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對林則徐禁煙的評價

對林則徐禁煙的評價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親自主持銷毀虎門上海灘取締沒收的鴉片煙237萬余斤。

林則徐(1785-1850)福建(今福州)人。1839年3月,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廣州禁煙。

銷毀鴉片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火燒,但這種方法並不徹底,因為煙膏也可以從廢渣甚至土壤中提取。英國人曾經預言,中國的官員不會把鴉片煙全部銷毀,他們會趁機去偷或者倒賣鴉片。

林則徐在沙灘上做好了兩個大水池。漲潮時,海水被註入池中,並與鹽鹵石灰混合,因此鴉片在池中發生劇烈反應。退潮時,打開水閘,讓鴉片渣隨潮水沖入大海。整個過程幹凈利落,在大家眼睛的監督下,沒有縫隙可鉆。

林則徐為了表現中國人純潔的道德和凜然的正氣,特地邀請了外商、船長、傳教士等人到現場參觀,讓外國人親眼目睹賣煙的全過程,他們對林則徐辦事認真、徹底的態度表示欽佩。根據他們的文字記錄,他們認為在虎門銷毀鴉片是壹次成功而徹底的行動。“我們反復檢查了賣煙的每壹個流程,中民的認真和忠誠態度無可挑剔。”

面對外來侵略,道光起初很傲慢,後來他害怕投降。當英國侵略者北上定海,鎮口進壹步威脅京津地區時,他以“誤國害民”的罪名罷免了林則徐。祁山被指派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求和。中國人民歷來崇敬愛國為民的英雄,唾棄媚外求榮的民族敗類。廣東士紳和廣大愛國官兵得知他們的“林老爺”被撤職後,大為憤慨,當即拿出“萬人傘”、香爐、鏡子、林則徐頌,表達挽留的真情,並對林則徐表示哀悼。牌匾上寫著悼詞,歌頌了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和抗英的歷史功績。

林則徐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愛戴,就連他的對手和敵人也不敢懷疑他的偉大,對他抱著崇敬的態度。

林則徐“禁煙運動”新論

發布日期:2003年8月-16作者:張永棟

壹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起了壹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世界引起轟動,也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林則徐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在中國聲名鵲起。100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分析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時,會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人們有新的認識。尤其是將林則徐的行為稱為“愛國行為”是值得質疑的。本文對此進行分析,以期引起人們的爭論。

壹、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路的開辟和現代工業的興起,從14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現代西方文明拉近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距離。在古老的東方,尤其是充滿魅力的中國,西方國家早就有意打開封閉的古代中國的大門。當時的海上強國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於16世紀來到中國。葡萄牙從西向東去印度,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明代鄭德九至十壹年(公元1514-1516年)期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壹些小島上做壹些中介商。鄭德十二年(1517年),八艘葡萄牙船只來到廣州珠江港口。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8年),在寧波,明朝官兵也曾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根據西方的記載,葡萄牙在這場戰役中有500多人死亡。1561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為船上貨物潮濕,需要“借地晾曬”。他們賄賂廣東地方官員,租借澳門。年租1200元,1740年減為5200元,壹直付給單縣。

西班牙從東到西來到中國,又從南美來到菲律賓。1571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幫助當時的明政府打擊了以林鳳為首的中國海盜,從而開始了與中國的最初關系,但當時的交流僅限於福建海口的貿易。1575年,西班牙第壹次到達中國大陸,要求與中國進行貿易,這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許。

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後,荷蘭也開始尋找與中國的關系。荷蘭是壹個正在崛起的西方大國。明朝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荷蘭商船首次來到廣州,要求與中國進行貿易。然而,在沒有得到明政府允許的情況下,荷蘭人兩次占領了澎湖列島。四年後的明天,明朝官兵收復澎湖列島,然後荷蘭人占領中國臺灣省。直到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將荷蘭人趕出臺灣省,荷蘭人的“武力貿易”方式才告結束。

