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蘇聯解體後分為多少個國家?

蘇聯解體後分為多少個國家?

蘇聯解體後分成15個國家:

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共和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

1991年12月25日,蘇聯正式解體,它成了壹個綜合體。從俄羅斯、白俄羅斯、蘇聯東歐劇變,逐漸分為十五個國家。

蘇聯解體後,分為十五個國家。因為蘇聯太大,橫跨歐亞大陸,世界上大致分為四個地區,東歐三個國家,高加索五個國家,中亞五個國家,波羅的海地區。

1,三個東歐國家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2.波羅的海地區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3.高加索

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4.中亞五國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5.其他人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擴展數據:

蘇聯解體的時間標誌;

1,東歐劇變始於1986年。執政黨和工人黨開始面臨各種內憂外患。腐敗踐踏法律事件頻發,國家公信力開始下降。隨著戈爾巴喬夫開始湧入社會主義蘇聯,中國開始出現民主黨派,壹黨專政被打破。

2.20世紀80年代初,波蘭團結工會上臺。為了擺脫波蘭物價上漲的困境,工人們開始了大罷工。團結工會隨風而起,在西方主義的支持下加入了反對共產黨統治的行列。雖然波蘭政府努力維護國內和平,但團結工會贏得了大多數工人政黨的支持,登上了波蘭的歷史舞臺。

3.蘇聯的生命結束了。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在平安夜發表電視辭職演說。當晚19時25分,克裏姆林宮旗桿上,鐮刀錘子旗緩緩飄落,取而代之的是壹面俄羅斯聯邦三色旗。

蘇聯解體的歷史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臺後,提拔了壹大批親信,在蘇聯政壇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為核心的特權階層。貪汙、盜竊和侵占國家財產的現象非常普遍,賄賂現象普遍,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期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此時,蘇聯的特權階級已經羽翼豐滿。據俄羅斯專家估計,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特權階層發展到50-70萬人,加上他們的親屬,多達3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

蘇聯的特權階級已經將大量的國家財富據為己有。腐敗的盛行不僅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CPSU的黨風和社會風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至此,蘇聯已經積累了沈重的包袱。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試圖扭轉這種停滯僵化的局面,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為了緩解經濟困難,首先應該進行經濟改革。

但是,這些改革措施缺乏宏觀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此外,戈爾巴喬夫也沒有放棄蘇聯的傳統做法,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

導致經濟持續下滑,人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同時引發了蘇聯特權階層的強烈不滿和社會動蕩。在經濟改革沒有很快取得預期效果的情況下。

從1988開始,戈爾巴喬夫將改革的重心轉移到政治領域,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和放棄了CPSU的領導地位,反對派乘勢崛起,導致社會動蕩日益加劇。

蘇聯解體的影響:

1,蘇聯解體標誌著雅爾塔體系的終結,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格局的多元化。戰後,冷戰時期蘇美爭霸的政治局面相應被打破。

美國的霸權地位進壹步加強,蘇聯不復存在,繼承蘇聯最多的俄羅斯勉強與美國站在同壹梯隊,資本主義世界的凝聚力逐漸下降,內部鐵板壹塊的局面不復存在。

2.蘇聯解體讓美國成為唯壹的超級大國,矛盾和摩擦慢慢從內部開始浮出水面。美國開始加強對世界的控制,包括幹涉別國內政。

美國奉行單邊主義更加霸權強大,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原有的向心力也開始分散,政治軍事矛盾逐漸顯現。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就是矛盾不可調和的表現。

3.蘇聯解體導致東歐動亂。東歐突然出現了十五個國家,內部的反叛力量也趁機出來了,比如車臣的獨立。由於民族宗教矛盾和大國的介入,東歐發生過多次血腥戰爭,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在慢慢調整。

4.社會主義受到重創,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開始考慮改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向低潮,蘇聯解體給了很多國家深刻的反思,社會主義制度的適用性開始調整,使社會主義更加符合國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蘇聯解體

  • 上一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曾在江西設立分校。為什麽後來都搬走了?
  • 下一篇:歐洲柱的起源與特征——歐洲柱的歷史原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