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據說柳下惠能坐得住。歷史上的柳下惠真的是這樣嗎?

據說柳下惠能坐得住。歷史上的柳下惠真的是這樣嗎?

說到柳下惠,“坐不住”是壹個不可避免的話題。關於這個話題,歷史上流傳著幾個不同的版本。

壹是記載在元代學者胡秉文的《純粹求索》中:相傳在壹個風雪交加的寒夜,柳下惠借宿鬥門,恰逢壹位美女無處棲身。面對寒夜中瑟瑟發抖的弱女子,柳下惠是如此的善良,他坐在他的懷裏,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她蓋上禦寒。兩人整晚都循規蹈矩,沒有任何超出禮儀的行為。

其次,在元末陶的《輟耕錄》中有這樣的描述:“在國門過夜,壹女子來投宿,恐凍死,坐在懷中至天明。”

第三,在壹個多雨的夏天,柳下惠訪友歸來,為了避雨,他急匆匆地闖進了壹座古老的寺廟。突然,我發現壹個年輕女子壹絲不掛地在廟裏晾衣服。柳下惠急忙跑出去,來到廟外的槐樹下。無論寺廟裏的女人們如何邀請他,柳下惠都拒絕回到寺廟,坐在槐樹下,直到雨停。後來被傳為“柳下惠坐懷(懷)不亂”的故事。

(柳下惠)

那麽,柳下惠坐以待斃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首先,“靜坐”是壹個歷史故事和傳說,在所有正史中都沒有明確記載。至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末期的毛恒之手。他在註釋項伯時,講了這樣壹個故事,其中提到了柳下惠“靜坐”的傳說。

通過壹段時間的演繹和完善,故事清晰地記錄在元代。但無論是“純求”還是“棄耕”,都只引用歷史傳說,不註明出處。《純粹的尋求》簡直就是壹本教科書,是胡秉文專門為接受啟蒙教學的孩子編寫的。主要講述著名歷史人物學習、做事、做人的故事。

其次,如果柳下惠真的與“坐而不亂”有關,那麽是誰公開的呢?

不應該是柳下惠。雖然兩人壹夜無事,也沒有什麽越軌行為,但是兩人獨處壹室,相擁取暖。柳下惠也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女人。恐怕那個骯臟的女人是無辜的。況且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春秋時期。柳下惠是個正直的人,絕不會公開這種事。

也不應該是那個女人。她會毀了自己的清白,揭露這個醜聞嗎?除非她是個傻瓜。

況且“坐不住”是沒有辦法證明的,如果說出來,只會是雪上加霜。

既然雙方都不可能說什麽,這件事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

(靜坐)

第三,在當時的情況下,柳下惠有很多幫助女性禦寒的方法,不壹定要“坐以待斃”。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顫抖的女人抵禦寒冷。比如出門借衣服等物品禦寒。再比如,生火,兩個人邊取暖邊聊天,既能緩解漫漫長夜中的寂寞,又能抵禦寒冷。為什麽不呢?為什麽非要用“抱臂而坐”這種尷尬多變的方式?

當然,我們並不懷疑柳下惠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質。如果他真的處於“坐懷”的境地,我相信以他的性格和決心,壹定會“不亂”。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三國時期,曹操想陷關羽於不義。他曾經把劉備的妻子和關羽關在壹個房間裏,但是關羽壹心要保護她嫂子,拿著刀站在門前。關羽坦蕩的君子行為讓曹操深感佩服。

那麽,在柳下惠的身上,為什麽會有“靜坐”的傳說呢?

我們必須看看柳下惠是什麽樣的人。

(孟子劇照)

柳下惠,字瞻火,謚惠,春秋時魯國人。因為他的封地在柳下惠,後人稱之為柳下惠。

長期以來,柳下惠壹直被視為做人的道德標準。這位占據道德制高點的聖人,得到了孔孟的高度贊揚。在《論語》中,孔子稱他為“失聖”。而孟子則直接稱柳下惠為“聖人之和”。他說:“聖人是永生之師,伯夷和柳下惠也是。所以,聞博壹之風者,固執而忠厚,懦夫而堅毅;在柳下惠聽到風聲的人,都是薄扶屯的,都是輕佻的。”

柳下惠會成為世界的道德楷模嗎?

這是因為他為人正直,品德高尚,為官正直。《論語》說:“柳下惠為師,三世。”有人勸他離開,“我想我可以走了。”柳下惠問:“為什麽不直接去為人們服務?”妳在為別人做事的時候為什麽要去妳父母的國家?"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魯做監官的時候,因為廉潔奉公,執法公正,難免被人羨慕,三次被罷黜。但是,柳下惠不同意,認為只要妳堅持走正道,做事情,無論妳在哪裏做官,妳都不可避免地會被免職。為什麽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和家鄉?

柳下惠的“直”不僅表現了他為官的高尚品德,也體現了他內在的倫理道德。而且這種品質和氣節是與生俱來的,流淌在血液裏,不會隨著外界環境和地位的變化而改變。

正如孟子所評論的:“柳下惠不與三公交換信息。”。難怪孟子稱柳下惠、孔子、伯夷、伊尹為“四聖”。

既然柳下惠被貼上了聖人的標簽,儒家就需要這樣壹個道德榜樣和楷模,讓後人敬仰和學習。因此,就有了柳下惠“伸開膀子坐著”的傳說。

  • 上一篇:古馳是如何成為“網絡名人”的?
  • 下一篇:昌黎鎮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