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麽?

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麽?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當然,傳統文化也有壹些基本特征。以下是我分享的傳統文化的特點,希望對妳有用。

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族為背景,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社會文化制度。她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豐厚遺產,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她所包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壹方面,她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遺傳性;另壹方面,它具有生動的現實性和多變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國人,為我們創造新文化提供了歷史和現實的依據。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主導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所占據。儒家倫理文化五千年來壹直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從中國的原始人類到現代社會,它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此外,我們還可以認識到以下特征:

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它是以漢族為主體,集各族人民的智慧創造出來的。這種特定地域和特定人類圈子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壹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延續了五千年。它從哲學思維、思維方式、心理傾向等方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為壹種文化傳統,它會代代相傳,無論是自然的還是選擇性的,它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性傳承,就是把優秀的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遺傳性。

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時代,由於時代的局限總是被壹分為二,精華與糟粕並存,養分與毒素並存。它對教育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具有雙重效應。

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

壹、典型的倫理特征

中國古代社會延續了幾千年,其社會結構模式是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宗法社會。中國文化特別註重倫理道德。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各種文化表現形式中,傳統倫理處於中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

第壹,強調知行合壹,知行合壹。

中國古代哲學體系的核心是倫理道德理論,其宇宙本體論是倫理道德的形而上學實體,其哲學理性是道德實踐理性。老子提出:“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在他看來,人際關系模仿自然。他將自然人格化、倫理化,人的價值用倫理原則來衡量。從認識論上看,中國傳統哲學強調知行合壹,認知與道德的統壹。認知的目的在於意識和德性。《白虎依桐》說:“學也是語感,用意識去認識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所謂覺悟,就是打開心靈的混沌,煥發德性的潛能。把道德意識作為理解的主要目標,既是中國文化倫理品格的表現,也是對其倫理走向的鼓勵。所以,中國對外部客觀事物,甚至自然界的文化認識,也摻雜著倫理道德,並不把它當作壹個獨立的認識對象。如果說西方文化是“知性文化”,那麽中國文化可以稱為“德性文化”。在這種“向善”的德性文化模式的制約下,中國的“治道”不是法治,而是民治,“民治”特別註重道德教育的作用。“以身作則是教,以身作則是教。”可敬的人和長者應該特別註意以身作則。所謂“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夫不義,女不順。”這種想法的通俗表達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人治先於法治,身教重於言教,這是中國文化的傳統。

第二,懲惡揚善,強調教育的作用。

中國文化非常重視“懲惡揚善”和教育的作用。比如中國古代文學壹直強調“文以載道”,非常重視文學的教育功能,主張美善結合。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說;“所以文載道,輪軸飾,而人無用(用),錦亦用。是虛擬車嗎?”(“舒同?《文辭》和《朱元璋·公基》)沒有認識到文學除了傳播政治倫理之外還有其獨立的價值。唐代詩人杜甫也說:“壹點文筆之小技,不尊道教”(《楊藝華劉少府詩》),因為文章主要講道教,所以不敢寫好,自傲。在繪畫藝術中,畫家著重表現花木、鳥獸、山川、日月、世間萬物,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美,而是因為自己的生命節奏和形式可以與人類社會的運行節奏和形式相聯系,可以實現倫理道德和思想感情。正如墨竹畫家文浩所說,“竹如我,我如竹。“他之所以執著於畫‘有罪異草,比萬樹更省力’的竹子,就是用竹子來贊美卑微的人格。忠實正直,從而鼓勵自己的品格。寫作就是寫人,歌頌倫理道德。在中國的文藝中,自然有壹種人格和情懷,“壹切情景、文字都是感傷的”,情景交融的作品才是優秀的。中國的文學藝術浸透了倫理道德觀念,成為勸善的工具和教育的載體。就連史學也不是以保存歷史為主要目的,而是以“鑒賞批判,辨善惡”為目的。司馬遷《史記》?《太史公序》說,孔子寫《春秋》,是“學明代三王之道,明人事之紀,不疑是非,明是非,猶豫不決,善惡分明,賢而不肖,存乎國,繼絕世,補廢而為大王”。寫歷史是為了服從和服務於倫理的需要。中國古代教育也把道德教育放在第壹位,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第二位。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有道德的“君子”。子曰:“有余力者,學文學也。”(《論語?孟子也明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教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異,老少有序,朋友守信。”(《孟子·滕文公上》)

總之,中國古代文化,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歷史教育,都以“懲惡揚善”的教化為宗旨,滲透著倫理觀念。