英國始於16世紀,伊麗莎白女王曾兩次上書中國皇帝,要求建交,但均告失敗。1637年,英國向中國派出四艘軍艦,駛入珠江和廣州,要求與中國建交。結果就是和中國發生了最初的沖突。1792年,英國以慶祝乾隆八十壽辰為名,派出以馬嘉尼為首的代表團來華。九月,在熱河拜見皇帝,提出在寧波、舟山、天津等地開設通商口岸,設立商亭等建議。全部被乾隆皇帝給英王的“聖旨”拒絕,馬嘎爾尼被迫失望。1816年,英國派遣以阿姆赫斯特為首的使團來華,主要目的是尋求進駐北京,開放北方通商口岸,為廣州的英國商人爭取更大的自由。但因阿米什等人堅持不跪不叩,與青巖發生爭執,被趕回。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船主率領廣東商業博物館工作人員林賽(別名狐貍夏)、傳教士卡爾·居茲拉夫(Karl gutzlaff)等70余人在中國進行實地貿易考察。

1660年,中國公司在法國成立。1688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狄成、白樸、洪若翰、李明、劉英等五位傳教士到北京。1698年,第壹艘法國商船來到中國。從路易十四、路易十六到拿破侖,法國多次向中國派出傳教商船。

美國是壹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1768年,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次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後號”抵達廣州。商船在廣州賣西洋參,賺了37000多元,從而吸引了大批美國商人到中國做生意。另壹方面,美國是後來者。未來,發展中的美國將以其強大的技術、資源和資本實力,逐步取代壹些“老牌”西方強國。

雖然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先後派出大量大使和商人,以及商船隊來華進行貿易,但在這三百年間,中國的對外貿易壹直處於有利地位,這壹點從中英貿易關系中可見壹斑。(當時英國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余荷蘭、法國等國對華出口總值不到英國出口總值的壹半)。請參見下表:

中英進出口貿易額及其指數(1760年至1833年的年平均值)

價值單位:白銀指數:(1780年至1784年)平均值=100。

年度進口指數出口指數

1760-64 470286 36 1 979586 47.0

1770-74 1466466 12.6 2119058 101.0

1780-841301931 100 0 2083346 100 0

1790-94 5007691 384 6 5843714 280 5

1800-04 7715556 592 6 7556473 362 7

1820-24 6525201 501.2 9816066471.2

1830-33 7335023 563 4 9950286 477 6

(參見嚴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編》,出版社1955年版,第2、3頁。)

英國用什麽和中國進行貿易來換取中國的商品?就進口到中國的商品而言,英國生產的東西沒有壹樣是中國人真正喜歡的。當時英國自己的王牌商品是羊毛紡織品,但這種商品既不精致也不便宜,在中國找不到什麽顧客;英國商人(主要是東印度公司)從中國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是茶葉,其次是生絲、土布,以及壹些零星商品如大黃、瓷器、糖、樟腦等。,向中國出口羊毛紡織品和金屬(鉛、銅和春貨),從印度運輸棉花;美國從廣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生絲、茶葉和土布,出口中國的是西洋參、毛皮和檀香。所有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對中國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中國有大量的綢緞和土布。英國呢子很難在中國找到市場,不賠錢賣不出去。例如,1786年至1829年,英國曾8次來華推銷棉紡織品,但都沒能暢銷,多次賠錢。1821年,英國向廣州出口了4509件粗花呢、416件剪羊毛和天鵝絨,在廣州市場出售,損失達60%。

在英國,壹些奢侈品的市場需求很少。雖然印度的棉花很有用,但中國也是壹個盛產棉花的國家。只有江浙棉花收成不好,印度棉花才能找到市場。18世紀末,東印度公司每年從中國出口大約400萬兩茶葉。僅此壹項就可以抵消當時英國從中國進口的三種主要商品(毛織品、金屬制品和棉花)。中國結實的土布暢銷歐美市場,美國商人每年從中國販運兩三百萬匹馬。這樣,當時英美等國無法給中國提供什麽像樣的商品,卻又急需中國貨,所以中國經常大量超出對外貿易。就中英貿易而言,到貿易戰前夕,中國每年的剩余價值高達二三十萬元,英國不得不用白銀(西班牙和墨西哥銀元)支付,以至於當時來廣東貿易的外國商船帶的貨物並不多,但大量是銀元。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往往把90%以上的現金帶到中國,商品並不多。因此,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整個進出口業務從不虧損。

