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2017研究生教育知識點:外國教育史部分(9)?

2017研究生教育知識點:外國教育史部分(9)?

19年底至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想及教育實驗

1.新教育運動的形成與發展——(1)概述:“新教育運動”又稱“新學校運動”,是指19年末、20世紀初興起於歐洲的教育改革運動。其主要內容是建立壹種在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上與舊的傳統學校完全不同的新學校。英國人C·雷迪創辦了歐洲第壹所新式學校——阿伯茨霍姆鄉村寄宿學校,標誌著新教育運動的開始。1898年,法國第壹所新學校在法國德米林開辦,同年德國第壹所新學校也由羅氏學校教育家利茲開辦。被譽為“鄉村教育之家”21912國際新教育聯盟在瑞士教育家費裏埃的倡議下成立,其章程於1922年正式頒布。提出新教育的七大原則(尊重兒童的個性,在各種學習和終身訓練中自由發揮兒童的天然興趣,通過合作教會兒童奉獻社會、服務社會,使兒童不僅成為尊重鄰居、尊重自己的民族、尊重全人類的公民,而且實現個人尊嚴)。提出以“生命教育”、“尊重個性”、“自發學習”為重點的教育綱領,促進兒童中心的教育目標。1966年,新教育協會更名為“世界教育協會”,標誌著新教育運動作為壹場運動的結束。(2)新教育運動中的壹個著名實驗:英國雷迪的Abbotsholm學校(實行免費教育,但“自由服從法律”)、尼爾的夏山學校(自我約束的民主和民主制度下的自由)、法國德魔線的羅氏學校、德國利茲的鄉村教育之家、瑞士日內瓦的盧梭學院、意大利蒙特梭利的“兒童之家”、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賈斯納·博萊納學校。

2.滿妹和拉伊的實驗教育學。

3.凱興斯泰納的“公民教育”和“勞動學校”理論——(1)公民教育理論:國家職能思想是凱興斯泰納公民教育理論的政治基礎。有用的國家公民是國家公立學校和壹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內容是通過個人的完善達到報效國家的目的。在他看來,所謂“有用的公民”有三個品質:1。他們了解國家的任務;2.他們有能力報效國家;3.他們具有熱愛祖國、願意報效祖國的品質。公民教育的對象是所有階層,特別強調對農民和婦女的公民教育。認為忽視兩者的教育是現代教育制度的兩大弊端。(2)勞動學校論:將德國國立學校由“書本學校”改造為“勞動學校”,強調公民教育、職業教育和勞動學校的關系是目的、手段和制度的關系,“三位壹體”的任務是①“為專業培養做準備”。這是勞動學校的基本任務。②職業修養倫理③群體倫理。要完成上述任務,就要培養人的性格。具體措施有:①使“勞動教學”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②改革傳統的學科教學,取消灌輸,強調邏輯思維的訓練。③以小組工作為原則,發展利他主義,關註社會利益。

4.蒙臺梭利關於兒童發展的教育思想——(1)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節律性、規律性和階段性,兒童發展的動力是其內在生命力的沖動。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兒童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從出生到6歲,可細分為兩個時期)第壹個時期,從出生到3歲,稱為胚胎期,第二個時期,從3歲到6歲,稱為人格形成期)②知識和藝術能力增長階段(6歲到12歲)③青春期(12歲到18歲)(2)自由、紀律和工作自由是蒙臺梭利方法最基本的原則。真正的紀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但不是任何自由活動都能導致良好的紀律,只有身心協調的活動才能導致紀律。蒙臺梭利稱這種活動為工作。自由、工作和紀律通過工作有機地聯系在壹起。①工作有助於協調和控制肌肉,從而促進紀律性的形成。②工作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我教育能力。③工作有助於培養意誌力。(3)學前教育的內容:①感官教育(分為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的訓練,每種感覺可根據其性質和形式分別練習)。②讀寫算練習。

5.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始末——(1)崛起(從19年底到1918):昆西教學法(帕克,“進步主義教育之父”)(2)成型(1918到1929):這壹時期杜威所在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成為進步主義教育的運動中心(1929督導人員不再布置作業,而是更加關註學生發展的科學研究,更加關註兒童的身體發育以滿足兒童生活的需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的合作,提高學校在教育運動中的主導作用。)1924年,協會創辦《進步教育》雜誌(3)轉折點(1929至1943):這壹時期,進步教育本身日益。然而,由於失去了公眾對體育專業化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進步教育運動內部的分化,拉格強調了“兒童中心”。以坎茨為代表,強調“社會中心”的衰落(4) (1944到1957): 1944進步教育協會更名為“美國教育協會”,成為歐洲新教育協會(1955)的分支。它標誌著美國教育史上壹個時代的結束。(5)失敗原因:①其理論的固有缺陷;②理論與時代的矛盾;③內部分裂和改良主義的攻擊;④理論跟不上美國社會的進步。

6.進步教育實驗——(1)昆西教學法(帕克):主要特點是①強調學校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②重視學校的社會功能;③聯系學校課程與實踐;④註重培養兒童的自我探索精神;②有機教育學派(Johnson,1907):“有機教育”是指教育遵循人的自然成長,以發展人的整個生命為目的。培養感覺、體力、智力和社會生活的能力,以提高生活和文化。(3)灰色系統(Walter,1907):又稱“雙校制”、“二部制”或團體教育制。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會”、“做中學”的基礎上,把學校分為四個部分(運動場、教室、工廠和商店、禮堂),進步教育運動中最突出的例子是雙編法(4)道爾頓制(Heck Paster,1920):它是壹。不再是“約定俗成”或“契約式”的學習,而是把教室改成工作室或實驗室,根據學科性質陳列參考書和實驗儀器。工作室配備了負責指導學生的老師。這個系統的原則是自由和合作。(5)溫納特卡計劃(華,1919):是在道爾頓制的基礎上提出的。個人學習和小組學習相結合,課程分為* * *相同知識和創造性作業,前者按學科進行,後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6)設計教學法(設計教學法之父柯曲波):有目的的活動是教學法的核心,兒童自動自發的學習是設計教學法的精髓。取消課程體系、分科教學和教材,以學生有目的的活動為設計的學習單元的好處是:①充分發揮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②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③註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④註重學習內容與兒童經歷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更多詳情請點擊:2015考研:教育學知識點教育史總結。

如果妳對考研有疑問,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內容怎麽總結,不了解考研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

  • 上一篇:教科書欺騙了我們很多年。長城的最東端不是山海關,而是始於鴨綠江。
  • 下一篇:酒泉風景名勝區胡荃公園(作文400)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