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海南歷史八年級下冊

海南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壹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9 9月2日,地點:北平

3.主要內容: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平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元年;代表大會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造壹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啟歷史新紀元。

1,時間:1949 10 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標誌著新中國成立。

2、

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壹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壹個獨立的國家;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鬥爭。

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 5月,西藏和平解放。

2.意義:至此,祖國大陸實現了統壹,各民族實現了大團結。

第二課

1、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背景)。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彭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於6月1950(時間)開赴朝鮮前線。

2.英雄們:獻出生命堵住槍眼——黃繼光,永世活在烈火中——邱。

3.由於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怕犧牲,以熱情、樂觀和勇氣贏得了戰爭。

因此,人們稱中國人民誌願軍為“最可愛的人”。

第三課

1、

時間:6月1950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農村展開。到1952年底,全國土地改革運動基本完成。

2.重要文件:6月19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3、

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身了,得到了土地,成為了土地的主人。這鞏固了人民政權,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第四課

第壹個五年計劃的成就(1953-1957): 1。鞍鋼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2.長春第壹汽車廠生產出第壹輛汽車;3.成功試制了第壹架噴氣式飛機;4.沈陽第壹機床廠建成投產;5.武漢長江大橋竣工;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7.東北工業基地形成,沿海地區原有工業基礎得到加強,華北、西北新工業基地建成。

第壹部社會主義憲法

1,時間:1954 9月,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自然:這是我國第壹部社會主義憲法;確立了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五課

農業和手工業合作運動

形式:國家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組織農民和手工業者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公私合營

形式:從1954開始,國家通過公私合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政策: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這是實現和平過渡,使中國成為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第六課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時間: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

2.標誌: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共八大——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1,時間:1956 2,地點:北京

3、

主要內容:(1)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建立先進工業國家的要求同落後農業國家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要求同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現狀之間的矛盾。(2)當前,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4.意義:八大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5、

1958提出了“全力建設社會主義,力爭上遊,又快又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評價:總路線反映了廣大群眾改變中國經濟落後狀況的迫切願望,卻忽視了客觀規律。)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壹個嚴重失誤。

6、

建設成就:主要工業產品大幅度增加,特別是石油工業(大慶油田使中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自給自足)。新型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從無到有。

模範人物:大慶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人民好幹部焦。

第七課

1,開頭:1966中央先後發布了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組”。

從1970到1971,林彪反革命集團策動了反革命政變。1971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飛機出逃,死於空難。

End: 1976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2.性質:文化大革命是壹場由領導人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內亂,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3、

啟示:文革十年浩劫後,人們知道,要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悲劇,必須維護和發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4.文革中最大的冤案:劉少奇被迫害致死。

5.1976年,清明節爆發了“四五運動”,性質是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意義:為粉碎“四人幫”奠定了群眾基礎。

第八課

真理標準的探討

1.背景:粉碎“四人幫”後,當時的中央仍然堅持“左”的思想,提出“兩個凡是”。這引起了全國的不滿。

2.主要精神: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開始了真理標準的討論。

3.意義:這是壹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十壹屆三中全會

1,時間:1978 65438+二月。

2、

內容:①思想路線: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政治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3)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3、

意義: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點。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的完成,就是改革開放的開始。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

加強民主和法制;

1和1980是劉少奇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2.十壹屆三中全會後頒布了壹系列法律:

第九課

內部改革:

1,農村改革

(內容)十壹屆三中全會後,首先在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目的)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

2.城市改革

(重點)國企改革:把原來單壹的公有制經濟發展成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

對外開放:

1、1980年設立第壹批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引發沿海開放第壹次高潮,1988年新增海南經濟特區。

2、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上海浦東開發區(國際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成立,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

意義: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成就充分證明改革開放總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它的成功為進壹步擴大發展積累了經驗,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層面豐富了我們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 上一篇:那些動物已經在歷史上消失了。
  • 下一篇:壹個沒有騎士歷史的騎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