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民族”在民族意識中的象征意義

“民族”在民族意識中的象征意義

不同民族(如××民族)的名稱壹旦確立,不僅會反映出民族之間的實質性差異,而且具有壹定的固定形象和象征意義。

在實際過程中,群體之間的實質性差異很可能在群體名稱的象征意義之前就消失了,尤其是在群體的劃分制度化之後。比如中國戶籍制度中“民族成分”的正式登記,會有意無意地提醒人們自己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差異,而政府制定的各種優惠政策則與民族成分有關(生育、就學、就業、晉升、福利等。)會在客觀上強化人們的民族意識(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不管是不是受益者),必然會導致人們對”。很多人登記了多年漢族,然後要求改成少數民族。在他們的民族意識中,少數民族元素被視為有“含金量”。

在增強民族意識和凝聚力的過程中,民族的壹些古老傳說(如漢族的黃帝)、歷史人物(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與民族相關的山水城市(如朝鮮族的長白山)、民族獨特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歌舞等。,可能被固定,不斷加工或神化,最終被視為族群的符號。這些符號標誌著我們民族在歷史上的輝煌或我們民族與其他民族的區別,成為對下壹代進行民族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

有時候民族差異在很多方面完全消失,人們甚至很難指出兩個民族的實質性區別,但由於抽象的“民族符號”並沒有消失,人們的民族意識依然存在。在沒有實質性差異但存在特殊利益的族群中,或許“民族符號”會被人們有意強化,作為維護本國人民民族意識的重要手段。當民族關系長期處於矛盾沖突狀態時,或者當政府相關政策有意無意地不斷強化民族邊界和民族意識時,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東西就會被人們強化,甚至創造出新的民族符號。當民族平等真正實現,民族融合成為大趨勢,部分成為現實,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東西就會逐漸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壹個多民族國家,對民族符號演變的分析也是理解民族關系變化趨勢的壹個重要視角。

民族意識的產生,它在不同社會場景中的演變,以及“民族符號”在強化和維護民族意識中的作用,都是我們應該研究的課題。20世紀50年代,中國少數民族獲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各種優惠待遇。這壹政策在壹定程度上發展了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情緒,其中之壹就是在“民族認同”時宣布了400多個民族名稱。這種情緒是在封建制度和國民黨政府的長期壓迫下積累起來的,解放後才顯露出來。建國50年來,如果橫向比較,我國部分民族(如與漢族差別不大,長期與漢族雜居的滿族)和部分民族成員(如在城市、政府任職,長期與漢族工人共事的漢族)的民族意識在淡化,部分民族的民族意識在強化。如果縱向比較的話,不同歷史時期民族意識的發展趨勢是不壹樣的,這些變化受國內形勢的影響。

從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來看,社會、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必然會繼續發展,各民族最終會相互融合。壹個正常發展的社會,其各方面(包括民族關系)的發展方向都應該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如果有反叛,這種短期的反叛必然有其原因,而這種原因往往是在此之前某種外部壓迫和積累的結果。從目前世界總的形勢來看,西歐傾向於“合並”,東歐和前蘇聯傾向於“分化”。西歐是所謂“民族國家”的發源地。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壹定程度後,在“多元”的基礎上再討論某種形式的“融合”。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早就宣稱實現了民族平等,創造了和諧的“民族大家庭”。但從近年來的實際後果來看,東歐和前蘇聯的民族問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否則也不會在蘇聯解體後不久就以民族沖突和內戰的形式表現出來,說明沒有真正基礎的“壹體化”最終仍可能轉化為“多元化”。民族意識的產生和演變非常復雜,影響民族意識變化的因素很多。對於民族意識的發展方向,民眾和政府都在有意識地引導。民族符號的創造,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強化或弱化,都反映了壹個國家民族關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因此也是我們在研究中需要特別註意的問題,這方面的調查研究工作亟待加強。

  • 上一篇:臨平鎮簡介
  • 下一篇:誌願軍三炸橋:水門大橋的慘烈戰役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