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歷史的壹些事情

關於歷史的壹些事情

鴉片戰爭

日期:65438+6月28日0840-65438+8月0842。地點:中國。結果:英國贏了。直接原因: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的根本原因:英國殖民主義為了打開殖民市場,在發展中國家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軍勝利後的要求:1。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2.賠償21萬銀元。3.割讓香港島。鴉片戰爭4。與英國談判關稅的影響: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漸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近代第壹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1.《南京條約》(史稱《江寧條約》)1842 8月29日,老公民和Ileb代表清政府。在英國軍艦“康華裏”號上,我們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13條款。主要內容有:1。五港貿易;2.香港島租界;3.勒索賠償;5.幹預司法;6.自由貿易;6.五口貿易條例和關稅;1.領事裁判權所謂“領事裁判權”,是指帝國主義國家的國民不受駐在國管轄的非法特權。根據適當的規範和慣例,居住國有權遵循自己的法律法規。虎門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這壹合法權益,規定英國人。中國人的交涉訴訟,“英國人如何犯罪,由英國憲法法律決定”,送交領事處理。2.協定關稅大幅降低了關稅稅率(61貨物出口,48貨物進口的稅率比鴉片戰爭前降低了50%-90%,其他貨物壹律定為百分之五的稅率)。三。五口通商章程附後(虎門條約)1。片面最惠國待遇《虎門條約》規定,今後中國“如有新恩施等國,亦應允許英國人分享”。後來,中國、美國、中國和法國簽訂的條約都有同樣的規定。在此基礎上,列強相互援引,共享侵略權益。2.特許權3。駐軍權4。王霞條約1。擴大領事裁判權。協議關稅權。關稅4。文化5。修正案5。繼美國之後,黃埔條約於1844年冬。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黃埔條約》。這個條約使法國享有美國在《王霞條約》中獲得的所有特權。同時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墓地,由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墓地。六、其他七、葡萄牙占領澳門。

