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安慶天柱山柳泉山峽谷摩崖石刻的歷史演變

安慶天柱山柳泉山峽谷摩崖石刻的歷史演變

谷泉最早的三塊石刻都是唐代的,都分布在石牛古洞東壁的懸崖上。其中有兩個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哲學家李敖在擔任周樹刺史時訪問山谷的頭銜。李敖子Xi誌,

隴西季承(今甘肅秦安)誕生。貞元時為秀才,授校書郎,後任國博士。元和十五年,任廬州刺史、周樹刺史,長慶二年(822年)訪仁陰石牛古洞。題寫的書名分別是《Xi之於壬寅年下元之日的信》和《長慶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余楓處與楚鴻運相交》,無論是橫書還是豎書,都是真書。還有壹個唐代13人的石刻,是刺史李於二年(826)所刻。此刻的楷書是15行,上下豎線,字徑7厘米,書法蒼勁有力。據《唐書》記載,李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

宋代柳泉山谷碑刻有100多處,內容也極為豐富。不僅有趙復、、黃的封號,現存最早的北宋端拱(989);還有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詩,書法家黃庭堅的詩,李師中的筆記,南宋張同治的詩等等。到了宋代,來山谷柳泉看攬勝的遊客絡繹不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刻石旅遊之風。

北宋皇帝?第三年(1051),王安石和他的弟弟王安國,當時是周樹的法官,參觀了山谷,坐在壹個石泉上,寫詩慶祝他們的勝利。現存的碑文是“黃?三年九月十六日,到泉州太湖寺宿,見李敖《Xi誌書》道人文銑,狄安國火。坐石聽春久,回訪,刻之書,往臨川見王安石。”六字詩是:“水無心轉,山色圍,窮深不盡,坐石忘歸。”被譽為中國11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掀起宗教改革的大潮之前,有壹段悠閑的時光,靜靜地聽著春天的聲音。這壹物證的發現將有助於人們研究他的思想變化過程。北宋第三年(1080),著名書法家黃庭堅也到山谷作攬勝。遊完山谷寺和石牛洞後,他寫了壹系列的詩,如《青牛篇》、《蜀大士尚》、《緹尚》、《緹詩》等。他愛這裏的山川,所以自稱谷中道士。有壹次,我坐在山澗的上,請大畫家李畫。在石牛洞東側的懸崖頂上,至今仍有黃庭堅題寫的楷書:“沈李、李、秉文、吳澤彬、、俞叔清、牛片、黃庭堅,此人中等偏寒”。書法工整穩重,用筆堅定,波浪分明。這是壹部難得的黃傳世真跡,彌足珍貴。

唐代李題名下有北宋熙寧四年(1701)的《李師中年譜石刻》。目前,作者是李的第八個孫子。看來這祖孫同遊幾百年,用同壹塊巖石刻出壹個石雕是極其罕見的。“侍中十壹世祖禦史大夫忌諱棲筠,宰相忌諱吉雨。宰相生大臣,忌諱道德修養。丞相諱德裕,尚書八祖實師。梨樹、湖南、楚國的歷史都鐫刻在這個巖石峽谷裏。老師腐敗,所以需要服務員。坐下來討論,向左移動以保持我們的土壤。永遠留在人間,永不落地。後代,仍有新人。敢廢篆刻,顯前輩。熙寧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孫尚書錄中師,弟純從。”與宋代《施立傳》相比,該文顯示的家世和祖先完全壹致,是研究施立家譜及相關歷史人物的珍貴史料。

元朝以後,許多遊客湧入山谷,留下了大量的石雕。石刻內容除了模仿唐宋時期的題名和詩詞外,還出現了壹些新的變化,如大量贊美山、洞、泉、石等景物的短詞。同時,石刻的體積增大了,字徑往往多達壹兩尺,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明代詩人、安慶知府胡在寫下“石牛”二字,並發表《谷寺》詩:“莫氏坐於谷中,谷水繞流,龍蛇隱動,牛女遊於池中。”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石牛附近小溪的景色,那裏擠滿了人。胡還刻有“谷”字,直徑2尺。其他如嘉靖禦史李元陽、成化書法家袁,以及“伏伏谷”、“浮雲”、“天下奇觀”、“水天”、“龍門”、“孤覺處”、“安慶名山”、“禪定”等壹大批題名,都具有壹定的歷史研究和欣賞價值。從書法的角度來看,這裏的石刻包括隸書、楷書、草書、篆書、行書等,每壹種都富於變化,各具特色,基本代表了自唐代以來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演變,是珍貴的書法藝術寶庫。

  • 上一篇:海南省地圖海南省地圖介紹
  • 下一篇:9個歷史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