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馬斯克林群島的殖民歷史

馬斯克林群島的殖民歷史

留尼汪和毛裏求斯殖民地及其奴隸種植園制度

留尼汪島和毛裏求斯島是馬斯克林群島中最大的兩個島嶼。大約在10世紀,阿拉伯水手首先發現了這個島嶼。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家也曾踏足這裏。但直到16年底,這些島嶼還是無人居住的荒島,壹直沒有被關註。

16年底,贏得世界商業霸權的荷蘭在東方的殖民活動愈演愈烈,急需在通往東方的漫長路線中途建立補給站。1598年9月,範·瓦爾維克指揮的壹支荷蘭艦隊占領了馬斯克林群島的壹個主要島嶼,並稱之為毛裏求斯。1638年,荷蘭向島上派出第壹批移民,毛裏求斯成為荷蘭的海外殖民地。開普殖民地建立後,毛裏求斯島的行政事務由開普殖民地總督管理。但由於毛裏求斯島遠離大西洋-印度洋的主航道,島上的鼠害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殖民者的開發速度極其緩慢。直到18世紀初,島上的移民包括公司員工和流放犯人,從未超過300人。

荷蘭人占領毛裏求斯島後不久,法國人也開始覬覦這個島嶼。17世紀初,法國與東方的貿易額與日俱增。為了與其他西方國家競爭,法國試圖在好望角附近開辟向東擴張的根據地。起初,法國東方公司曾在馬達加斯加建立據點,但由於馬達加斯加人民的激烈抵抗,不久後被迫放棄。1643年,法國人占領了馬斯基林群島中的另壹個大島,該島距離毛裏裘斯島只有100英裏。為了慶祝波旁王朝獲得壹片肥沃的土地,殖民者將該島命名為波旁島。1663年,法國向波旁派出第壹批移民,島上移民數量不斷增加。到18世紀初,波旁島已經成為法國向印度洋擴張的重要基地。

1710年,荷蘭放棄毛裏求斯島,重點管理開普殖民地。1715年,法國艦隊占領毛裏求斯島,改名法蘭西島,與波旁島合並成為統壹的法國殖民地。

這個殖民地在建立初期遇到了壹系列困難。首先是海盜的入侵。印度洋的海盜主要來自安的列斯群島。17年底,這些海盜把巢穴搬到了馬達加斯加。從此,馬斯克林群島成為海盜的頻繁出沒之地,島上的壹些居民也與海盜暗中交往,使得海盜活動更加猖獗。18世紀初,馬達加斯加人襲擊了建在這個島上的海賊巢穴,海賊將巢穴搬到了聖瑪麗島,這裏離馬斯克林群島更近。為了徹底消滅海盜,殖民政府壹方面采取綏靖政策,允許那些願意金盆洗手的海盜在馬斯克林群島定居;壹方面,我們將嚴厲打擊繼續掠奪的海盜。1724年,殖民政府摧毀了聖瑪麗島上的海盜巢穴,抓獲了海盜首領拉布澤。1730年,拉布澤被處死,印度洋海盜活動暫時平息。

殖民地遇到的另壹個困難是,起初很長時間沒有找到適合在島上生長的作物。在毛裏求斯島,早在荷蘭占領時期,我們就嘗試種植谷物,但由於管理不善和鼠患,谷物沒有收獲,法國占領之初也是無所適從。波旁島雖然土地肥沃,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殖民政府多次嘗試在波旁島種植香料,但都失敗了。因此,在島上尋找適合種植的作物就成了殖民地經濟發展的關鍵。

18世紀初,壹支滿載阿拉伯咖啡的商船隊停靠在法蘭西島和波旁島,補充淡水和食物。咖啡船的到來鼓舞了島上的居民,殖民政府也看中了這種高產的經濟作物,決定在島上種植咖啡。1715年,第壹批咖啡苗從也門抵達波旁島。由於氣候適宜,咖啡種植很快遍布全島。到1730,波旁島出產的咖啡可以滿足全法國的需求。與此同時,咖啡種植從波旁島蔓延到法蘭西島。但由於經營不善,更重要的是由於波旁島咖啡產量不斷增加(每年出口咖啡約1730公斤),加上其他咖啡生產國的競爭,歐洲市場趨於飽和,咖啡市場疲軟,所以咖啡種植業在法蘭西島未能發展起來。1735年,拉·布爾多內被任命為兩島全權總督。在任期間,他鼓勵法蘭西島移民種植甘蔗,並在島上建立了兩家糖廠。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法蘭西島出產的蔗糖足夠兩島居民和船只食用,並可少量出口,兩島終於建立起種植園經濟。

甘蔗和咖啡種植園的興起使殖民地進入了壹個穩定發展的時期。然而,隨著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殖民地面臨著另壹個更嚴重的問題——缺乏勞動力。自殖民地建立以來,雖然兩島移民不斷增加,但島上經濟發展較快,勞動力嚴重缺乏。法國類似於壹些歐洲國家,比如荷蘭,國內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沒有英國那麽劇烈,沒有打造出破產的農民軍,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移民潮。因此,直到1735年甘蔗種植園出現之前,兩島白人移民總數不超過1000人。此時的移民主要是法國公司的退休員工、冒險家和囚犯,真正想在島上定居的只有壹小部分。島上的體力勞動主要由奴隸承擔,奴隸制是和殖民地壹起建立的。