中英之間的貿易平衡,以及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平衡,加劇了雙方的貿易矛盾和摩擦。當時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由於中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自身的農業和手工業完全可以滿足封閉自給的需要;從西方國家的角度來看,雖然他們的技術先進,產品新穎,但他們的工業產品要大到足以擠出來自中國的商品,突破中國市場緊閉的大門,並不是壹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最早來到中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現在還不是工業大國,生產不出任何要進口到中國的制成品。葡萄牙雖然租借了澳門,但只能把中國的絲綢、瓷器和手工藝品運往南洋、印度和歐洲銷售,把東南亞的香料、藥材和少量歐洲商品運往中國。這種貿易中,中國貨往往超過,而他們的支付手段是白銀;西班牙還經常從墨西哥運送大量白銀到呂宋,福建、廣州的商人將絲綢等貨物販運到呂宋,換取銀元運回中國。這兩個原因說明,中國這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和遼闊疆域的古老國家,不是靠幾件現代產品就能打開閉關鎖國的大門,也不是靠幾件新產品新技術就能改變中國人的消費傳統。請參見下表:

東印度公司對華商出口貨物的損益

1775年至1799年年平均價值單位:銀。

羊毛制品、金屬制品和東印度產品年產值

1775-79 -23788 +7679 +17512 -2831

1780-84 -22456 +6754 -4849 -23199

1785-89 -26284 -4443 +24829 -7906

1790-94 -1061877 +24746 +26703 -62141

1995-99 -191552 +9772 +20687 -168099

(參見嚴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編》,第17、20頁。)

二、帶著“中國大國”夢想的清朝

從16世紀開始,西方國家就想方設法打開中國的大門,但長期與世隔絕的清政府並不想急於與世界交流。在他們眼裏,中國仍然是“中國的大國”,沒有必要求助於外國。相反,由於民間與外界的接觸,反對清朝的聲音增多,自然清政府反對打開國門。臺灣省的反清政權在1683年被摧毀。次年,康熙曾下令開放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今江蘇連雲港)四個口岸對外貿易,廣州是當時對外貿易的集中地。1757年,乾隆皇帝幹脆把交易地限定在廣州。

為了限制外商,清政府還設立了“公庫制度”,規定外商必須通過清政府特許的“公庫”在中國辦理貿易等事務。“公費旅遊”制度由來已久。早在明代,廢除“市舶司”的制度就逐漸形成。明朝以前,中國的對外貿易是由壹個專門機構,即市舶司來管理和經營的。後來,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官員直接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的“城市貿易公司”制度不再適用。於是,這個制度被廢除了,政府任命了幾個商人成立了壹個牙科事務所,進行進出口貿易。這種組織被稱為“牙科事務所”和“外國事務所”。18世紀初,為了避免競爭,外國商人組成了壹種帶有行會性質的“公共銀行”。所有進出口貿易都由公共銀行管理。大眾銀行壹般稱為十三家銀行(最多到二十六家,最少只有四家,不是十三家)。它在清政府的對外關系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公共銀行首先是壹個壟斷性的商業組織。所有國外進出口貨物都由他們承保。從中國內地出口的貨物為代銷,進出口貨物的價格是確定的。它還取代清政府行使政治職權,外商在中國進行貿易時要繳納船票和貨物稅,稱為“保稅工資”。此外,它代表政府處理所有外交事務。外商不允許與官員直接交流,所有的命令和文件都必須由公庫傳達,所以公庫實際上是壹個兼具商業和外交性質的半官方機構。

