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簡介)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簡介)

滇緬公路是中國雲南省通往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修建於1938。公路與緬甸中央鐵路相連,直達緬甸前首都仰光港。最初,滇緬公路是為了運送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和國際社會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入侵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很快成為中國與外界唯壹的運輸通道。這是壹句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俗語。這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軀構築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滇緬公路,又稱昆明至瑞麗公路、滇西320國道、昆明至萬鼎公路、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壹句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俗語。這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軀構築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上有15萬民工和200名工程師,僅次於當時蘇聯援建的中蘇公路。中蘇公路上有20萬工人和3000名工程師。

新中國成立後,滇緬公路國內段更名為昆萬公路,1990改為320線。1994,320國道終點從萬鼎延伸至瑞麗高捷大橋。昆明公路現在是國道主幹線GZ65(上海-瑞麗)的最後壹段。

根據1957的道路調查數據,滇緬公路上半徑小於20米的彎道有近千個,有的彎道半徑只有8米。縱坡大於9%的路段有500多個,部分路段大於18%;臨時涵洞近千座,臨時和半永久橋梁數百座;橋梁承載力低,有的橋梁只能承載8噸;整條路只能用21公裏的瀝青路面。從1959到1986,省交通廳投入養路費改造了10大坡度和羊老哨坡、坡度坡、天子廟坡、南天門坡、三臺山坡等路段,總裏程數公裏。截止1984年底,公路裏程縮短1000公裏。

5月,1972,功果橋下遊20多公裏處,永保橋建成通車。

雍橋是滇緬公路永平至八角段改線後新建的壹座橋梁。永橋通車後功果橋被拆除。長幹橋成了支橋。

1974年6月,在匯通橋下遊400米處,紅旗橋建成通車。

祿豐縣東湖村至壹平浪的22公裏公路,狹窄而陡峭,曾經是昆明至下關的‘瓶頸’路段。1979省經委、省交通廳決定將陸豐至壹平浪廢棄米軌鐵路路基改建為公路,與原公路形成單向復線。1982,項目完成。

在重點路段改造的同時,負責滇緬公路養護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芒市等地在公路層面開展了“五小”活動,即改小彎、降小坡、加快小路段路基、改建小涵洞、填補小路段路基缺口,不斷改善滇緬公路行車條件。

65438至0986,昆明碧雞關至安寧壹級公路開工建設,拉開了雲南高等級公路建設和滇緬公路大規模改建的序幕。9月23日,1989,碧安壹級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雲南高等級公路零的突破。繼碧安公路之後,滇緬公路改建捷報頻傳。

2月6日,1994,安(寧)至楚(雄)長二級公路建成通車。

1994 12.30大(關市)龍(山卡)三級公路通車。

在GZ65國道主幹線的終點站瑞麗市,高捷大橋於1992+00年6月竣工。

1992至65438+2月至1997,德宏州連續打“三大戰役”,芒市瑞麗路、芒市過境路、南天門路相繼通車,使德宏州境內131公裏滇緬公路全部達到二級以上標準。此後,龍陵縣修建了龍陵至雙坡埡口24公裏的二級公路。

1998 7月18日,全長公裏的楚(雄)至大(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成為滇緬公路首段。

2002年9月29日,長166公裏的大(裏)保(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公路穿越橫斷山脈,滇西交通條件大為改善。

2005年6月27日,全長100公裏的安寧楚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滇西交通瓶頸已被打破。

2007年2月28日,昆明至安陽至南京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08年9月8日,包(山)龍(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在瀾滄江上,雲南幾千年的交通歷史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從古老的虹橋到經歷了抗戰烽火的功果橋,再到永保橋,再到大保高速上的瀾滄江大橋。

怒江上,70年代,匯通橋旁邊,紅旗橋建成通車。上世紀90年代,三座怒江大橋竣工。如今,在三地不遠處,又壹座更加雄偉的怒江大橋拔地而起,怒江成為了壹條通途。

昆明到滇西的路經過改造更換,已經不是原來的滇緬公路了。但雲南人很難擺脫滇緬公路的情結,壹直習慣把通往滇西和緬甸的公路稱為滇緬公路。

沐浴著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的春風,滇緬公路煥然壹新。這條大通道從昆明到龍陵573公裏,建了壹條高速公路。今天的昆明(明)-瑞麗(麗)公路比滇緬公路剛通車時縮短了250多公裏。滇緬公路建成後,從昆明開車到萬鼎需要七八天。現在,坐車壹天就能到達。

