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評價西方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

如何評價西方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

法蘭克福學派是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組建的學術團體,成立於1922。這壹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多諾、霍克·哈莫、馬爾庫塞、洛文塔爾和哈貝馬斯。無論從代表人物的數量,還是從成員理論成就的深度和廣度來看,都是20世紀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學派,是西方人本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之壹,也是現代西方哲學的重要流派之壹。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其整個社會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最鮮明的主題之壹。這壹理論具有深遠的國際影響,成為當代大眾文化研究和批判的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壹、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時代和理論背景。

法蘭克福學派的人民文化批判理論是在法西斯德國的特殊社會背景下誕生的。馬爾庫塞曾這樣描述那個時代:“那是壹個充滿集權恐怖的時代:納粹統治的力量達到頂峰,德國軍隊踐踏法國,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和標準要麽與法西斯制度的現實相勾結,要麽被法西斯制度的現實所取代。”正因如此,法蘭克福學派對法西斯主義以人民的文化操縱人民的意識有著苦澀的感受和極度的反感。今天看來,很多悲觀、極端、敵對的情緒化批判,都是他們在極其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對現實的極端反應。他們發現納粹主義是用藝術和審美文化包裝的東西來控制和操縱人們的思想,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是赤裸裸的意識形態。

由於形勢危險,法蘭克福學院於1934年遷至紐約,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流亡美國。在此期間,他們在美國進行了壹系列的文化批判,對美國式的大眾文化展開了激烈的批判。這主要是因為深受歐洲古典文化影響的法蘭克福學派屬於上流社會的文化保守主義和人文主義,本能地厭惡美國的大眾文化。同時,美國大眾文化的危機和人類的生存困境是客觀存在的。大眾文化變成了賺錢的手段和工具,不再受制於自由的創作本質和審美的精神需求,而趨向於迎合民眾的需求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可以說,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在法西斯德國和消費主義美國這兩種典型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內容

在了解這壹理論的主要內容(或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理解和定義。馬爾庫塞和霍克·哈莫將大眾文化概括為“積極文化”,其特征是通過給人們提供壹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幻想精神世界來平復社會內心的對立和反叛欲望,通過在幻想中滿足人們來美化和證明現存秩序,捍衛現實。阿多諾和霍克·哈莫將大眾文化概括為“文化產業”,他們在《文化產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中提出了文化產業的概念,是指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復制和傳播商業化和非創造性文化產品,在推銷文化商品的同時操縱公眾意識的娛樂產業體系。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產業持否定和批判的態度。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深刻剖析了後現代文化工業的本質,指出了它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首先,流行文化是壹種技術文化和商業文化。現代西方社會是壹個高度成熟的商業社會。商業化原則支配著所有的社會生產和分配制度,社會權力結構,甚至人們的觀念。因此,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認為,在資本主義商品制度的前提下,文化藝術已經與商業緊密結合,受價值規律支配,具有相同的商品形態和特征。更直接的說,文化藝術已經成為壹種商品。這種批判根植於他們對藝術本質的獨特理解,受歐洲古典主義的影響,他們認為藝術是壹種理想化的、自由的、超現實的人類存在領域,它超越了瑣碎的日常生計和被生存壓力困擾的程式化、常規化的社會活動,成為壹種創造性的人類存在方式。藝術是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個體的、自由的、先驗的精神存在,是壹種否定現實世界中非自由因素的精神力量。

其次,大眾文化是壹種標準化的文化。由於資本主義文化市場對文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需要規範大眾文化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再生產。更重要的是,由於現代生產技術,尤其是大眾傳媒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使得文化產品的標準化和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這種標準化的文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法蘭克福學派認為,藝術本質的喪失“就像工業產品的零件,流行文化的‘原材料’移到了文化生產線上”。標準化、模式化的文化生產線,首先設計出許多固定的標準劇情、人物、結構,然後毫不費力地大規模生產。這種標準化的文化藝術必然千篇壹律,缺乏個性,其藝術價值之低可想而知。這就是標準化大生產帶來的文化。準確的說,是制作而非創作。

第三,流行文化具有潛在的強制性。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是壹種“意識形態”。阿多諾指出,意識形態是純粹的謊言,這種謊言不是直接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誘惑和磨煉——大眾文化——表達出來的。它對人的操縱和欺騙,比早期統治相對粗暴的方式更加隱蔽和有效。它能安撫其受害者進入被動接受狀態,使其不自覺地按照統治者的意願行事。它使人民天真而固執地相信統治者所提倡的壹切。人們顯然生活在嚴酷的現實和對抗的世界裏,他們抑郁焦慮。然而,流行文化卻給人們展示了壹種和諧快樂的假象。再者,大眾文化是視聽文化,是娛樂文化。視聽文化提供了高密度的信息內容,使得接受者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意識的信息整合和深層次的意義提取。觀眾被喚起的更多的是生理的、低級的心理反應,而不是深刻的思想和藝術感受,更談不上對人生意義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思考。這種美學追求並不被法蘭克福學派所認可,因此也受到該學派的批判。

