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向塘大橋介紹?

向塘大橋介紹?

素有“青海東大門”之稱的民和縣川口鎮向塘村東,有壹條河流從向塘峽奔流而出,河名大通河。自古以來大同江上就有很多橋,河上所有的橋統稱為向塘橋。清末民初詩人李寫過壹首名為《向塘橋》的詩:“此處山美,水更奇。試著從橋檻上看,壹片碧琉璃。”

向塘橋的名字來源於向塘的名字。據我省著名歷史學家李先生考證,“香堂”是藏語“湯漾”的葉音。“湯漾”在藏語中是夏口海灘的意思(向塘就在夏口)。唐初,李鐵路被夷平,唐軍將此地命名為下唐,“下唐”取其“湯漾”之葉音。至明末會寧李嬰葬於阿拉溝山麓陽(與阿拉溝山背享堂),為春秋時期祭祀。應該有個拜亭賞堂的名字,這是它原名的葉音。同時,拿壹句雙關語。以響堂之名,謂之響堂峽,大通河天然橋謂之響堂橋。

向塘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也與向塘有關。向塘位於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前有湟水河,後有阿拉溝山,左有老鴉峽咽喉,右有大通河。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地,交通大動脈。所以修建了向塘橋,歷史悠久。

據史料記載,大同江上在清朝乾隆年間修建了壹座橋。清康熙年間記載的《碾伯記》:“香塘橋在樂都東壹百五十裏”,何時建成,何時被毀,不得而知。根據川口鎮的記載,從清末到解放前,大同江上修建了三座橋梁。壹座是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伯巡撫吳在響堂峽口原橋址上修建的木橋。橋的兩端建有牌坊,懸掛著“河湟鑰匙”和“豪門通雅”的牌匾。它的橋只為人和動物;第二次是民國25年(1936)10月,當地政府將穆格裏普橋改建為穆平橋,次年2月竣工,車輛可通行。第三次是民國二十九年十月(1940)。當地軍閥馬步芳被任命為40軍總司令後,在穆平大橋旁修建了壹座鐵橋,歷時兩年完工。這座橋是馬步芳的楊秀榮在1949戰敗時,為了阻擋解放軍的追擊,和原來的木橋壹起被摧毀的。

新中國成立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大同江上修建了6座橋梁:

1950,人民政府在原鐵路橋下遊修建了壹座吊橋,可供車輛通行。

1959年,蘭青鐵路建成通車,在懸索橋下遊幾百處修建了鐵路橋。

20世紀60年代,窯街礦區鐵路直線橋在蘭青鐵路橋上遊建成通車。

20世紀70年代初,懸索橋下遊緊接著修建了壹座公路橋,懸索橋被廢棄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建了109國道,在窯街礦區鐵路和蘭青鐵路之間修建了壹座蘭青公路橋。

新世紀初,蘭青鐵路大規模改建,在原蘭青鐵路橋下遊修建了壹座復線鐵路橋。

這座大橋依次排開,像壹道彩虹,將青海高原與中國大陸緊密相連,方便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來,促進了西部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青海東大門壹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著名的山水畫家黎雄才先生路過此地時,被眼前的風景所吸引,激動不已。他馬上拿出紙來,滿懷激情地畫下了“響堂峽”。版畫家郭先生這樣評價他的畫:“近視,常年風雨侵蝕的荒草黃土峽谷間,河水奔騰而過。”俯瞰,鐵路、公路大橋橫跨天際,車輛飛馳。畫面氣勢磅礴,氣勢磅礴,扣人心弦。"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向塘大橋與時俱進。它不僅以橋梁歷史悠久、橋梁眾多而聞名,而且與各地橋梁相比也有獨特的亮點。壹般來說,橋梁結構不同:木橋、鐵橋、鋼絲繩懸索橋、鋼筋混凝土橋等。橋梁設計各不相同:木抓橋、木平橋、吊橋、柱式橋、單拱橋、多曲拱橋等。橋梁有不同的用途:人行橋、公路橋、鐵路橋、復線鐵路橋等。

向塘橋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 上一篇: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被打敗了幾次。
  • 下一篇:秋雙崖山簡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