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2013通州歷史

2013通州歷史

第壹,北京通州有歷史。通州,地名,中國有兩個大地方叫通州,壹個是北京的通州區,壹個是江蘇省南通市的通州區。

1997年4月2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鎮的區人民* * *裏。

通州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陸縣始建於西漢,後更名為桐廬、盧希安、通州、通縣。

1948 12通縣解放,分為通縣和通州。1958年3月,各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並入北京市通州區。

1960更名為通縣。通州歷是JD.COM的交通要道,是糧食運輸和儲存的重要場所。

各國朝拜,四面八方貢獻,商賈往來,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昌盛。享有“壹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稱號。

京杭大運河(運河文化廣場,萬畝濱江森林公園)京杭大運河全長2000多公裏。它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運河,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它的社會作用大於萬裏長城。幾千年來,它為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為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通州作為大運河的北起點,曾經是歷史上鼎盛壹時的皇家碼頭。京杭大運河在通州境內有42公裏的流域,運河兩岸有燃燒的佛塔、大廣樓、曹雲碼頭、黃木廠等壹批文物古跡。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船只在運河碼頭裝卸,形成通州八景之壹的“萬州驪姬”景觀。

過去,通州還有壹個特殊的節日——曹凱節。每年第壹批糧食到達時,都是盛大的節日,官員、商人、船夫壹起參加慶祝活動,熱鬧非凡。

元代詩人龔逵寫過壹首名為《二月二抵通州》的詩:“河冰初溶,萬裏來南為首舟。壹夜好風吹破曉,擡頭紅日五雲。”

如今,通州碼頭的盛景雖已不在,* * *在這裏建起了運河文化廣場,推出了“水運碼頭”影視基地、運河水上餐飲娛樂、運河文化體驗中心等項目,供市民休閑娛樂。總建築面積約1.07萬畝的濱江森林公園也在建設中。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的天然氧吧,遠遠望去氣勢恢宏,體現出運河寬如鏡、平地林如浪、青楊如畫、禦木沈如煙的特點,呈現出現代與荒野並存的景象。

成為了壹個壯觀、可遊、可賞、可用的新運河景觀,為人們提供了濱水休閑、戶外露營、文化娛樂等場所,同時也為通州增添了壹大生態景觀。近年來,大運河文化的推廣日益升溫,沿河各省市都在制定清淤改造計劃,準備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復京杭大運河總體規劃,力爭將大運河打造成中國第三條世界級旅遊線路,成為吸引世界各國遊客的“大名片”。三交寺位於通州老城區北部地區大成街北側(原花絲鑲嵌廠舊址,位於通州大成街1號),儒教孔廟(又名龔雪)、佛教佑聖覺寺(又名塔安寺)、道教自清宮(又名紅孩兒寺)三座獨立的寺廟,在通州府西墻壹側近距離呈“品”字形排列。由此形成了“三廟壹塔”的古建築群,坐落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岸、通惠河入海口南岸,成為北京人文奧運的六大景區之壹——通州運河文化景區,也就是今天壹般所說的“三交廟”。

八裏橋八裏橋又名永通橋,建於明朝十壹年(1446),為三聯石拱橋。南北向,長50米,寬16米,兩側為石柵欄,雕獅望柱頭,各有情態,柵欄盡頭蹲著壹只獨角獸,昂首挺胸,栩栩如生。

中洞高而寬,航行時不用開船,邊票短,洪水可以自由排泄。往欄桿東邊望去,可以看到雄偉的古城。晚上可以鳥瞰欄桿,欣賞碎玉盤。

“虹臥八裏清川,原舟搖過月洞”,“夜霜散盡,淩寒進軍蕭蕭”,清人的詩句,正是當年美景的寫照。明清時期,汽車在橋上裝載,馬蕭蕭和運河碼頭百貨公司運往北京。船在橋下翻滾,人們吵吵嚷嚷。皇帝把運米駁船運到通州。

其繁華景象為北京之首。它是北京和通江之間的咽喉要塞,是守衛首都的四座橋梁之壹。因地處通州府東部,俗稱八裏橋。21,1,6860年8月,近兩萬英法聯軍從天津入侵北京,遭到中國公民的抵抗。

八裏橋頭,清軍仗著大刀長矛勇敢攔住洋兵,被洋槍洋炮擊倒。又壹批又壹批,堅守在長橋上,沾滿了鮮血,譜寫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愛國篇章,讓這座橋更加壯麗,更加輝煌!如今,洋槍留下的漢白玉護欄上仍留有帝國主義的彈痕,這是犯罪的明顯證據,時刻警示中國人民做好保衛中國的準備。燈塔燈塔位於通州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以西。