公路與緬甸中央鐵路相連,直達緬甸前首都仰光港。

滇緬公路最初是為了運送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國際社會援助的戰略物資。

隨著日軍入侵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建成後很快成為中國與外界唯壹的運輸通道。

這是滇西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滇緬公路,即中國雲南到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建設始於1938。該公路與緬甸中央鐵路相連,直通緬甸前首都仰光港。滇緬公路最初是為了運輸中國政府在國外購買和國際社會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入侵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很快成為中國與外界聯系的唯壹運輸通道。這是壹段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滇西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滇緬公路,按今天中國雲南省的行政區劃,途經昆明、安寧、祿豐、楚雄、南華、祥雲、大理、漾濞彜族自治縣、永平、保山、龍陵、芒市、瑞麗。

雲南地形復雜,山川河流成為滇緬公路穿越的難題。滇緬公路穿越的主要河流有:塘朗川、呂雉、龍川江、漾濞江、瀾滄江、怒江等。穿越的山脈有:點蒼山、女山、高黎貢山等。

滇緬公路,穿越中國最艱苦的山區,穿越中國最快的河流,蜿蜒數千公裏,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民族生存命脈。它是由滇緬公路、駝峰航線、中印公路組成的運輸走廊,支撐著中國抗日戰場的全部戰備物資和大後方的經濟補給。

抗戰初期,幾百萬軍隊需要武器裝備,維持經濟運轉需要的各種物資,搬到大後方的人們需要的無數基本消費品。簡而言之,所有維持當時整個抗日戰爭所需的物資,中國無法生產的,都是通過這條生命線運到大後方的。

滇緬公路還有壹個無形的作用,改變了戰爭的進程。以至於日軍原本想正面擊敗中國軍隊,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但由於包括滇緬公路在內的對外通道,日軍放棄了原定計劃,轉而從越南沿海、中國西北和緬甸封鎖中國的對外通道。這給疲憊的中國軍民壹個喘息的機會。

李宗仁回憶錄中有壹段話,他認為國民政府開辟滇緬公路是壹條可以進壹步尋求的道路。他認為,如果占領了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舊稱法國殖民地),美軍在太平洋的所有軍需物資都可以通過廣州灣運輸,這樣整個抗日戰爭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從形勢分析,日軍全部沿海岸線呈長蛇狀排列。如果在緬甸打日軍,那麽在緬甸的日軍就會收縮。李宗仁提出,廣州灣在壹條長蛇的中間,我就切斷日軍,在太平洋上接應美軍的補給,這樣整個抗日戰爭就容易很多,但他的方案沒有被蔣介石接受。說實話,蔣介石是出於他自己的私心。他不是看不出這個策略很好,只是怕美軍從廣州灣運軍援物資,從廣西得利。因為廣西靠近廣州灣,得益於全副武裝的廣西,蔣介石不會樂意看到,所以蔣介石拒絕了這個方案。他用了50個師打通滇緬公路。

是的,這就是為什麽盟軍開辟了著名的駝峰航線。

1941年底,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迫使重慶國民政府投降,轟炸了香港和仰光,隨後切斷了滇緬公路,使得大量援助物資無法運入中國。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美兩國決定共同開辟新的國際運輸線,以確保二戰亞洲戰場上對日作戰的軍事物資供應。於是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誕生了。

中國通過這條運輸路線,將派往國外抗日的遠征軍士兵運送到印度,再從印度運回汽油、裝備等戰爭物資。“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東經喜馬拉雅山、高黎貢山、橫斷山、薩爾溫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麗江白沙機場,進入中國雲南高原和四川省。路線全長500英裏,地形海拔4500 ~ 5500米,最高海拔7000米。群峰起伏如駱駝背,故名“駝峰航線”。

“駝峰航線”是世界大戰航空運輸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代價最高的壹次慘烈的航空運輸。“駝峰航線”經過高山雪峰、峽谷冰川和熱帶叢林、寒區原始森林、日占區;此外,這壹帶氣候十分惡劣,氣流強,氣壓低,冰雹霜凍,使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隨時有墜毀撞山的危險。在三年的艱苦飛行中,華航* * *飛行8萬架次,美軍先後投入飛機2100架,雙方共84000多人次,* * *運輸85萬噸。僅擁有629架運輸機的美國陸軍10航空兵聯隊就損失了563架。在這條航線上,美軍損失了1500多架飛機和近3000名優秀飛行員,損失率超過80%。擁有100架運輸機的中國航空,損失了48架飛機,犧牲了168名飛行員,損失率超過50%。

  • 上一篇:有沒有歷史考證木蘭真的存在?
  • 下一篇:南潯狄崗景區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