馬斯基林群島的奴隸主要來自馬達加斯加和東非。20世紀20年代以前,奴隸貿易主要由海盜經營。海盜經常與殖民地官員勾結。壹位法國波旁總督曾多次與海盜簽訂購買奴隸的合同。總督從海盜手中低價購買大量奴隸,然後轉賣給他的下屬或者島上的移民,利潤非常豐厚。馬斯卡林群島成為印度洋上重要的蓄奴區。

65438+30-40年代種植園經濟興起後,馬斯克林群島的奴隸從築路、建築、搬運等體力勞動轉向種植園勞動。種植園奴隸終日從事繁重的勞動,他們被用作農耕工具——白人移民的牲畜。奴隸們每天天壹亮就要下地幹活,直到太陽落山後才能休息。種咖啡和甘蔗是勞動密集型,對勞動力的需求很大,所以廣泛實行奴隸制。18世紀中後期是馬斯卡林群島奴隸制盛行的時期。島上奴隸的數量是白人移民和自由公民的八九倍以上。

奴隸的數量隨著種植園經濟的發展而增加。1735年法蘭西島大規模種植甘蔗之前,全島人口包括奴隸在內只有1000人;20世紀30-40年代後,甘蔗種植園興起,奴隸數量翻倍。從65438年到0766年,奴隸人口增加到18100,到18年末,已經達到49080人。波旁島也是如此。1708年的奴隸數量遠低於白人移民。1725年咖啡種植園興起後,奴隸人口猛增至2000多人,到18年底達到44800人。

隨著種植園經濟的發展,馬斯卡林群島的奴隸貿易越來越活躍,從馬達加斯加和東非壹直延伸到南亞。18世紀中葉,群島殖民政府在聖瑪麗島設立了奴隸販賣站,為群島的白人種植園主提供奴隸。據統計,從1670到1810,大約有160000名奴隸被輸入馬斯克林群島。其中,45%是馬達加斯加人,40%來自東非,13%是印度人,2%是西非人。東非的基爾瓦是非洲大陸向馬斯卡林群島輸出奴隸的主要集中點,從1786到1794,平均每年有2500名奴隸被運送到這裏。18世紀,馬斯卡林群島的種植園經濟處於發展階段,對奴隸的需求迅速上升。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政治經濟變革進壹步推動了這壹發展。

65438年至0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793年,國家協會將波旁島更名為留尼旺島。1793年7月,法國政府試圖禁止馬斯克林群島的奴隸貿易,遭到群島種植園主的強烈反對。所以法蘭西島和留尼汪島壹度脫離法國自治。拿破侖於1800年掌權,恢復了對這兩個島嶼的統治。在脫離法國期間,這兩個島嶼的經濟得到了進壹步發展。英法戰爭期間,這兩個島嶼經常派艦隊劫掠路過的英國船只,短短幾年就賺了250萬英鎊,促進了島上的經濟發展。1802年《亞眠和約》簽訂後,英法達成停戰,群島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島內經濟更加繁榮,貿易總額從1802到1803,超過大革命前的兩倍。1803英法戰爭再起,但由於群島產品價格普遍低於歐洲,美國、丹麥等中立國趁機大搞轉運貿易。據統計,1804年只有50艘外國船只抵達法蘭西島,1806年增加到105,1807年增加到126。兩島的對外貿易額翻了壹番。1810年,英國先後占領法蘭西島和留尼汪島。英國統治時期,法蘭西島改名為毛裏求斯,留尼汪島改名為波旁島(留尼汪島1848)。1815年巴黎和約簽訂後,波旁王朝回歸法國,毛裏求斯成為英國殖民地。

在歐洲風雲變幻期間,群島上的種植園經濟進入高峰期,奴隸經濟達到頂峰。雖然英法在1807和1817年決定禁止奴隸貿易,但實際上是無休止地禁止,幾乎沒有觸及馬斯克群島的奴隸制度。毛裏求斯總督法誇爾(Farquhal)也敦促英國政府保護秘密奴隸貿易,並給予其法律認可。在法國波旁王朝,就連高級官員也參與了奴隸貿易。由於殖民政府對奴隸貿易的暗中支持,馬斯克林群島的奴隸數量有所增加。1835年毛裏求斯廢除奴隸制前,奴隸數量高達65000人,而同期波旁島的奴隸人口達到71000多人,遠遠超過島上白人移民和自由民的總數。

馬斯基林群島的奴隸經濟壹直持續到19世紀中葉。英國於1835年在毛裏求斯廢除奴隸制,法國於1848年在留尼汪島廢除奴隸制。在這壹點上,公開的奴隸制可以說在兩個島上都消失了,而隱蔽的和變相的奴隸制仍然存在。自19世紀開始,來自亞洲的契約勞工壹直在種植園從事奴隸般的勞動。19世紀中葉以前,馬斯克林群島的發展離不開奴隸制,其殖民活動和繁榮完全建立在奴隸經濟的基礎上。

  • 上一篇:童掌櫃的火熱人生:32歲離婚後沈迷兄妹之戀,50歲帶女兒進入娛樂圈。
  • 下一篇:中國有很多考古學家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