據縣誌記載,此塔始建於北周,唐、元、明三代均有修繕。燃燒的燈塔是磚木結構,實心檐,八角形13層,略有分割。

原高48米,周長44米。是須彌,雙腰,每邊都鑲嵌著精美的磚雕。下腰配兩個龍玩珠,上腰配三個壺門,鑲嵌仙人。角雕刻在盔甲和頭盔上。此塔距潞河數百米,但其影倒映於河中,所以乾隆皇帝有“縣城塔景落於浪尖”之詩。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發現壹顆佛牙和數百件遺物。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通州,毀塔;唐山地震受損1976。1985年9月重修寶塔,寶塔加高5米。增加了相輪二、圓燈壹、陽月壹、朱寶四,增加了避雷針。塔頂的蓮花基座和每個塔的屋檐都被重建,青銅鐘被鑄造並用原色油裝飾。

西海子公園西海子公園位於通州區北部,東臨電影院,西臨遊泳館,南臨通州賓館,北靠通惠河。建於1936,公園已成為壹個景觀,壹個文物和壹個現代娛樂設施。

第二,通州有好幾年的歷史了。通州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陸縣始建於西漢,後更名為桐廬、盧希安、通州、通縣。1948 12通縣解放,分為通縣和通州。1958年3月,各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並入北京市通州區。1960更名為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歷是JD.COM的交通要道,是糧食運輸和儲存的重要場所。各國朝拜,四面八方貢獻,商賈往來,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昌盛。享有“壹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稱號。

通州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古老的文化淵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經濟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

通州區位於北京的東南部,京杭大運河的北端。該地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9° 36′—40° 02′,東經116° 32′—116° 56′,東西寬36.5km,南北長48km,面積907平方公裏。

西與朝陽區、大興縣接壤,北與順義區、河北省三河市、大廠自治縣、香河縣隔潮白河相望,南與天津市武清縣、河北省廊坊市接壤。緊鄰北京中央商務區(CBD),西距國際貿易中心13km,北距首都機場16km,東距塘沽港100km。號稱“壹京二衛三通州”。

2.地形:

通州區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洪積平原,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海拔27.6米,最低海拔僅8.2米。其土壤多為濕潤的黃土、混合土和砂壤土,土質肥沃,質地適中。境內河流13條,運河蜿蜒曲折,似遊龍;潮白河碧藍湛藍,漁人唱晚。三和三路兩側的百米綠色通道相當壯觀,形成了壹道天然的生態屏障。

3.氣候特征:

通州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冬夏季風影響,形成了春季幹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幹燥的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1.3℃,降水量約620mm。

4.民俗

通州被認為是JD.COM的重要郊區,其民俗深受北京的影響。全區人口由21個民族組成,主要少數民族有* * *和滿族,* * *主要居住在通州鎮南街、張家灣、馬駒橋鎮。

該地區居民的居住環境主要是建築物,周圍的城鎮和村莊主要形成主體房間的庭院。

農村的季節性節日依舊,春節、上元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還有壹些習俗,其他的節日都有紀念和慶祝。

該地區的飲食習俗沒有明顯的變化,農村的飲食習俗與城鎮沒有什麽不同。蕭樓的燒鯰魚、大順齋的糖火、中華老字號通州腐乳被稱為“通州三寶”,至今猶存。

長城指的是北齊長城遺址,位於通州老城南門外的義東窯廠村址。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50米,殘高近5米。樓頂是民房,坡上長滿了荊棘。歷經滄桑,古意盎然,人文風情突出,可謂不可多得。

東魏齊王高楊,代魏稱帝,建立北齊,定都甘野(河南安陽以北附近),南與梁肖對峙,西與西魏抗衡,東有渤海屏障,北恐軟侵。於是在天寶八年(557年),從長平長城向東南修築了壹條土制長城,中徑狐奴(今順義)、盧希安郡(今通州)、永奴(今通州)這壹重城,因有山險而異於其他地方的長城。而是沿河而行。先貫穿溫榆河,再沿潞河(今崗溝河)到天津。河流是第壹道防線,城市是第二道防線。河與城相融,水陸相依。有預防功能,智能性更好。