影響

●國際關系的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是壹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完全主權;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等壹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部分主權造成了嚴重損害,鴉片戰爭開啟了西方帝國主義此後百年的侵略歷史。●社會問題的加劇。自清中葉嘉慶、道光年間以來,中國社會出現了各種嚴重問題,包括土地兼並、人口過剩、貪官汙吏等。但是川楚宗教叛亂後的幾十年和平,當時的社會問題就被隱藏起來了。鴉片戰爭雖然直接影響的地區不多,但是打擊了清朝的權威,很多社會問題逐漸浮現,間接促成了太平天國。時局對知識界的影響: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鴉片戰爭的勝負反映了當時東西方在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方面)的巨大差距,但當時只有林則徐、魏源等少數人開始關註西方科學技術的進步,著書介紹西方的東西, 但絕大多數士大夫並沒有因為鴉片戰爭而改變對西方的看法,更沒有向壹直被鄙視的“洋人”學習。 此外,由於五口通商,口岸商人(或簡稱買辦)比普通知識分子更早開始學習西方的東西。(1)戰後十年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現;2、鴉片走私的增加;3、外國商品的傾銷;4、東南沿海地區自然經濟結構的解體;5、苦力貿易的盛行;6、壹類新胚胎的出現;以及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解體。戰前,中國是壹個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國家。小規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結合有效地排除了外國商品的侵略。戰後,“公庫”制度被廢除,通商口岸增多,關稅主權喪失。廉價的外國商品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這種商品“重炮”逐漸摧毀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使中國日益成為帝國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國。(二)鴉片戰爭後經世致用的社會思想(1)及經世致用的社會思想淵源(19)世紀初,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從“康乾史聖”的巔峰跌落,封建傳統思想的兩大支柱“宋學”和“漢學”逐漸走向窮途末路。然而,發端於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等人所倡導的經世致用的學風卻引起了社會的關註。這種經世思想的興起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思想變革的主要表現。鴉片戰爭前後,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封建社會危機四伏。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促使壹批具有敏銳政治眼光的封建知識分子進壹步探索和尋找擺脫中國社會困境和危機的良方。他們以傳統經學為依托,以匡正時勢、拯救世界為己任,主張對內整頓吏治,改革弊端;提倡學習西學,抵抗侵略,從而在地主階級中逐漸形成壹種社會思潮。2.戰前經世派的團體與代表——龔自珍:戰時——林則徐;戰後-魏源3。實際應用的社會思潮的作用:文人風氣的改變。經學-經學應用傳統知識結構-現代知識結構傳統思維方式-變革思維方式簡評:鴉片戰爭前後地主階級的經世致用思想是我國社會轉型期思想界的壹大進步。壹方面,它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國計民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打破了“諸馬同歸”的沈悶氛圍,開創了“睜眼看世界”的全新理念,邁出了向西方國家探求真理的步伐,充當了中國近代社會思想啟蒙的先驅,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另壹方面,由於它主要是為清朝的封建統治服務的,所以仍然具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經世之學,提倡學習西學,但不能觸及封建制度。“不改之者只是道,不能復之者也日日在變。”*這種反道而勢的觀念,並沒有走出清初啟蒙思想家的封建思想藩籬,也使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的認識處於膚淺的初級階段。(3)鴉片戰爭是中國現代社會開端的理論總結。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主權遭到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的特權,瘋狂地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漸瓦解。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主要矛盾,從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經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重要的矛盾。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鴉片戰爭後,中國人民肩負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漫長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戰前,中國是壹個政治上獨立的國家,清政府可以在沒有外來幹涉的情況下行使主權。戰後,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主權受到多方面的侵犯,已經失去了完全獨立的地位。戰前中國是壹個經濟獨立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主導地位。戰後,洋貨湧入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基礎開始被破壞。中國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失去了經濟獨立的地位。戰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戰後,中國的社會矛盾變得復雜,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壹對矛盾——增加了,這壹矛盾越來越突出。毛澤東同誌說:“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是各種矛盾中最重要的矛盾。”(《中國革命與中國* * *》)正是由於這種矛盾的內容和形態,中國人民從鴉片戰爭開始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雙重任務,也決定了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4.危害:1)白銀的大量外流影響了清政府的財政管理,勞動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2)腐化清朝的統治機構;3)削弱軍隊的戰鬥力;4)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方便了外國勢力的入侵。5)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沈重的災難。5.結語: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中國社會開始從封建社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編輯本段]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是英法資產階級第壹次聯合侵華。1856 ~ 1860(鹹豐六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又稱英法聯軍之戰而得名。

背景

第壹次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略中國。然而,他們並不滿足於他們所獲得的特權和利益,並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和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南京條約》簽訂十二周年。英國曲解了中美《王霞條約》12年後貿易和海域可稍作改變的條款,援引最惠國條款,向清政府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中國全境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征關稅,外交大臣駐京。法國和美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拒絕,談判無果。1856年,王霞條約到期十二年。美國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要求全面修改條約,但仍被清政府拒絕。因此,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那是2008年的春天,克裏米亞戰爭結束了。隨著英法的勝利,更多的軍隊被調往中國。俄國戰敗,試圖通過侵略中國來彌補損失。美國積極向外擴張,采取了勾結英法侵略中國的政策。

