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李安平縣經濟

李安平縣經濟

2014年,連平縣國內生產總值106.1.3%,工業增加值79.4億元,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6億元,增長17.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安平的經濟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從1953年土地改革結束到1988年。

第壹期(1953~1957)

這個時期是國家的第壹個五年計劃時期。甚至工業、農業等行業也持續正常發展。農村已經完成了土地改革,並在此基礎上對私營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廣大農民分到了田裏,翻身做了主人。他們種田的熱情空前高漲,進行了治山治水等農田基本建設。糧食產量猛增,農業生產快速發展。1957實現了“三個90%”,即90%的農民合作,90%的耕地增加,90%的農民增收。那壹年,國務院授予李安平“全國農業先進縣”的榮譽稱號。與此同時,工業從幾乎空白發展到初具規模。到了1957,已經成立了6個地方國營工廠。連(平)新(豐)公路已經開通,連平縣的汽車可以直達廣州,比原來從忠信到廣州的路線縮短了80公裏。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從1952躍升到1957,增長了近4倍。

第二期(1958-1965)

這壹時期,由於“左”傾路線的影響,出現了“大躍進”、“公共食堂”、“反右傾”等錯誤,經濟陷入低谷。1958下半年,我們貫徹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開展了“大躍進”運動,全縣建立了五個人民公社。采取大兵團作戰的方式,全民下大力氣煉鋼鐵,搞水利戰爭。農村從1958的冬季至日到1959的春季,組織了以生產隊為單位的“公共食堂”,“壹日三餐免費”,浪費了大量糧食。同時,把高產衛星放在水稻生產上,提出“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高”的口號,嚴重違背自然規律,人為破壞農業生產。1959盲目翻地,打亂了耕層,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導致1958~1960期間,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17000多畝,糧食畝產量也減少10.5公斤,人均口糧減少,農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工業方面,由於急於求成,盲目超前,1958~1960設9廠,1拖拉機站。因為技術不到位,產品質量不達標,又因為盲目上馬,缺乏原料,成了無米之炊。除了拖拉機站,其他九個廠壹兩年就下馬了。1961執行了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糾正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中的“左”傾錯誤,如“共產主義作風”、誇張作風、指揮作風、盲目指揮和“特殊化”等,物資得到了補償和平整。然而,農業生產仍然沒有快速發展。從1961-1965,糧食總產量在122-151公斤之間徘徊,農村人均收入只有40-50元,人均口糧約186公斤。行業也很弱。1962年6月連平縣恢復建制後,為迅速恢復和發展自己的工業,先後設立了9個工廠。

第三個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

這壹時期,農村全面開展“學農”運動,實行“以糧為綱”,推行“政治打分”,搞“平均主義”,“割掉資本主義尾巴”,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打擊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抑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村經濟處於停滯狀態。糧食畝產量壹直徘徊在150kg左右,農民人均收入只有50-64元,人均口糧180.5-223kg。“工業學大慶”,學習大慶經驗,促進工業發展。同時,貫徹“備戰備荒”的指示,工業搞“山,散穴”,把沿海地區的壹些工廠撤到山區。因此,李安平的五家疏散工廠也難逃停產的厄運。

第四期(1977-1988)

這壹時期是李安平經濟發展的時期。1978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廣大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軌道上來,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82年糧食總產量超過歷史後,1988年單產和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水果、茶葉、蠶桑、蘑菇、大蒜、玉米、木薯等商品生產基地逐步建立,使農業生產商品化、基地化。工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掀起了熱潮,鋅制品、醫藥、水泥、松香生產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鐵礦石生產,依托縣內資源優勢,泥竹塘鐵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縣內的工業大戶。全縣工業總產值從1980上升到2170萬元(1980不變價,下同)到1988 979.5萬元。基本建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商業和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建國前,連平縣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只有壹些小規模的個體手工業和農村作坊為當地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主要有石灰、陶瓷、燒磚、鞭炮、鐵木制造,以及采礦、造紙、榨油、釀酒、竹編等行業。當時比較有名的工業品有:縣城生產的鞭炮暢銷省內外;尚平東南部生產的東莊紙和山東生產的羊毛紙出口到香港。龍街白厝生產的生曬醬油在東江流域和廣州地區享有盛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業特別是國有工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從1949到1957,先後建立了兩個熱電廠、1松香廠、1煉鐵廠、1印刷廠、1農機修理廠。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5萬元,1957年工業總產值332萬元,比1949增長65.4倍。

1958的“大躍進”時期,全民大煉鋼,縣裏辦了幾十家鋼廠。由於脫離實際,違背客觀規律,這些工廠在兩年內相繼倒閉,給全縣經濟帶來嚴重損失。

1961 ~ 1965,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縣域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在此期間,除原有工業外,新建了李安平食品廠、熱電廠、李安平礦站、新西煤礦、大埔陶瓷廠等五家企業。196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684萬元,比1957增長106%。

“文化大革命”期間,李安平工業受到打擊。由於“左”傾路線的全面推行,企業管理制度遭到嚴重破壞,企業經濟效益下降。但是,在全縣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

工業生產從1969開始回升,當年成立李安平制藥廠,從1970正式投產。1972年4月,內灣水泥廠建成投產。197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2126萬元,比1965年增長2.1倍。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李安平工業實現了協調快速發展。該縣逐步對工業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到1988,已完成20個技術改造項目,擴大了工業生產規模,提高了生產能力。比如水泥廠年產量從654.38+0萬噸增加到4萬噸。藥廠擴建生產肌苷註射液、柴胡註射液、鹽酸小檗堿片、藿香正氣丸、十全大補丸、安泰丸、洪菊丸、鹿角霜、板藍根顆粒。中西藥品綜合生產能力從1978年的80噸提高到1988年的2000噸。另壹方面,發揮資源優勢,大力進行礦山建設,建設開發尖山鉛鋅礦和泥竹塘鐵礦。1988實現全縣工業總產值9795萬元,比1979增長284.3%;稅收收入1454萬元,比1979增長293.2%,年人均稅收達到1935元。

  • 上一篇: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那麽它真正的原產地在哪裏呢?
  • 下一篇:平山縣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