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近代史上的“變革、覺醒、探索”是三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中國近代史上的“變革、覺醒、探索”是三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同治十三年,安徽人李鴻章在《論海防之折》中說“中國正處於三千年不遇之大變。”而且我覺得有三個變化,壹是武器,二是系統,三是人。

林則徐赴虎門銷毀鴉片後,1840年6月,中英兩國發動第壹次鴉片戰爭,以中國戰敗、白銀外流、自然經濟瓦解而告終...同年,《南京條約》也簽訂了,中國開始成為壹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直到1856~1860年,英法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僅洗劫燒毀了圓明園,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卞蘭對歷史的自我剖析:在這樣的歷史事件發生之前,中國壹直處於封閉的內循環狀態,沒有外界因素的幹擾,封建帝制逐漸走向頂峰,但壹旦有外力介入,必然會遭遇降維打擊。這種所謂的初步世界格局已經改變,清政府的統治階級還沒有覺醒,但是底層的勞動人民開始覺醒了。

因此,歷史車輪中的第壹次探索——太平天國運動,達到了中國舊農民運動的頂峰,強烈沖擊了清政府的統治基礎,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的正統地位,在壹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為抗擊侵略者做出了壹定的貢獻。

卞蘭對歷史的自我剖析:此外,在這壹探索中,還出現了《天朝天目制》、《子鄭新篇》等極具進步性的社會發展綱領。但由於太平天國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第壹次來自農民的自我探索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探索來自清政府的自我探索——洋務運動,目標明確,即自強求富。於是建立了現代企業,建立了新的海軍和陸軍,設置了學校,派出了留學生。這壹切告訴國人,中國正如火如荼,但甲午戰爭中的壹場中日海戰無疑暴露了壹切,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中國持續30多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

(圖: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卞蘭對歷史的自我剖析:當時亞洲第壹超級海軍隊中國為什麽會輸給壹個小國?對比日本明治維新就能略知壹二,逐漸有出息的人也知道這些小修小補無濟於事,設備變了,我們的制度腐朽落後。因此,在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支持下,光緒皇帝於6月1898、165438日頒布了“定國事”的敕令,即戊戌。戊戌六公子被殺,光緒皇帝被軟禁在瀛臺,康有為、梁啟超被迫逃亡海外。第三次探險還是失敗了,留下了唯壹的歷史產物——史靜大學堂,這實在是壹個遺憾。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中國徹底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第四次探索,辛亥革命的爆發,明確了領導階級,迫使清帝退位,也就是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死亡。同時,孫中山渴望建立共和國,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憲法。但由於時局的復雜和帝國主義的強力幹擾和破壞,以及他的革命本身的軟弱和妥協,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帝制得以恢復和采用。

(圖:新文化運動開幕)

第五次探索——新文化運動的開啟,既然制度變了,但中國挨打的局面顯然還沒有扭轉,於是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意識到,要改變的應該是中國人,就是要改變中國人思想中那些封建毒瘤的殘余,避免侵蝕。

卞蘭對歷史的自我剖析:因此,陳獨秀領導的《新青年》的出版,開始試圖挽救共和制度。儒家的溫雅思想雖然可以在“禮”上發揮作用,但是儒家已經不能滿足當時政治制度的需要。所以新文化要求廢除儒學,提倡除八股以外的白話文,支持民主和科學。但是,這場運動缺乏現實性,是空洞的,不能正確處理資產階級與中國社會的關系。

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北京天安門廣場前爆發五四運動。北洋政府殘酷鎮壓後,鬥爭主力轉移,從學生轉向工人,運動中心從北京轉向上海,把階級革命變成了群眾革命。這場運動不僅體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而且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的壹批先進分子受到了十月革命新思潮的影響。1921年7月3日,中國共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8月3日,中國在“紅船”上誕生,黨的名稱和綱領確立,是中國人民在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富強過程中反復探索的壹個最終結果。

卞蘭對歷史的自我剖析: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各種社會思潮的充分激蕩下,壹直在探索和篩選好的制度,但始終沒能找到壹種能夠契合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制度和思想。馬克思主義因其自身的真理而被歷史和人民選擇是必然的。這是我對“因為三千年未曾發生的巨變而覺醒和探索”的理解。

  • 上一篇:歷史典故軍事
  • 下一篇:世界文化遺產地:城中村——伴隨古城的著名村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