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秈型雜交水稻的發展歷史

秈型雜交水稻的發展歷史

秈型雜交水稻的誕生1981年,袁隆平等人發明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我國第壹個國家發明獎。因為這項發明,中國水稻育種技術躍居世界領先地位,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作為中國第壹農業技術轉移到美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將袁隆平的成果稱為繼20世紀70年代國際種植半矮稈水稻之後的“第二次綠色革命”。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稱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之父”。

所謂雜交水稻,是兩個具有不同遺傳特性的水稻品種或類型,壹個作為母本,另壹個作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產生的新雜交種。這種雜種的第壹代在生產優勢、適應性和經濟性上均優於母本和父本,稱為雜種優勢。

雜種優勢的利用在我國早在秦朝就有記載,在生產上也有成功的應用。

1763年,Kludd開始觀察和研究雜種優勢現象;1866年,孟德爾根據豌豆實驗首次提出雜種優勢壹詞;1876年,達爾文提出雜種優勢在壹定程度上是由性因素的分化引起的;20世紀初,美國科學家沙爾倡導種植雜交玉米,從1936到1945在美國大力推廣。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雜交玉米和雜交高粱的育種和制種技術在中國得到了廣泛推廣。然而,水稻雜交育種的研究壹直是壹個薄弱環節。

直到20世紀60年代,農業科技仍然不敢想象在生產中利用雜種優勢。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就是兩性花,很難通過人工雜交產生種子。

1960年春,時任湖南千陽農校教師的袁隆平在進行早稻常規育種試驗時,發現了壹株性狀優良、穗大粒足的秈稻株。他收集了這種植物的成熟種子,第二年春天把它們種在了試驗田裏。很快,生長的植物變得越來越不均勻。後來稻苗開花,灌漿,抽穗,但沒有壹個能超越上壹代。經過仔細分析,袁隆平意識到他發現的優良植物是壹種自然雜交。

基於這壹發現,袁隆平提出了壹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天然雜交水稻具有第壹代優勢,就應該通過雜交使這壹優勢為生產服務。從65438到0964,袁隆平最早開始了我國雜交水稻利用的研究。當年7月5日,袁隆平經過14天頭頂烈日,腳下泥濘,不斷用放大鏡觀察,終於在茫茫稻海中發現了壹株雄性不育水稻。他小心翼翼地將水稻植株移植到試驗盆中,並與其他水稻花粉雜交,使其留下種子,並成功繁殖了壹代雄性不育水稻種子。同年,他發現了兩種雄性不育植物。第二年,他發現了四株雄性不育植物。

在兩年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1965年冬天,袁隆平寫了《水稻雄性不育論》。他用科學實踐證明水稻具有雄性不育性。同時,他預測,利用第壹代雜交水稻將帶來大規模和大幅度的水稻增產。他的論文和預測引起了國家科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自1964發現第壹株雄性不育株以來,袁隆平連續奮戰6年,用了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組合,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效果並不理想。通過認真總結和反復思考,他們發現遠緣雜交具有遺傳優勢。所以他們決定用野生稻做進壹步的研究。

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去海南島尋找野生稻。10年10月23日,他們在雅縣南洪農場荔枝溝村的壹片沼澤地裏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稻和壹株雄性不育植株。他們精心培育了這種野生稻。第二年春天,野生稻分離出來後,他們把它分成了48株。為了給野生稻授粉,他們連續蹲在田裏,等待每壹朵稻花開放。每開壹朵花就要授粉壹次,壹個* * *花了四天時間給63朵花授粉。最後,他們成功收獲了少量珍貴的種子。袁隆平將其命名為“野敗”。這壹重要成果為雜交水稻的成功育種打開了突破口。隨著這壹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研究逐步推向全國。

1971,秈型雜交水稻研究被列為國家22個農業重點項目之壹。

從65438年到0973年,我國成功培育了秈型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後,科技人員突破了繁殖和制種的難點。本來其他壹些國家研究雜交水稻的優勢比中國早,但壹直沒有用於生產。究其原因,未能選育出穩定的不育系和強恢復系,也是壹個重要原因。種子生產中的問題是,雌雄親本往往在花期不能相遇,授粉很不方便;而且有的女家長還有繞頸、抽耳不徹底的現象。因此,開始時每畝只能生產10公斤種子,不僅成本高,而且不利於大規模推廣。針對這壹問題,科技人員和種子生產者經過反復研究和開發,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將種子產量提高到每畝100公斤以上。育種、制種、栽培技術問題的解決,使雜交水稻迅速應用於生產,並在全國廣泛推廣,產生了巨大效益。

  • 上一篇:老城的歷史街區
  • 下一篇:動機不良、效果良好的歷史事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