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從大象的撤退看古代自然環境史的歷史變遷

從大象的撤退看古代自然環境史的歷史變遷

?禹州,古九州之壹,字面上是壹個很有意思的州。《說文解字》有雲:“於,象大,隨象而賦聲。”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第壹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說:“古禹之野,必有壹國之名,於是周末,儒者發明九州,以禹命名。可見,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在古代是以產象聞名的。

安陽殷墟出土了大量象牙制品和象骨。4000多年前,中原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林草茂密。當時河南省有野生大象。自西周以來,大象的活動範圍從中原地區(包括黃河中下遊地區)向南遷徙至江淮流域。滕文公治下的孟子說,周公“趕走了老虎、豹子、犀牛和大象,天下大樂”。西周時,大象被趕出了中原。中原腹地的象徑,似乎從西周開始就沒有歷史記載了。

?當代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博士所著《大象的撤退:中國環境史》壹書,系統闡述了四千多年來在“中國”這個大概念所指的地理區域內發生的自然社會歷史故事。由於缺乏早期史料,作者側重於晚期帝制。

?該書包括三個部分:模式、特例和概念。《模型》第壹部分旨在揭示全貌,先界定時空範圍,再討論象群南撤、森林破壞和戰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水利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通過結構性環境因素,指出中國自然環境和歷史地理的長期變化,如滄桑巨變般的環境退化;《特例》第二部分以浙江嘉興、貴州和河北遵化為個案,呈現了三個完全不同的區域環境歷史,關註社區、家庭農場、莊園、宗教機構等小型社會組織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它是在前壹部分對整體圖景描述的基礎上,對局部進行了提煉和強化,體現了濃厚的經濟社會史色彩;第三部分《觀念》,對中國社會歷史中與自然環境相關的觀念、情感、知識、思想、信仰等上升到文化層面進行深入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個體到組織等角度探討這片土地上的歷史環境變遷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對於癡迷於研究中國古代經典的易拓克來說,《大象的撤退》的寫作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象無形”(出自老子《道德經》)、《超越象外,得於環內》(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嚴羽《滄浪詩品》)等格言警句,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追求。

這種精神追求表現在歷史寫作上,就是敘事的簡潔才是美。在歷史研究日益科學化、專業化的今天,易壹科的《大象的撤退》以其閑適舒緩的敘事節奏和簡潔的敘事風格征服了眾多讀者,成為世界環境史研究中最具中國風的優秀作品。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有壹句話:“治大國如烹小鮮”。“大乘”也是如此。要想吹走中國古代文獻浩如煙海中的狂沙,寫壹部中國四千年環境通史的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克服文獻的不足,本書以最具研究價值的浙江嘉興、貴州和河北遵化為重點,為讀者描繪了壹幅中國環境史的印象畫。在編撰體例上,該書十二章均遵循從實(經濟社會史)到虛(觀念史和思想史)的基本思路,隱含著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和意識形態三個層面的環境史研究。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象節節敗退的歷史面貌,折射出人與大象的“長期戰爭”。其具體表現為:人們為了擴大對定居農業和其他木材的需求,不斷破壞森林(大象的生存環境),政治、軍事、市場等因素以分散的單位靈活地作用於定居農業,導致了自然環境的惡化;雖然有時候技術創新可以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比如水利工程、肥料回收等,但由於技術鎖定和收益遞減,最終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三千年的不可持續性,中國文化中對環保的認知與實際環保行動相脫離,沒有單壹的自然觀。

?最後,在對環境變化原因的總結上,茅毅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懷疑是小單位的主動性(反映了某種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幾乎無限的任意組合(要麽基於行政,要麽基於商業)的結合,導致了環境的徹底發展,這在現代世界中是獨壹無二的……”

  • 上一篇:人教版三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 下一篇:求全國最便宜最好的網絡電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