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華僑的歷史淵源

中國華僑的歷史淵源

華僑是指被指定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人是指加入或獲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

“華僑”壹詞的由來

中國人有著悠久的移民歷史。唐宋以前,移居國外的中國人沒有固定的稱謂。只是從秦朝開始,中國人陸續移居日本。到了南北朝時期,移居日本的人數逐漸增多,所以日本稱他們為秦人。在晉朝,移居國外的人也被稱為漢人或華僑,“隋書?《食貨誌》載:“晉亂中原,居江左,脫困南下者亦稱華僑”。唐宋以後,由於經濟文化的發展交流、對外貿易的擴大和交通的發展,移居國外的人數急劇增加,多被居住國的人稱為“唐人”。《明史·外國真蠟傳》載:“唐人多召。所有海外國家絕對是。”後來也自稱“唐人”。例如,在南洋地區,“唐”字經常掛在中國的物品上,如唐人墓、唐船、唐裝、唐衫、唐山、唐雯、唐人街等等。明清時期仍稱“唐人”、“唐山人”。“唐山”是海外旅行者對祖國的壹種約定俗成的稱呼,有些叫“中國人”、“中國人”。清代有“漢人”、“閩粵人”、“中國人”等稱謂,清末以後有“中國人”、“華工”、“華商”、“中國人”等稱謂。

“中國”和“海外華人”就壹個字的意思而言,是很清楚的。“華”是中國的古稱,“華僑”的意思是作為壹個陌生人或客人生活。在古代中國,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人被稱為“華僑”和“海外華人”。隨著居住在國外的人數迅速增加,“華”和“華僑”這兩個詞已經連在壹起,用來稱呼居住在國外的中國人。

1878年,清朝駐美公使陳蘭彬在奏折中稱旅居海外的中國人為“僑民”。“外派人員”已經成為壹個專門的術語。1883年,鄭在給李鴻章的奏折中使用了“華僑”壹詞。1904年,清政府外事部門在壹份關於在海外設立領事館的請願書中提到,“在海外設立領事館花費不多,華僑受益很大。”從那以後,“華僑”這個詞就成了對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人的壹個特殊稱呼。“中國人”壹詞的由來

晚清民國時期,“華僑”壹詞是指居住在國外的中國血統的人,根據當時的法律,華僑也具有中國國籍。《大清國籍法》(1909)、《北洋政府國籍法修正案》(1914)、《國民政府國籍法》(1929)三部國籍法均規定“世代不歸”的華僑繼續保留中國國籍。因此,任何具有中國血統並居住在國外的人都被視為華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情況有所不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與各國建立友好關系,於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正式宣布不承認華僑雙重國籍,並與有關國家簽訂條約,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此後,“華僑”壹詞僅適用於仍持有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而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者則不再是中國公民,被稱為“中國人”或“外籍華人”。1980年9月,中國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的雙重國籍”(第三條),“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自動喪失中國國籍”(第九條)。

由於上述變化,海外華人的數量急劇下降。根據目前的統計,海外華人占海外華人總數的7.7%,華人占92.3%,也就是說,90%以上的絕對多數是華人,而不是海外華人。雖然新華僑的數量與日俱增,但與華人相比,數量還是很少的。

這種變化導致了海外華人社會的巨大變化。隨著出生在中國、會說中文(包括方言)並持有中國國籍的第壹代移民的逐漸減少,出生在居住國、會說居住國語言(也是中文)並擁有居住國國籍的第二代、第三代及以後各代人口有所增加。前者叫“華僑”,後者和它不壹樣的時候叫“中國人”。更本土化的叫“中國人”,也有人把擁有居住國國籍的叫“中國人”,把出生在居住國的叫“中國人”。

華僑和華人是有歷史因果關系的,華僑是由海外華人演變而來的。因此,人們在研究和描述他們的時候,在書籍、期刊、文章中,如《華僑史研究》、《世界華僑華人詞典》等,都把“華僑”作為自己的稱謂。目前,在壹些場合,如具有中國國籍的華僑和具有外國國籍的華人聚會、聚會時,為方便起見,有時會統壹使用“華僑”這壹綜合稱謂。

  • 上一篇:沂水古鎮旅遊沂水古鎮旅遊景點大全
  • 下一篇:故宮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