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絲綢之路的文明史和環境變遷很重要?

為什麽絲綢之路的文明史和環境變遷很重要?

1.西域的建立:

2.西域各國紛紛加入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 =建立西域都護,掌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歸中央政府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2.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臣和商人紛紛西進,西域的使臣和商人也相繼東來。他們將中國的絲綢和紡織品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地區運往西亞,然後運往歐洲,並將西方國家的稀世珍寶輸入中國大陸。這條連接中西交通的陸路大動脈,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漢武帝以後,西漢商人經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3.班超管理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了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班超派甘英去大秦,派甘英去波斯灣。166年,大秦使者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第壹次直接接觸。2.西域:漢朝時,人們稱西域為甘肅玉門關、嘉峪關以西,即今天的新疆地區及更遠的地方。漢武帝以前,那裏有很多小國,天山以北也有壹些小國被匈奴控制和奴役。

3.張騫第壹次出使西域:

目的:漢武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節,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驅趕到西域的大月氏,與* * *壹起進攻匈奴。渴望為國家做貢獻的張騫毅然認購。

事情經過:公元前138年,他帶著壹百多名隨從從長安西行,途中被匈奴人抓住,關押十年。他不忘使命,成功逃脫,抵達大嶽。當時大嶽早已西遷,無意再戰匈奴。張騫回到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他在西域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們想與漢朝交流的願望。

四、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第二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率領壹個代表團,帶著成千上萬的牛羊和大量的絲綢,去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方國家也派出使節訪問長安。此後,漢朝與西域的交流更加頻繁。絲綢之路,或簡稱絲綢之路。指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張騫開辟的陸路通道,從長安(今安)出發,經甘肅、新疆至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此路也稱“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命名為“絲綢之路”的另外兩條交通路線)。因為絲綢產品對這條路西來運輸的貨物影響最大,所以得了這個名字(而且很多絲綢都是我們在中國運過來的)。其基本走向設定在漢代,包括南路、中路、北路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跨歐亞的貿易運輸線,促進了歐洲、亞洲、非洲和中國的友好交流。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通過這條路線的貿易中,絲綢是中國出口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19世紀下半葉,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這條陸路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歷史學家都認同這壹說法,沿用至今。

“絲綢之路”壹詞起源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裏希特霍芬於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簡稱為絲綢之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推動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開啟了中外交流的新時代。並成功拉開了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從此,這條路線被踩出了“國道”,各國大使、商人沿著張騫開辟的道路絡繹不絕。從王公貴族到乞丐囚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足跡。這條東西向通道將中原和西域與阿拉伯和波斯灣緊密聯系在壹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延伸至地中海。從廣義上講,絲綢之路東段到達了韓國和日本,西段到達了法國和荷蘭。意大利和埃及也可以通過海路到達,成為亞歐非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 上一篇:曹操的利與弊
  • 下一篇:論民國雙旗幣的種類和歷史價值,妳有幾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