第三,強調“忠孝”,充滿人文精神。

中國古代文化特別註重“忠”和“孝”的觀念。中國古代的宗法社會把天下(國家)看成壹個大家庭,封建國家的政治制度是按照宗法模式建立的,君主是整個國家的“嚴父”。正如黑格爾所說:“中國純粹是建立在這樣壹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征是客觀的?家庭孝順。中國人民視自己為屬於自己的家人,同時又是國家的孩子。”所以中國封建統治階級提倡“以孝治天下”。他們認為:“是孝順天梯,卻難得有罪;犯錯不容易,但善於搗亂的人不在。”(《論語?在他們看來,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就能忠君,就不會犯錯,天下太平。中國古代政治從來沒有壹個完善獨立的法律體系。而是用道德代替了政治,用道德說教代替了法制的執行。此外,中國古代文化充滿人文精神,具有非宗教性。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事和人際關系是第壹位的,而不是宗教。子曰:“不能服人,何以服鬼?”“子不講奇、勁、亂、靈”。因為中國文化充滿人文精神,重視人倫,講究“忠”、“孝”、“仁”、“義”,所以造就了歷史上許多舍生取義、精忠報國的仁人誌士。因為中國文化強烈的人文精神,所以有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幾千年燦爛的文明。但以孝、忠為核心的封建倫理意識,也是害人害己的精神枷鎖。“妳要我死,我就得死;父欲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封建糟粕也嚴重阻礙了歷史車輪的前進。

第二,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人類社會歷史上,不僅有四大文明古國,還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根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說法,在人類近六千年的歷史中,共有二十六種文明形式,但世界上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的、不間斷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壹個重要特征。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許多方面,但最突出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它顯示了無與倫比的生命連續性。就世界而言,中國的古文化雖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壹,但不是最早的。然而,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中,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顯示出最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無與倫比的生命力,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世界上唯壹持續發展至今的文化類型。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很多因民族入侵而導致文化滅絕的悲劇。比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因亞歷山大大帝占領而希臘化,因凱撒占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遷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而隔絕沈睡千年。但在中國,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文化界把七大古文化——埃及文化、蘇美爾文化、米諾斯文化、瑪雅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國文化——稱為原始人類形態的“母文化”。而這其中,壹直延續至今,從未間斷,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性。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文化雖未受到來自歐洲、西亞、南亞的威脅,但也屢遭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如春秋以前的“南夷”、“北地”入侵,十六國時期的“五朵野花”,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相繼南下,直至明末滿清入關。雖然這些勇敢的遊牧民族在軍事上占了上風,甚至多次建立了強大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上,他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中國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幾乎所有遊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中原先進文化接觸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從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征服者的文化破壞和中斷,而是征服者的文化轉換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很多方面吸收了新鮮的養分,比如遊牧民族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產品和技藝,從而增添了新的活力。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長江,由高山上的無數涓涓細流匯成奔流不息的大河。它壹直不間斷地向前發展,直到匯入大海。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在發展中壹脈相承,而且融合了中國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獨特文化體系,成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壹大奇觀。

第二,表現出非凡的包容和溝通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而是始終以超乎尋常的包容和理解來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精神,首先表現在它對諸子百家的兼容並蓄的學術見解上。中國古代思想家雖各有所尊,但主張“萬物相育而不相害,道法並行而不相抵觸”,並將此視為作文發展的理想境界。所以春秋戰國時期,雖然百家爭鳴,很難互相反駁,但也互相吸收。例如,呂不韋提倡百家爭鳴,這體現在他主持的《呂春秋》壹書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能夠長期共存,就是這種包容和理解精神的典型體現。所以在中國古代,儒、釋(佛)、道三教的神是可以合祀在壹起的,在《西遊記》、《紅樓夢》等古典小說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三者融合的具體描述。在《大秦景教碑序》中,唐太宗甚至表達了任何宗教都可以融合的思想。事實上,中國古代除了儒釋道三教並存之外,甚至還以大度的姿態接納了_ _ _ _、伊斯蘭教等宗教。

正是這種兼容並蓄的精神,讓中國文化有了非同尋常的融合。在中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這種融合使中國文化善於有機地吸收中國各民族和不同地區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它以漢文化為基礎,形成了內涵豐富的中國文化。匈奴、鮮卑、羯、彜、羌、契丹、遼、金等中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流淌在中華文化的血液裏。沒有這種融合,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20世紀70年代初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壹次著名的對話,他在對話中指出:“就中國人民而言,幾千年來,億萬人民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比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都成功地團結起來了。他們展示了這種政治和文化團結的能力,並擁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版。)

第三,突出的地域性和多樣性

首先,由於地理環境的多樣性,中國文化具有豐富的多樣性。

作為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中國的版圖早在兩年前就逐漸向東邊的大海和西邊的流沙擴展。渭南、聖教遍布天下。“中國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經濟政治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中國文化自產生以來就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狀態,也就是由於環境的多樣性。到周末,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普遍形成:從大的文化類型來看,有在濕潤的東部發展起來的農耕文化,也有在幹旱的西部發展起來的遊牧文化;從不同地域劃分:齊魯文化在海東;“四封鎖之地”有秦文化;原始的金文化在中間;荊楚大地有楚文化;而長江流域上中下遊有巴蜀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這些文化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

