調整,邏輯上演繹了資本主義的無數“新變化”。?

國家全面介入經濟和社會生活,無論從制度上還是組織手段上,都是實現資本主義大調整的大好機會。凱恩斯主義主張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全面幹預,成為指導調整的完整理論。凱恩斯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端持否定態度,承認其制度和文化缺陷,提出了充滿公平價值的“充分就業目標”,進而制定了壹整套國家幹預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法、政策和措施。“羅斯福新政”是重大調整的第壹次嘗試。戰後,國家通過發展國家所有制、計劃、宏觀調控、限制壟斷、環境保護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從表層到深層結構介入經濟和社會的運行,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不顧壹切追求利潤或財富增長的行為動機。為了實現盡可能充分就業的社會目標,政府通過大幅度提高財政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實施失業救濟,建立廣泛的收入保障體系,促進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國家”,實現並體現了其逐步強調分配和社會公平的價值變革。在國家這些行為的支配和影響下,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從產權到消費方式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發生了不同於自由競爭階段的資本主義的各種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所有這些制度、組織架構、運營、操作的變化,都體現在文化上。焦點在於,與成長資本主義時期相比,無論是在個人還是社會,人都得到了越來越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正是戰後資本主義的這些發展變化,保證了資本主義的延續和資本主義制度對生產力發展的適應性。?

總的來說,資本主義的大調整是基於對其意識形態的某種修正:建立在絕對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基礎上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在導致否定資本主義歷史合理性的生存危機後,在自己的範圍內被揚棄了;它的局部修正或演變,自然集中在如何看待個人、個人利益和個人自由這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問題上。?

早在19年底,壹些著名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如英國牛津大學的格林教授,就反對邊沁將個人與社會割裂開來,完全忽視和否認社會利益的存在,論證社會利益的存在,並試圖將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壹起來,指出個人與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個人離開他人和社會不可能幸福;同時認為國家是共同利益的體現者,建立國家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共同利益,因此國家應該介入經濟和社會生活,成為“積極的國家”。20世紀,首先是英國倫敦大學教授霍布豪斯進壹步批判古典自由主義“追求個人利益必然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繁榮”的假設為“過度樂觀”,認為19世紀的自由放任給社會帶來了失業、低工資和疾病,摧殘了年輕人,威脅了老年人,加劇了社會不平等,是對自由的扼殺。指出自由主義的核心與其說是個人權利,不如說是社會必要性,自由主要是社會利益問題。這種思想進壹步發展了。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總結“正義”的話題,提出了兩個著名的“正義原則”:壹是平等自由原則,要求確保公民的平等和自由,使每個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其次是機會平等和差別原則,既保證所有人機會平等,又承認社會經濟不平等的現實,因而需要註意調整利益分配的差別,以改善受益最少者的處境。因此,它需要國家幹預。在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方面,西方思想家也分別提出了“公平優先”和“效率與公平的和諧關系”的明確命題。這種變化甚至影響到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比如德國的基本法,在宣布“保護財產權”之後,馬上強調“財產權包含義務”,“財產權的使用應當有利於公共福利”。這壹修改表明,資本主義為了維持其生存和發展,不得不註意調和絕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和社會利益之間的矛盾,適當遏制極度崇尚效率和只註重“物的增長”的價值取向,逐漸重視基本價值中的公平原則,並逐漸註意解決“人的增長”問題。資本主義的所有新變化,包括福利國家、勞資協調和企業民主運動,都與此密切相關。?

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的調整出現了壹些新的趨勢和內容,表現為對以前調整的某種逆向調整:針對政府過度幹預、國有企業虧損、財政赤字、高負債、競爭力和私人積極性減弱、效率下降、過度消費和浪費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興起、裏根革命和撒切爾主義的流行,以及國有企業私有化、減少社會福利支出等東西的形成。但是,這種逆向調整仍然是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不斷自我修正的基礎上進行的,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自我揚棄的歷史進程:20世紀90年代中期,西方國家當局倡導並流行的“第三條道路”思潮,主張在自由放任、國家幹預和福利國家之間尋找新的中間道路,其理論基礎是強調權利與責任的統壹。權利與義務、機會與責任的統壹,個人與社會的統壹,不能只講個人的權利和機會,還要承擔責任和義務,實現個人與他人、社會的相互依存和統壹,從而形成“共同體”的概念。作為“第三條道路”的代表,英國首相布萊爾認為,“壹個價值觀強大的社會的核心部分是尊重他人,為對方承擔責任,履行更多的義務”。?④“共同體”的概念表達的是相互的權利和義務,遠高於狹隘的自私。它允許壹個更開放,事實上,更合理的自我利益觀。通過將個人置於社會中,而不是獨立於社會之外,它認識到人們既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 ?⑤?

鑒於上述資本主義的新調整,應該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的大調整及其意識形態的修正?首先,我們應該看到,資本主義的大調整和上述作為調整基礎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修正,確實引起了當代資本主義(所謂“新資本主義”)的許多重大變化,這些變化明顯不同於現代資本主義(傳統資本主義)。關鍵是國家積極幹預經濟和社會生活,把思想修正變成社會現實,大大緩解了傳統資本主義的增長病和由此產生的生存危機,使資本主義進入了壹個相對階段。如果看不到這壹方面,就容易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把“新資本主義”等同於傳統資本主義,把資本主義的進壹步發展變化僅僅看作是對自己的絕對否定,而沒有相對否定中的肯定和通過變化產生的某種“再生”能力;妳會對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感到困惑,進而在馬克思主義對傳統資本主義的壹些判斷和資本主義的現實之間產生困惑、動搖、懷疑甚至否定。?

其次,要看到,資本主義的大調整和作為調整基礎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修正,本質上是壹種揚棄,既有保留,又有克服;它克服的是那些阻礙資本主義生存和發展的不恰當的方面。目的不是徹底“戰勝”資本主義,而是為了保留而保留資本主義並戰勝它。克服只是保留的壹種手段和方式。保留才是這種揚棄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揚棄並沒有超出資本主義本身的範圍,仍然是在堅持個人致富這壹最高原則的前提下進行的,只是修改了阻礙其整體作用的那部分意識形態。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基本制度框架,只是在經濟社會運行方式、實現制度目標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利益關系的協調等方面發生了壹些變化。“新資本主義”仍然是資本主義,但它只是出於生存的本能而發生了局部變化的資本主義。經過這種變化的資本主義並不能真正擺脫其意識形態造成的歷史局限性。?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9頁。?

(4) (5)《布萊爾:新不列顛》,世界知識出版社,第244頁;255頁。?

(作者是中央黨校培訓部副主任、教授。)

  • 上一篇:尤溪縣的土特產
  • 下一篇: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僧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