過程

1856 10英國殖民主義者利用“亞羅事件”為戰爭制造借口。“箭”是壹艘中國船。它是在香港的英國當局註冊的,用於走私,但已經過期。65438年10月8日,廣東海軍在亞羅號上逮捕了幾名海盜和疑似水手。這純屬中國內政,與英國無關。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在英國駐華大使的授意下,致函粵港總督葉,稱“阿羅”號是英國船,並捏造中國兵勇侮辱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要求放回被捕人員並道歉。起初葉陳明據理力爭,但後來妥協了,把所有的犯人都送到了英國領事館。10年10月23日,英艦突然闖入虎門入海口,沿珠江襲擊炮臺,悍然挑起侵略戰爭。接著,英軍炮轟廣州,壹度入侵內城。當地軍民英勇抵抗。由於兵力不足,英軍被迫於6月1857+10月撤出珠江內河,等待增援。為了擴大侵略戰爭,1857年3月,英國政府任命加拿大前總督爾金為全權代表,率領壹支海軍和陸軍前往中國。同時,我要求法國政府聯合出兵。此前,法國正在以“馬神父事件”(又稱“西林宗教案”)為基礎與中國進行交涉。所謂“馬神父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父馬萊非法進入中國內地胡作非為,於1856年2月在廣西西林縣被執行死刑的案件。這個案子還沒有了結。1857年,法國政府以此為借口侵略中國,任命格羅為全權代表,率軍來華與英軍協調。1857 65438+2月,英法侵略軍5600余人(其中法軍1000人)在珠江口集結,準備大舉進攻。美國公使李維連、俄國公使普雅廷也到了香港,同英法密謀侵略中國。當時的清政府正在極力鎮壓太平天國和撚軍起義,對外國侵略者采取“以兵為主”的政策是“難以支付”的。葉忠實地執行了清政府的政策,並沒有為之而戰。12年2月28日,英法聯軍炮轟廣州,登陸攻城。杜通賴村、錢總鄧安邦等人領兵頑強抵抗,次日失陷。廣東巡撫白圭和廣州將軍奉天投降,在敵人的驅趕下,在以巴夏禮為首的“聯軍委員會”的監督下繼續擔任原職。葉·陳明被侵略軍俘虜,後來被送往加爾各答。侵略軍占領廣州期間,當地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帝鬥爭。廣州附近的益民在佛山鎮設立了應永局,聚集數萬人抵禦和消滅敵人。港澳愛國同胞也罷工抗議。廣州失陷後,四國侵略者為了對清政府構成直接威脅,密謀繼續北上。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國公使先後領船到大沽口,分別向清政府發照會,要求委派全權代表談判。俄羅斯和美國也表示願意充當“調停者”鹹豐帝下令清軍在天津、大沽湖設防,同時派直隸總督譚廷相作為欽差大臣在大沽湖談判,並把希望寄托在俄美使節的所謂“調停”上。英法侵略者沒有談判的誠意,只是用來拖延時間,加緊軍事準備。5月20日,英法軍艦炮轟大沽炮臺。駐守各炮臺的清軍奮起反擊,與敵展開激戰。但譚廷相等人毫無鬥誌,望風而進,電池設施簡陋,大谷淪陷。26日,英法聯軍入侵天津郊區,揚言要進攻北京。清政府急忙派大學士桂良和吏部高級官員華莎娜作為欽差大臣赴津和談。在英法侵略者的恫嚇下,桂良等人分別於6月26日和27日與英法締結了《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包括56個條款,還有壹個附件;《中法天津條約》共42條,附約6條。主要內容有:①公使駐京;②牛莊(後改名營口)、鄧州(後改名煙臺)、臺灣省(後改名臺南)、淡水、潮州(後改名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被辟為通商口岸;(3)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內地自由傳教;(4)外地人要在內地旅遊和貿易;⑤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港口行駛;⑥修改關稅,降低商船噸稅;⑦向英國賠款四百萬兩白銀,向法國賠款二百萬兩白銀。在此之前,俄美使節利用“轉讓人”的身份,分別於13年6月和18年6月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12條和《中美天津條約》30條,攫取了除賠償外與英法獲得的幾乎相同的侵略特權。《中俄天津條約》第九款還特別規定,兩國將派員勘查“以前未劃定的邊界”,“務必將邊界清理納入本和約”,以便將來解決,從而為中國進壹步被俄國掠奪埋下伏筆。《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撤出天津,沿海道路相繼南下。鹹豐帝此時對條約內容憂心忡忡,令桂良等人與英法代表協商修改《天津條約》,取消使節駐京、內地旅行、內江貿易等條款,並試圖阻止英法在北京改約。165438+10月,桂良等英、法、美代表簽署了《貿易法規善後條約》,規定所謂鴉片貿易合法化;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的小時價值征收100%的稅;外國貨在內地運輸銷售,只交2.5%的亞稅,國內所有稅都免;雇用壹個英國人來幫助辦理海關和稅務。但是,英法不能改變天津條約的條款,而堅持要在北京更改合同。英法政府對從《天津條約》中攫取的特權遠遠不滿意,故意利用交換合同的機會再次挑起戰爭。