此外,清政府對外國商人在中國的活動施加各種限制。乾隆年間(1760年),兩廣總督李侍堯奏“防洋五事”,由清政府頒布實施。所謂“防洋五件事”是:第壹,禁止外商在廣州過冬;二是外商到廣東後,由駐地工商管理檢查;第三,“借洋資,聘漢人為仆,應予禁止”;第四,“禁止外國人雇人傳遞信息”;第五,“船舶靠泊年”和“召集營員檢查”。嘉慶十四年(1809年)頒布了《人洋貿易章程》,規定“軍艦、輪船不得擅自進入內港,外商不得在澳門長期逗留,澳門賬目要查”等等。道光(1831年)制定了《防異章程》和《八條章程》。章程除了重申以前的規定外,還包括禁止外商走私槍支,禁止私聘買辦,限制外商在中國的行動,如禁止外商乘坐轎子,禁止外國婦女入城,禁止外商擅自出入營業廳等。

此外,清政府還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種和數量。糧食(米、谷、麥、豆、雜糧)、五金(金、銀、銅、鐵、鉛)、軍火(硝酸硫酸鹽)、書籍(史書、統壹編年史、地理圖等。)嚴禁出口。絲綢、茶葉、大黃的出口數量也有壹定限制。以琉球為例。按照乾隆1764年的詔書,只允許“每年養蠶五千只,三千只”。所有的口岸和出入境場所也要“嚴格復查,以影射杜”(《清代經濟資料提要》第491-492頁)。)。雖然進口貨物的定期稅(包括運費和運費)很輕,大約是百分之二,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貪汙成風,官方采取了大量的“規定”和“商用”。據新竹、李侍堯等人1759年記載:“外國船舶進口時,從官禮到官吏、家屬、總務、總管事,規章制度有:滿火、開艙、上船、丈量、貼寫、小包等名* * * 38。真的很難被迷惑。”,所謂“用”就是公行的辦公費和“公行欠外債、稅率虧後的補償費,本來值三倍,後來逐漸增加。1810年,英國大班羅伯特(J . W . Roberts)向廣東巡撫訴苦說:“當初洋行慣於與洋人共盈虧,如今卻用日本合夥人,致使懷遠人遷走。“比如棉花,每石的價格是八兩銀子,要兩兩四分錢,含稅銀,大概四兩。我們進口的棉花是以前的三倍,使用的棉花也是以前的三倍。每石約二十兩銀子,即二十次。”(參見王之春:王國柔軟的歷史。).)。

上述貿易制度和貿易狀況構成了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應該如何評價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筆者認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是害人不淺的。壹方面,它限制了中國商品的出口和中國人與西方的貿易;另壹方面,它也阻礙了中國人民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這種阻礙在18世紀以前是顯著的,當時西方壹些先進國家處於發展初期,對世界的“貿易侵略”還僅限於印度和南洋。以當時中國的強大國力而言,處於發展初期的西方國家並不具備對中國進行大規模“貿易侵略”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敞開大門,自由開放貿易,中國就會擁有它。比如日本明治維新開放的結果,趕上了西方國家。正是由於清政府繼續采取的閉關鎖國政策,才在“鴉片戰爭”中給中國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雖然當時西方在發展,世界也在發展,但是東方的清朝繼續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不僅越來越落後和腐敗,而且與世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此時,中國已經從壹個古老的“東方大國”變成了壹個“東亞病夫”。為什麽壹個曾經領先於人類先例,帶來了許多古代文明和發明,以及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藝術家、歷史學家等等的古老國家,在邁向現代文明的時候突然止步,被世界的發展大大地甩在了後面?壹些歷史學家簡單地將其歸咎於當時統治中國的清政府的無能和無知。當然這也是壹個重要的原因,但是除了這些原因之外,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清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主要原因是:

