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寧武關建成的背景是什麽?

寧武關建成的背景是什麽?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很難用壹句話概括的朝代。從推翻元朝開始,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國之初就深知國力衰弱,卻未能掃除“大元”殘余勢力,於是派朱迪北上,這在戰略上是為了遏制外敵入侵。1421年,明太祖朱迪決定遷都北京,因為他在北京長大,並且深受其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然而,這壹遷都之舉,卻把明朝的中心近距離展現給了外敵。

為了彌補這壹不足,進行更有效的防禦以保護邊境,明太祖朱迪在1412之後又開始了對北方的探索。在五次北伐中,其實除了前兩次,其余的北伐對於明朝鞏固國家局勢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朱迪的長子朱高熾繼位為仁宗皇帝後,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戚,巧妙組織城防,使邊境相對安寧。然而,明仁宗皇帝朱高熾期望再次遷都,將王朝的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朱瞻基是明朝朱高熾的長子,從小就受到祖父和父親的寵愛和賞識。早在1411年,13歲的他就已經被祖父朱迪做了皇帝的曾孫,還和朱迪壹起數次征服外敵。後來,在1425年,朱瞻基成為明朝的唐玄宗,開始了宣德王朝。和他的祖父朱迪壹樣,明朝的唐玄宗也是在北京長大的。他對北京有很深的感情,對北方的局勢也很關心,所以放棄了父親把朝廷遷回南京的計劃,仍然把北京作為帝都留了下來。1436年,明宣宗長子朱祁鎮繼位為明英宗。明英宗時,外來敵對勢力,漠北的部隊已分裂為瓦拉和韃靼。後來瓦拉勢力強大,騷擾明朝北部。當時的太監王鎮不斷鼓動英宗親征瓦拉,明英宗年輕氣盛,當即采納了這個建議。但由於明英宗準備不足,缺乏糧食支援,前線屢戰屢敗,明軍的作戰形勢十分不利。最後,明英宗決定退出。但軍隊駐紮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時,被瓦拉軍包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失去明英宗的明朝群龍無首,但國家壹日不能無主。為了避免內亂,明朝決定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成為明代宗,年號景泰。景泰元年,也就是1450年,明太宗迅速敕令建立寧武關。此後,寧武關的防禦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有效地阻擋了外敵入侵。明代宗登基後不久,原來的太子朱見深就被廢除了。但後來,明英宗被瓦拉釋放,重登皇位,並重新立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雖然朱見深重新獲得了王子的地位,但如此曲折的成長經歷使他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為了更好地抵禦像瓦拉這樣的外敵,朱見深在1464年繼位成為明憲宗後,於1466年下令重建寧武關。1513年,外國騎兵從大同入侵寧武關,企圖進入晉中。守衛寧武關的官兵挺身而出,保衛晉中的安全。寧武關的創建和加固以及沿邊駐軍的建設,將偏頭、雁門、寧武連成壹線,有效地加強了明朝北部的邊防,在相當壹段時期內有效地保障了三晉人民的安全。

  • 上一篇:古代木匠如何雕刻文明
  • 下一篇:關於苗族的毒藥知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