1859年6月,英國公使普魯斯特、法國公使布倫、美國公使華若翰在拒絕桂良在滬換約的提議後,各自率領船隊前往大沽口,企圖以武力威懾清政府不交換《天津條約》的批準書。清政府設防大沽,命直隸總督恒福向英法使節發照會,指定在北塘登陸,經天津去北京改約。他們的隨行人員不得超過20人,並且不得攜帶武器。英法使節斷然拒絕了清政府的安排,堅持由艦隊經大沽口回京。1858年英法艦隊撤退後,清政府讓科爾沁親王負責大沽地區的防務。6月25日,英法聯軍突然襲擊大沽炮臺。在僧沁的指揮下,守軍奮勇作戰,戰鬥異常激烈。直隸知府石榮春、大鼓會副指揮長龍汝元帶頭,先後被殺。激戰結果,英法聯軍大敗,損失多艘,死傷400余人,英國艦隊司令赫伯也身受重傷。戰鬥中,美國艦隊幫助英法軍隊打了退堂鼓。八月,美國特使華若翰喬裝從北塘赴京。回到北塘後,他與直隸總督恒福交換了《天津條約》的批準書。在此之前,俄方代表已經在北京更改了合同。英法聯軍進攻大沽慘敗的消息傳到歐洲,英法統治階級內部掀起了戰爭的軒然大波,叫囂著要對中國進行“大規模報復”和“占領首都”。1860年2月,英法帝國主義當局分別重新任命爾金和格羅為全權代表,率領15000余英軍和7000余法軍擴大侵華戰爭。4月,英法聯軍占領舟山。5、6月,英國侵略者占領大連灣,法國侵略者占領煙臺,封鎖渤海灣,作為進攻大沽口的前進基地。俄國特使伊格納季耶夫和美國特使華若翰也於7月抵達渤海灣,再次以“調停人”的名義,配合英法侵華戰爭。清政府在大沽戰役勝利後,夢想與英法帝國主義媾和。英法軍艦逼近大沽海口時,鹹豐帝還指示僧沁和恒福不要“先戰後和”,以免“戰事壹直持續到最後”,“看顧局總是重要的”,並派恒福與英法使節交涉。前敵總司令僧林欽欽認為敵人不擅長陸戰,於是致力於大沽,放棄北塘防禦,給了敵人可乘之機。伊格納季耶夫向英法提供了關於北塘的毫無防備的情報。1年8月,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沒有任何抵抗。14,塘沽被攻陷。然後水陸配合進攻大沽北岸的堡壘。在直隸總督樂善的指揮下,守臺清軍奮勇作戰。但是清政府沒有抗日的決心,鹹豐帝下令僧格林沁出營撤退。清軍逃離大沽,經天津退守通州(今北京通縣)。8月21,大沽淪陷。侵略軍於24日開進並占領了天津。清政府緊急派遣桂良到天津講和。英法提出,除了全面接受天津條約外,還應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增加賠償,並讓各國數千軍隊到北京交換合同。清政府拒絕,談判破裂。侵略軍從天津入侵北京。清政府派雍親王載垣和兵部尚書尹牧代替桂良,在通州講和。由於雙方的爭執,談判再次破裂。18年9月,英法侵略者攻占通州。21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裏橋展開激戰,總司令僧沁等人率先逃走。侵略軍壹路燒殺搶掠,掠奪清廷長期經營的圓明園內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將園內建築徹底焚毀。10年10月24日、25日,益欣分別與二進、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的批準文件,締結了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①開放天津為商埠;(2)允許英法招收華工出國;(3)將九龍割讓給英國;⑷歸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方合同中增加:“並擔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自建房屋”;(5)英法所謂軍費賠償分別提高到800萬和200萬,英國撫恤金50.2萬,法國20.2萬。俄國為“調停”立下汗馬功勞,迫使義新於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14年締結《中俄北京條約》,占領烏蘇裏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為進壹步掠奪中國西部領土創造了條約基礎。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西北邊界條約》。它還分割和占領了巴拉卡什池以東44萬多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影響

1,它使中國失去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邁進了壹步。2.外來侵略勢力向沿海省份擴張,向長江中下遊滲透。3.其中,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允許外國人到內地傳教,激化了中國的社會矛盾;4.駐京外交大臣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5.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建議妳去百度百科搜壹下,很全面的。

  • 上一篇:論文:故鄉和家族史研究
  • 下一篇:富春山居的歷史傳承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