第壹,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

中國社會最初的氏族走向鄉村的過程中,存在著以父母為中心、長子繼承原則的宗法制度。這種制度實際上是壹種封建君主的家族統治,家族和國家是由血緣的宗族紐帶整合和維系的。家庭中的宗法制度延伸到國家,是中國封建專制之後“我為國”、“皇權天下”的高度集權的君主政體。自秦始皇在中國建立了這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以來,兩千多年來,盡管有這個封建專制的王朝,但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叠,甚至清朝的建立,也不過是壹個封建專制王朝取代了另壹個封建專制王朝。秦始皇建立的中國封建專制王朝,壹直以君權至上、皇帝至高無上為特征,自上而下建立了以“皇權”為核心的高度集權的社會制度。為什麽中國與西方國家相比不僅有壹個長期穩定的封建專制時期?這是因為與西方相比,壹方面,中國的封建專制時期長達2000多年,時間長,影響深遠,而西方只有幾百年;另壹方面,中國的中央集權國家壹建立,就基本囊括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中國現存的大部分民族。幾千年來,中國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幾百個皇帝,但都是“農民王朝”而不是另壹個“農民王朝”,都是以“農民暴動”為基礎,都是“農民以山為王”的結果,兩千年來沒有變化;而在歐洲,很多民族從來沒有統壹在壹個高度集中統壹的中央政府的國家裏。大多數國家是在壹個相對較小的分散君主制國家。這些國家不完全是“農民暴動”的結果,有的是民族自治的結果。這些原因造成了中國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長期存在。

二是封建專制王朝提倡的蒙昧論的影響。

歐洲社會從古至今沒有壹種思想壟斷和支配人們的思想,而中國長期的“儒家思想”也壹度成為壟斷和支配人們思想的理論。中國的儒家主張孝道、修身、仁愛等等。其中的孝道理論,即祖先崇拜、對長輩的孝敬、對父母的順從,已經被中國封建統治者轉化為對君主的崇拜、忠誠和順從。《考據》說“君子之事,以孝為先,故忠可轉於君子;兄弟,所以順可以走得更遠;這說明,由於家族與國家的同構,家族中的“孝”、“兄弟”、“居家”等倫理規範成為了國家的普遍規範,“忠”、“順”、“孝”都走向了“君”、“龍”、“國”。在同構社會中,“忠君”觀念成為了孝觀念的必然延伸。所謂“修身、仁義”,不過是建立在“忠君”、“至上”的觀念上,以至於封建專制統治者所鼓吹的所謂人生價值,在於“舍生取義,舍身為仁”,“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憂其民,遠其江湖,憂其君”。quot”“仁”是君子的“義利”,沒有人民的“己”和“義利”。只許州官放火,各類人不得點燈。“君子可以隨意‘吃喝玩樂’,而形形色色的人只能恪守‘仁義’。"

第三,以農業為主體的長期封閉的自然經濟。

18、19世紀的歐洲,由於“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命,歐洲經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工商業開始在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主要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自然經濟形態。雖然秦漢以後中國的手工業有了壹定的發展,但是在廣大的漢人居住的地區,仍然以農耕為主。農民被分成小塊土地,家長制家庭作為生產單位,使用簡單的工具。人們按照性別和年齡形成自然分工,這就是中國的個體小農經濟。這種小經濟雖然分散、規模小、層次低,但當時的中國農業養活了中國90%以上的人口。農業是中國古代社會人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來源,也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和歷代政權求穩的基礎。中國這種小農經濟的經濟基礎,強烈排斥商品經濟。在中國古代,小農生產者不僅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還生產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和手工制品。這些產品基本上是自用的,與商品經濟無關。因此,中國歷來是壹個“以農為本的國家”,表現在人們“重資抑衰”、“重農抑商”的觀念上。與工商業相比,農業不僅生產落後,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人們經濟觀念保守,缺乏商品市場意識,無法接受壹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反映在當時清朝統治者的觀念上,就是把外國的先進技術視為“妖術異術”,反對民眾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第四,封閉的自然環境的影響。

