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揭開歷史:“辛亥革命”壹詞是什麽時候誕生的?

揭開歷史:“辛亥革命”壹詞是什麽時候誕生的?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宣彤在位第三年)在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壹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壯大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為國家的獨立、民主和繁榮而奮鬥。這場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壹場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給中國人民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解放。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為新起點,在更深層次和更大範圍內進行。

孫中山在武漢制作“首義廣場”雕像,紀念武昌起義。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在中國農歷1911年(清三年),即公元19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政體的壹次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10(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1912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期間,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也可指19年底至1911年在中國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的壹系列革命運動。作為壹場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的新時代。共和主義的思想深深植根於社會中上層階級的思想中。作為壹場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對中國的民族關系以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壹系列事件不僅終結了立憲派推行君主立憲的努力,也對中國憲政與法治、中央與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發展產生了關鍵影響。

編輯此段落的背景

變革之路:從洋務運動到君主立憲

1840年的鴉片戰爭,壹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終於被迫走到了盡頭。壹些國內官員和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改革,不足以應對中國面臨的千載難逢的挑戰。20世紀60年代至6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清朝自發發起的改革。它的重點是改進生產技術。通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法,它試圖通過建立工業和商業來增強中國的國力。但中國在1894的甲午戰爭中再次被日本人打敗,說明洋務運動僅限於器物,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自北宋以來重文輕武的觀念。19世紀後期快速強大的德國和日本,社會上充滿了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養成了做事有條不紊的習慣。自1895公車寫作以來,知識分子普遍要求更深層次的改革。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改良派,主張體制內改良,主張模仿日俄。在皇權統治下,政治和社會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1898年進行了戊戌變法。但103天後,因為清朝保守勢力的政變而流產。壹些改革者主張在他們逃到國外後繼續維持王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權逐步交給民選政府。當時被稱為“保皇派”或“立憲派”。立憲運動是中國清政府繼自強運動(洋務運動,1861-1895)和維新運動之後的立憲運動。

(1895-1898)之後的第三次大規模改革,目的是使大清帝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2008年5月8日(宣彤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廢除兵部,頒布內閣制,任命宰相。他被嘲諷為“皇家內閣”。立憲派和輿論對此感到失望甚至不滿。他們認為清政府沒有誠意推行憲政,而是逐漸同情革命。清政府於(1912)年崩潰,中華民國誕生。在推翻清朝的鬥爭中,革命者發動了十次武裝起義,多次失敗。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壹。孫中山曾這樣表述華僑在推翻清朝的革命鬥爭中的作用:華僑是革命之母。

文化情境:排外思潮與民族國家

在清初文字獄的打壓和剃度更衣制度的影響下,滿清種族問題在清中葉的思想中幾乎已經不是問題了。絕大多數漢人並不太在意統治者是滿族人這壹事實。但是隨著清朝統治的逐漸衰落,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滿清問題又開始擡頭。1890年代後,“排滿”思想再次興盛。晚明作品成為當時人們重要的思想資源。比如王夫之的作品,原本並不為人所熟知,到了清末才被重新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家借反清復明之勢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傳作品是鄒容的《革命軍》,對青年革命參與者影響很大。雖然有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強調政治經濟改革,但清末革命的主要源頭仍然是反滿思潮。滿清被推翻後,為了統壹分崩離析的中國,口號迅速由“打倒韃靼人”改為“五族共和”。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傳入中國的歷史過程。作為壹個歷史名詞,通常指明末清初和民國初年兩個時期。從歐洲和美國引進學術思想。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朝廷頑固的保守勢力也受到嚴重打擊。在維新勢力的呼籲下,慈禧同意開始實施戊戌變法中康梁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就是清末新政。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壹年(1905)。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辛亥革命前,中國有新式學堂6萬多所。科舉廢除後,大量通過參加科舉謀求官位的傳統文人迷失了方向。此外,清政府在9月1906,1日宣布,他們準備模仿立憲主義,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也就是憲政運動。後來,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咨議局代表。這些各省權貴要求清政府加快實施制憲,成立負責任的內閣,但屢遭清政府阻撓。訓練中的北洋新軍。

清末以八旗綠營為主的舊軍,壹個漢人,失去了戰鬥力。太平天國平定時,主要依靠地方團練和武裝力量。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決定從1901開始全面改革軍隊,計劃在全國訓練36個新式軍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和地方防衛營。袁世凱編練的“武威右軍”擴大了。地方長官和其他省份的長官也負責編譯和訓練新的軍隊。為了訓練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式陸軍學校。有些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北、湖南)大量使用留學生當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的留學生少之又少。到1911年革命前夕,集結的部隊已被改編為65,438+06個城鎮和超過65,438+00個協會和營。總評:憲政和新政成了提醒。

革命黨:驅逐韃靼人,恢復中國

  • 上一篇:中國a股市場歷史最低股價是多少?
  • 下一篇:請寫出《隆中對李》的歷史典故。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