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棉船的人口遷移

棉船的人口遷移

近100年來,彭澤縣移民多為通城縣和樅陽縣。

第壹次大規模移民發生在民國初年。《通城縣誌》(1995版)在大事記壹欄中記載:“民國二年(1913),商人在劉冬、彭澤購買荒地、葦田,招募家鄉農民十萬畝,移民數萬人。”(見《通城縣誌》,第18頁)。方(1864——1939),名玉山,被聘為商人。南翔(今樅陽縣)人,清末民國著名實業家,桐城派無名人物,安徽省反對英日商人霸占銅礦鬥爭的主要領導者。作品有《鎮民不祿》、《桐城名人詩》等。

在彭澤縣,主要有太泊湖流域和枋湖流域及長江沿岸,如棉船、馬當柳、躍進、船形、郎溪百威、太平永樂、芙蓉太子、紅光等。移民中,樅陽縣居多。樅陽縣歷來分為南鄉和東鄉。因為方是樅陽縣義津人,屬於南鄉,其中以南鄉人(在彭澤聽到最多的樅陽口音)最多,東鄉人(棉船潮陽口音)次之,桐城移民主要在樅陽縣附近,如孔城。

第二次大規模遷移是在1954年大洪水之後,大躍進期間,又多了幾萬人。這次是天災人禍造成的。第二次大規模遷徙是在第壹次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離家尋找生計。據樅陽縣誌記載:“1959年,全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97人,1960年降至270人。”隱晦地交代了大躍進時期我縣廣大人民群眾的悲慘遭遇。短短壹年左右,每平方公裏人口減少了27人。總面積1808.1平方公裏樅陽,總人口減少了48800多人(即使自然出生率和普通死亡率可以抵消)。當然,這些減少的人口大部分死於饑餓,但也有少數人背井離鄉,移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彭澤。

第壹批移民大概經歷了五代,第二批移民超過三代。只有第二批還活著,但也快死了。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澆灌了豐收的沃土,為後人開辟了壹片新天地。現在他們的後代在彭澤這片土地上幸福地生活著,但我們要記住先輩們的勇氣和努力,更不要說先輩們的艱辛和辛酸!到現在,彭澤的芙蓉墩鎮、棉川鎮、芙蓉農場幾乎都講樅陽話。浪溪鎮、太泊湖開發區、洪光廠大部分講樅陽話,馬當鎮壹半講樅陽話。龍城鎮、黃陵鎮、丁山鎮有少部分人說樅陽話,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沿岸相對發達的地區。但說實話,彭澤樅陽人的整體生活水平還不如我們。彭澤縣的“桐城佬”很多,但實際上大部分是樅陽人(樅陽當時是桐城的東鄉、南鄉),這當然與方是桐城的南鄉人有關。沒有多少人關註樅陽人遷徙彭澤的歷史,樅陽縣誌中也只有寥寥幾個數字。

歷史,什麽是歷史?我說,埋在黑暗裏,埋在冰冷土地裏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能哭能笑的有血有肉的歷史。

目前彭澤縣人口只有34萬,但祖籍桐城(主要在樅陽)卻有近10萬人。如果加上現在在望江縣、宿松縣(原屬彭澤縣行政區劃)的桐城人(這些地方的桐城佬並不比彭澤少,如果這樣算的話),桐城佬至少有30萬,其中至少有20萬是“樅陽佬”,距離樅陽幾百裏。

近百年來,這些樅陽人依然保留著樅陽的方言和風俗,樅陽話在這裏暢通無阻。呵呵,他們的祖先當年背井離鄉,把那些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萬畝良田。有多少人在死前要把那塊骨頭運回老家?彭澤哪個樅陽人沒有辛酸的過去?哪個家庭沒有悲歡離合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因戰爭、饑荒、經濟等原因而移民的人很多,但在中國這個歷史著作豐富的國家,官方記載卻很少。

樅陽方言是彭澤四大方言之壹,僅次於當地方言。樅陽人集中的綿川,是彭澤當代名人最富有的地方。

  • 上一篇:十大榨菜
  • 下一篇:面對未來的星際旅行,應該選擇人類冷凍還是人類冬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