中國的祖先自古以來就生活在東亞大陸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位於中國的西南部,那裏綿延著巍峨的雪山。除了陡峭的天山,西北是壹望無際的沙漠,北面是內蒙古高原,覆蓋著草原、沙漠和不可逾越的森林。東北部覆蓋著白雪皚皚的興安嶺,冰雪覆蓋,險峰林立,形成了壹道天然屏障,而東南部則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古代這樣簡陋的交通工具無法打通與外界的聯系,更無法了解外部世界。同時,中國的自然環境導致生產方式以農耕為主。中國位於北半球的溫帶、黃河和長江流域,氣候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中國是壹個被高山、沙漠和大海包圍的大陸國家,與外界交流極其不便。中國不同於世界上許多以遠洋航海和草原遊牧為生的民族。他們必須在封閉的土地上謀生。這些情況在壹定程度上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保守性的壹個重要特征,而正是在這種封閉的地理環境下,“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才長期在中國民眾中流行。所謂“中國也在世界”,表現了壹種以世界為中心的狹隘心理。

三、打開中國市場的敲門磚——鴉片

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在與中國的相互貿易中壹直處於劣勢。從17世紀到18世紀初,所有的英國商人都要把白銀(多為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銀元)運到中國來販運貨物。18世紀下半葉,從英國商人運往中國的貨物中,特別是印度棉花中,可以回收到壹些白銀,但數量仍然只能部分解決中英貿易的不平衡。總的來說,當時英國在中英貿易中壹直處於逆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18世紀後期,壹些英國商人開始發現鴉片可以獲得高額利潤,在中國找到市場,可以用來扭轉英國在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於是,鴉片成了英國打開中國市場的“敲門磚”。

鴉片最初產於印度和小亞細亞。1767年以前,每年從印度進口到中國的鴉片數量不超過200箱。當時清政府允許進口鴉片用於醫療。1773年,英印政府確立了向中國進口鴉片的政策。1797年,它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制造鴉片的專有權。到1800年,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已達2000箱。鴉片貿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印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以1813年為例,壹箱印度上等鴉片的成本為237塊布,其拍賣價格為2428塊布,比原價高出9倍。其次,鴉片稅是印度政府的壹項主要收入。在孟加拉國,它的稅率是鴉片成本的300%以上。從1829年到1830年,印度政府的鴉片稅收超過100萬英鎊,約占全年收入的十分之壹。

至於鴉片貿易,對鴉片販子來說是壹門有利可圖的“生意”。它不需要繳稅,可以放心地用中國煙草商的現金獲取巨額利潤。許多英國鴉片販子通過鴉片貿易在中國大發橫財,這對當時的英國政府也極為有利。英國強迫印度生產鴉片換取中國的白銀,以此擴大英國工業品在印度的銷售。印度用種植鴉片的收入買下了英國,印度的鴉片換來了中國的茶葉、絲綢,以及向英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運輸。可見,在英、印、中的“三角貿易”關系中,即棉紡織品-鴉片-碎茶,中國是受害者。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英國對中國的鴉片出口在19世紀初迅速增加。鴉片販子走私鴉片的方式是先在澳門囤積鴉片,然後運到黃埔秘密走私;而清政府的壹些“緝私巡邏艇”卻因為收受賄賂而無人理睬。結果,嘉慶年間每年進口的鴉片達到四千多箱,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達到四萬多箱,實際增加了十倍左右。

大量鴉片輸出到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起初,只有壹些地方士紳、官員、大商人和大地主抽鴉片。後來依附於上層統治者的各種人物,如軍官、士兵、僧侶、道士、妓女等。,以及壹些流浪漢、乞丐、土匪和壹些下層民眾開始吸食鴉片。鴉片含有大量毒素,癮君子抑郁。據說,在1835年,據估計中國有200多萬鴉片吸食者。地域上,道光年間,西南從雲南到貴州,西北到山西、陜西,東北到盛京的城鄉集鎮都有鴉片販運販賣,疫區從沿海擴大到內地十幾個省;經濟上,鴉片走私打破了中國長期以來的對外貿易優勢。中國壹直出口茶葉、生絲、布匹、藥材等商品,不足以覆蓋鴉片的價格,每年還有大量白銀流出。1821年後,鴉片走私激增,

  • 上一篇:2010漳州中考歷史答案
  • 下一篇: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故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五個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