三、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現實意義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包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尖銳的價值批判態度。他們對“文化藝術異化”這壹百年話題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貢獻。它以宏大的學術視野精辟地分析了大眾文化與以媒介組織和媒介產品為代表的社會之間的關系。與過去相比,它只是從剝削、不平等、暴力統治等肉體強制的角度來理解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

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批判的意義顯然不僅限於西方文化領域。法蘭克福學派當年所揭露的大眾文化的弊端,可以說不僅原封不動,而且愈演愈烈地變成了今天的消費社會、媒介社會、信息社會、電子社會。文化傳媒正在當今世界創造壹種新的話語——全球化話語。資本主義的全球文化擴張呈現蔓延趨勢,形成了全球資本主義文化意識形態的擴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創造了“霸權文化”,並向第三世界國家輸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更需要關註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價值。該學派對大眾文化理論的批判給了我們足夠的啟示,對於我們思考現實文化問題,理性規範文化價值取向的意義不言而喻。

第四,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局限性

盡管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在當時和現在都有其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自身學術背景和學術視野的局限,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下,該學派的理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壹定的局限性。

首先,法蘭克福學派對自身精英文化的堅持導致了另壹種形式的文化霸權主義。法蘭克福深受歐洲大陸古典文化的影響,在藝術上追求完美和超越,追求“春雪”。因此,在他們眼裏,這種商業化、技術化、標準化、批量化的大眾文化已經成了“下巴麗人”。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排斥表現出壹種精英主義的文化態度,對大眾文化的蔑視中有壹種精英主義。

其次,片面否認資本主義大眾文化的存在價值。由於他們的精英主義立場,他們沒有意識到大眾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們與文化藝術的距離,使得文化藝術不再是上流社會和精英階層獨享的盛宴。正是因為有了現代工業技術的支撐,大量的繪畫、雕塑等藝術走出了博物館,隨著大量復制品的傳播,進入了普通人的視野,使他們走近藝術成為可能,再加上大眾傳媒的傳播,普通大眾接收到了各種思想、潮流、觀念等信息,無形中豐富了人們的思維。大眾文化發展勢頭迅猛,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現代技術提供的日益完善的大眾傳媒,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化的普及,開闊了人們的知識視野,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使大眾文化的市場突破了狹隘地域的限制,形成了全球規模的文化市場。這些都是大眾文化做出的貢獻,但是這種貢獻已經被法蘭克福學派完全否定和抹殺了。

第三,過分強調受眾的被動性,忽視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大眾自身的認知能力、選擇能力和判斷能力決定了他們在接受機器時並不是完全被動的。大眾文化為大眾提供了壹個身份定位,每個人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品味去欣賞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考慮思想道德上的要求。大眾文化讓大眾有了比過去任何歷史時代都多得多的選擇,實際上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它並不像法蘭克福學派所描述的那樣完全被這種“意識形態”所強迫接受,而是被完全而溫和地控制著。

第四,網絡時代的特征也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提出了挑戰。借助這種多媒體功能,互聯網可以實現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各自的不足。網絡文本以“超文本”的形式出現,進壹步強化了讀者的主體地位。再者,互聯網不僅直接使用文字,還賦予了視聽閱讀文字的特性。因為網絡節目是“點播式”的,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各種節目,還可以調整節目的播出狀態。與傳統電子媒體中被“說話者”控制的狀態相比,受眾的獨立空間無疑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此外,雙向互聯網有助於豐富文化反饋。互聯網的多媒體性質將電話簡單的人際互動發展為復雜的大眾傳播,鼓勵越來越多彼此認識或陌生的人自由參與談話,這不僅使個體話語層出不窮,也意味著這些個體話語也可以成為民主的建設性力量。這些都預示著法蘭克福學派對傳統大眾傳媒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將在很大程度上在網絡時代被改寫。

從對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簡單分析可以認為,在進入文化工業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建立壹個健康的、充滿活力的、能滿足時代經濟要求的、具有藝術水準的大眾文化市場,如何因勢利導地引導大眾文化,已經成為廣大文化建設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 上一篇:深圳的歷史書
  • 下一篇:什麽是C語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