在中國文化史上,由於人文地理的差異,文化思想也是紛繁多樣的:在某壹歷史時期,不僅各個地區的學術研究都有自己的傳統研究領域,體現了文化思想的延續性和地區間的相對獨立性,而且在同壹領域內,由於地區間的差異也形成了不同的派別。比如清代,江蘇、安徽的學者都以研究經典為主,而浙江的學者則擅長研究歷史。宋代文壇形成了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和以趙旭、徐工、趙師秀、翁卷為代表的永嘉詩派。明末形成了以李東陽為首的茶陵派,以袁宏道、袁宗都、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以鐘惺、譚為首的竟陵派。清代浙西詞派以朱彜尊為首,桐城派以方苞、劉大紮、姚合為首,陽湖派以渾經為首,吳派以為首。這些派別以地域命名,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劃分。

其次,中國文化是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半封閉環境中孕育和發展起來的,因而具有獨立自足的人文內涵。

中華民族生活在東亞大陸上,東有浩瀚的大海,西北有壹望無際的沙漠,西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其地形特征是西高東低,形似壹把巨大的躺椅,背靠歐亞大陸腹地,面向浩瀚的太平洋。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文化是壹種大陸文化,是在半封閉的大陸環境中產生的。因此,中國文化走的是壹條獨立自足的發展道路,與其他古代文明大相徑庭。中國古代文化的獨特性和悠久性達到了驚人的統壹,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獨壹無二的珍貴現象。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半封閉的大陸環境中,中國文化的發生期很大程度上是在與東亞文明圈之外的其他文化隔絕的情況下自行完成的。它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自主性,與東地中海文化和南方亞文化大相徑庭。以文字為例,中國自殷商以來就普遍使用的表意方塊字,與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後來流行於世界大部分地區的表音文字截然不同,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獨壹無二的統壹特例。在文藝方面,中國的文藝是自成體系的。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與古印度的梨俱吠陀、以色列的希伯來詩、古希臘的赫裏亞特、奧德賽等處於同壹時代,但《詩經》中的民族風格和典雅與梨俱吠陀、赫裏亞特等接近小說、戲劇的作品不同。哲學上,中國哲學也有獨特的範疇體系。比如陰陽,天人,名實,恒常與變化,矛盾論中的壹與二,人性論中的善惡,都是先秦兩漢提出來的。魏晉玄家學派融合儒道,提出有與無、體與用、精與末、壹與多、言與意、動與靜、自然與名等。,與歐洲哲學從亞裏士多德到康德、黑格爾建立的範疇體系(如實體、數量、性質、關系、場所、時間、姿勢、情境、活動等)有很大不同。)就論點和重點而言。

傳統文化的主要類型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語言,其次是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然後是書法、樂、武、曲藝、棋、節、豐富生活衍生出的民俗。傳統文化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融為壹體的東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它。

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包括:古文、古詩詞、詞、樂、賦、國樂、國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謎語、鏡頭、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包括:正月初壹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臘月除夕及各種民俗活動。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包括傳統歷法,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個地區和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

時至今日,古今中外的學者都無法得出結論,除了多維視野的原因,也有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地說,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總和。

首先,從時間上看,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現代文化,現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上看,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

再次,從社會層面看,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蔣亦華先生將其分為規範文化、非規範文化、半規範文化。這個劃分比較新穎,我就著重介紹壹下。所謂規範文化,按姜先生的說法,就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正史為緯,在長期的遷徙和演變中廣泛吸收了道家、佛家、陰陽、縱橫、玄學和外來文化的學說,是中國小農社會最高權威的規範文化。與之相對應的,是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以及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中的非規範性文化。在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壹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半規範文化,指的是大量雅俗不壹的文學藝術作品,各種與經典、歷史、文化半脫離的文化教育和宗教娛樂活動,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等通俗文化名著。當然,我覺得姜老師的劃分似乎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效。

第四,從社會功能上,可以分為姓名文化、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

第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面,可分為物質狀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個層面。

第六,從經濟形式上看,有不同的文化,如牧獵、漁鹽、農業、工業和商業。有的人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好玩的點。比如張遠山先生在他的文化隨筆《上下五千年》中將文化分為腦文化、胸文化、腹文化和下半身文化。下半身被他分成兩段,胯文化和胯文化。他說唐中期(安史之亂)是中國文化的上半部,然後是中國文化的下半部。如果細分的話,從堯到周,也就是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552年孔子誕生,大約2500年,是中國文化的史前時期,還沒有頭腦。大約在孔子誕生前後,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進入大腦文化時代。秦始皇壹元化,集權專制,胸崩了,於是中國進入了胸崩時代。漢朝打得更響了,讓匈奴兵膽戰心驚。霍去病的石豬石馬,壹看就是最沒腦子的人刻的。最聰明的司馬遷被最沒腦子的武帝閹割了。也是無腦的漢武帝宣稱儒家獨尊,才導致了中國兩千年的知識分子大部分都成了無腦。總之,張老師的評分很機智。他之所以給妳這麽多贅言,無非是想給妳點啟發。如果學生感興趣,他們可能希望創建壹個分數。

猜妳喜歡:

1.2017高三歷史第壹次聯考試卷及參考答案。

2.2017高考歷史試題分析

3.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有什麽特點?

4.高二政治《我們的中國文化》測試題及答案

5.中國武術的傳統文化特征是什麽?

  • 上一篇:在中國,男團很厲害,女團很壹般。有哪些運動?
  • 下一篇:米粥的起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