隋文帝統壹中國後,本文中的長城失去了意義,開始被夷平。明初,通州城區擴大,居民數量劇增,人遷到田裏,人口越來越興旺,要蓋的房子也多。因此,在關廂和鄉下建了窯來燒磚以滿足需求。通州南關巷建的窯廠,用長城熟土燒磚;結實耐用。窯工為了躲避洪水,在城頂修建房屋,逐漸成為村落,每個窯址都是窯廠。因此,北齊長城遺址的壹部分在下壹個村莊遺址被保留下來,但在其他地方沒有。數百裏之外,北齊長城只有這壹處遺址,熠熠生輝。

三、通州的歷史淵源東河帝永元八年(96年),分析渠縣位於宣漢縣境內。劉初年(420~422),宣漢縣升為巴渠縣,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霞浦、金星等縣。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縣設萬州,轄開巴縣、新安縣、萬榮縣等七縣。553年,西魏廢帝,改萬州為通州。隋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縣。唐武德元年(618)改名通州。

武德三年,在通川縣設總督府,轄童童、宛宛等八州。[1]武德七年,總督府改為總督府。貞觀五年(631),廢大都督。天寶元年(712)。改通州為通川縣。甘源元年(758),通州改名。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為達州。明洪武九年(1376),州降為縣。鄭德九年(1514),復置為地級州,轄東鄉、太平兩縣。清嘉慶七年(1802),達州改為遂定府。

第四,古代北京通州的變遷;近代通州人的奮鬥;通州人文風俗歷史悠久,自西漢初建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裏生產生活;12年(公元前195年),西漢皇帝劉邦在此建郡,原名陸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改稱盧希安郡;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海陵王以京杭大運河為手段,在此設州,名通州。

1948 12通縣解放,分為通縣和通州。1958年3月,各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並入北京市通州區。1960更名為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歷是JD.COM的交通要道,是糧食運輸和儲存的重要場所。各國朝拜,四面八方貢獻,商賈往來,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昌盛。享有“壹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稱號。

動詞 (verb的縮寫)歙縣(北京通州)歷史名人現代古代現代現代現代

1958年3月,各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並入北京市通州區。1960更名為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歷是JD.COM的交通要道,是糧食運輸和儲存的重要場所。各國朝拜,四面八方貢獻,商賈往來,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通州經濟的繁榮昌盛。享有“壹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稱號。

1997年4月2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鎮的區人民* * *裏。

2000年,通州區總人口為673952人。各鄉鎮(街道)人口:中倉街道39444新華街道19904北苑街道43972玉橋街道32832永順鎮74148梨園鎮46336徐辛莊鎮26972宋莊鎮35864張家灣鎮35438鎮34890牛寶屯鎮27328曲鎮26039馬。巨橋鎮26678西集鎮24070胡各莊鎮22993甘塘鎮17386郎府鎮18365太湖鎮17671大都社鎮17104巡子店鎮22836永樂店鎮26765438+

2001通州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徐辛莊鎮,行政區域並入宋莊鎮;撤銷第二運河鎮,其行政區域並入太湖鎮;撤銷牛寶屯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張家灣鎮;郎府鎮撤銷,行政區域並入西集鎮;撤銷大都社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馬駒橋鎮;荀子店鎮撤銷,行政區域並入縣城;撤銷柴昌屯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永樂店鎮;撤銷甘棠鎮和胡各莊鎮,合並組建潞城鎮。截至2001年底,通州區轄4個街道、10個鎮、1個鄉鎮:中倉街道、新華街道、北苑街道、玉橋街道、永順鎮、梨園鎮、宋莊鎮、張家灣鎮、潞城鎮、西集鎮、臺湖鎮、馬駒橋鎮、隨園鎮。

2002年,通州區轄4個街道、2個地區、8個鎮、1個鄉鎮:中倉街道、新華街道、北苑街道、玉橋街道;永順地區、梨園地區;宋莊鎮、張家灣鎮、歙縣鎮、馬駒橋鎮、西集鎮、太湖鎮、永樂店鎮、鹿城鎮;在家務之鄉。

2005年,通州區轄四個街道(北苑街道、中倉街道、新華街道、玉橋街道)、兩個地區(永順區、梨園區)、10個鎮(永順鎮、宋莊鎮、潞城鎮、梨園鎮、張家灣鎮、臺湖鎮、馬駒橋鎮、西集鎮、季娟鎮)。

  • 上一篇:新疆有哪些好吃的?
  • 下一篇:《海賊王》空白壹百年發生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