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荊州文化古跡

荊州文化古跡

荊州人傑地靈,文物古跡眾多,名人輩出。這裏是漢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和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的故鄉。荊州塔,又稱佛塔,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內涵而聞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涇縣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以修復保護的方式發展。將成為集觀光、觀賞、文物保護為壹體的旅遊景點。河北中南部有三處古跡:滄州獅子、荊州城樓、鎮定府大菩薩。荊州這座塔,指的就是荊州佛塔。荊州佛塔全稱“釋迦牟尼佛塔”,或簡稱“佛塔”,俗稱“荊州塔”。該塔位於涇縣中心,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內圓石塔。以輕巧、古樸、樸實無華著稱,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陸是古黃河、漳河沖擊形成的,樹木茂盛,水草豐美。在堯舜的時候,先民就聚集在這裏居住。聞名全省的荊州塔(佛塔)建於北魏。它氣勢磅礴,盤旋攀升,壹個狀態盡收眼底;周亞夫墓高大雄偉,是西漢名將周亞夫之墓。綿延十余裏的高家墓和俗稱“十八亂墓”的馮家墓,埋葬著光耀北朝兩個顯赫的家族。東有大運河,境內有文成、廣川、安陵、西路古莊、大東古莊等古城、古村落遺跡。這些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壹部分,是荊州歷史的見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靖州佛塔、石豐墓、高適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周亞夫墓)。荊州佛塔高63.85米,基圍50.5米。為13層磚石結構,檐密八面,由塔基礎、塔身、制動網三部分組成。塔基由巨大的石塊砌成,下面有壹口深井。塔身用磚砌成,每層建有環形走廊,與東、西、北、南四個洞窟相連;樓層之間有數百級臺階,盤旋而上,到達塔頂俯瞰,即可到達塔頂。塔頂為葫蘆形,青銅鑄造,高2.05米;銅頂下部覆蓋鐵閘網,高3.3米,四面掛鐵匾。南面的鐵匾上鑄有三尊佛像,東西南北的鐵匾上鑄有“齊歲重建”字樣。剎網、鐵匾、洞窟隨風搖擺,興風作浪,故稱“古塔多風多浪”。

古條(條)地是由古黃河和漳河沖擊形成的。堯舜時期,先民在此居住,創造了古老的歷史文明。在商朝,這裏是修氏家族的領地,所以涇縣舊稱“修”。因為地處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魏皇帝崇尚佛教,時不時有涇縣人高雲,官銜光祿的大夫,中書有爵位的秀才,鹹陽的公爵。他計劃在家鄉建這座塔,不僅是為了迎合皇帝的意願,也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榮耀。

傳說在這壹年,荊州大旱,人們到處打井找水。在縣城旁邊的壹個打井現場,水柱突然從不到壹半的井裏噴湧而出。水柱上漂浮著壹只鴨子,鴨子叫的時候水很急。壹瞬間,周圍變成了汪洋。這時,空中突然出現了壹個仙女,警告眾人:“這是海眼,壹定要把它釘到天上”,然後它就飄走了。聰明的荊州人恍然大悟。天上的釘子不是塔嗎?人們根據神仙的指示開始建造這座塔。水勢隨著塔的高度逐漸減弱。到了十三樓,水柱停止噴湧,鴨子不見了。於是塔建到第十三層就停了,還打了壹口井進去。

據史料記載,荊州塔始建於北魏高宗年間(452-453),距今已有1550多年的歷史。公元845年,唐武宗大佛被毀,京州塔連同寺廟壹起被毀。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光祿寺程、智紀周長期修郡,按宋代建築風格重修荊州塔。明朝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僧人像郎壹樣修建了開福寺。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開福寺的和尚們修建了壹千座佛閣。清康熙十壹年(公元1671),抗洪將士金應龍重修開福寺。至此,壹個以塔為主體,無量殿、千佛閣、東方殿、西方殿、山門、神道為壹體的開福寺建築群已經形成,布局合理,錯落有致。

清代荊州有句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荊州的錢糧最好”。相傳康、甘、雍三朝在荊州的重要官員魏廷珍,南巡時曾陪同皇帝到開福寺。乾隆皇帝見殿中木椽重占,不見壹根梁,脫口而出:“這殿中無梁(紋)?!"魏廷珍和荊州地方官立即敲地致謝:“謝謝爺爺萬歲,免荊州錢糧!”皇帝的話已經說了,不能收回。在這壹點上,這方面付出的錢和食物就少了。可惜1967年,千佛閣和無量殿被拆為“老四宅”。

1973年春,荊州塔重修時,塔頂銅葫蘆中發現九卷明代木刻佛經三部及釋迦牟尼涅槃橫銅佛壹尊。其中大乘蓮花經六卷,大乘經壹卷,藥師劉如來功德經兩卷。

荊州塔歷經滄桑,古韻獨具。許多封建帝王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贊嘆其雄壯的姿態,恢弘的氣勢,狂傲的風格,並在其上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春,乾隆皇帝南巡,下榻荊州,遊覽開福寺,登上荊州塔。他心胸開闊,為開福寺題寫了“無限福田”的匾額,並寫了“開福寺古塔頌二首”。其中壹條是:“魚雨現在是壹名紫羅蘭,他期待著接受它。法雲掛四界,花雨散蒼穹。韶秀春色,崇龍塔影掛。禪房清幽,隙指三年。”第二:“浮圖距天百尺,千裏山河近在眼前。寶網滿鸛,洞窗疏風。龍蟠水府常聽貝類,大雁在禪定中消磨時光。我自告奮勇上第三代,然後問隋朝。”魏廷珍還留下了壹首詠懷古塔的七言詩:“十二層夏萬朵風,千門日月入青天。雲中人談丹霞外,踏星辰上界。天無氣,玉泉湧海潮流。誰是帝開後之紀,舍利應隨白馬東。”這些詩可視為荊州塔詩的代表作。清同治年間,文、朝儀博士、京州知府所作的《登開福寺古塔》也頗有特色:“登無處愁,浮圖在頂。遙望紅塵飛,遠處春色動人,令人擔憂。壹身古雲雲近,淚流滿面。底是乘風不歸,看中國必入迷。”

  • 上一篇:《戰爭與和平》的歷史意義
  • 下一篇:全真教始祖東華大帝簡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