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八年級歷史故事第壹卷

八年級歷史故事第壹卷

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教材解讀概要。

壹.基本線索

1.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

初中八年級歷史上冊主要講中國近代史。這段歷史從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時間跨度為110年。以前大部分教材把近代史的時間限定在1840到1919。根據大多數歷史領域專家的意見,近代史下限延長到1949,主要是因為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矛盾在1919前後沒有根本改變,中國人民的鬥爭任務沒有根本改變。

2.基本特征

絕對時間不長,但新陳代謝節奏極快,歷史內涵非常豐富。

這段歷史的絕對時間不長,但卻是壹個社會劇烈動蕩、內外矛盾和鬥爭極其尖銳復雜、社會變革極其迅速的歷史時期。晚清以後,民國臨時政府,北洋軍閥統治,國民政府,新陳代謝的節奏很快。其間充滿了侵略與反侵略、壓迫與反壓迫、變革與反變革、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與鬥爭,其歷史內涵極其豐富。

現代中國是由古代中國演變而來的。因此,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古代史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通史的組成部分。可以發現,壹些主導中國傳統社會變遷的因素,如傳統政治制度、封建王權、傳統文化等,在現代社會中仍在發揮作用,對塑造近代中國歷史面貌產生了重要影響。另壹方面,近代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壹個重要因素就是與西方資本主義的相遇,國門的打開,中國被強行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壹部分。因此,中國的歷史不僅是中國社會自身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中西文明交流碰撞的歷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形成到瓦解的歷史,是中華民族順應世界潮流,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歷史,是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艱難地從傳統向現代過渡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和相互融合是中國近現代史教學中應該理解和把握的重點。

另外,需要註意的是,近代史是壹段剛剛逝去的歷史,對近代中國影響很大,直接決定了近代中國的發展方向。現在現實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從近代史中找到。相反,了解現實往往會加深我們對近代中國歷史的了解。因此,在研究中國近代史時,要從古今、中西、新舊、傳統、現代等角度把握近代中國的發展,從而理清歷史演變的脈絡。

因此,在編寫時,我們始終緊扣獨立和現代化這壹歷史主題來構建教材框架,註重培養學生的歷史通感,讓學生通過歷史事件、人物和歷史現象來了解近代中國的歷史征程,了解壹代又壹代的仁人誌士是如何為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進行鬥爭和探索的,這些鬥爭和探索是多麽艱難曲折,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教訓,從中真正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

3.教材的體例安排

這本教科書由7個單元和25課組成。其中,每個單元分別插入了四節探究活動課。前五個單元基本都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歷史發展過程,其實就是通史的風格;最後兩個單元“經濟與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是專門的歷史。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了課程標準的要求,也包含了我們對110年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認識。

前五個單元分為兩部分:第壹、二單元介紹前80年的歷史,包括兩條相互聯系的線索:壹條線索是中國是如何壹步步淪陷的,即中國是如何從壹個獨立完整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另壹條線索是中國是如何從沈淪中奮起,擺脫被殖民和奴役的,即中國人民是如何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探索現代化道路的。總的來說,前壹條線描述的是近代中國的衰落和沒落,後壹條線描述的是中國的崛起和進步。

第三、四、五單元講的是最近三十年的歷史,也就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這段歷史有幾條線:壹是中國的建立和他領導的人民革命鬥爭;二是結束北洋軍閥統治,國民黨建立全國統壹政權,在大陸統治崩潰的歷史;第三是帝國主義侵略。這些線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交織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時而激化,時而緩和,不斷演變,共同塑造了最近30年的歷史觀。教科書壹般按時間順序編排,試圖揭示這壹時期錯綜復雜的矛盾和歷史演變的基本軌跡。

第二,緊扣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

獨立與現代化的關系。近代史的基本主題是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現代化。獨立和現代化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中國近代以來屢遭侵略,從壹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爭取民族獨立是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但是,民族獨立的獲得需要建立在國力的基礎上,除了努力實現現代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提高中國的國力。

1.註意揭示外國列強侵略中國的特點、危害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外國列強侵華發展的特點是:規模越來越大,程度日益加深。甲午戰爭是外國列強入侵中國的重要轉折點。甲午戰爭之前,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主要是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其主要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大門。此後,軍事侵略與政治侵略、經濟侵略相結合,以奪取更多的經濟和政治權益。用梁啟超的話來說,列強的侵略有壹個從“有形分割”到“無形分割”的轉變。所謂“有形瓜分”,主要是指割地,獲取戰爭賠款;“隱形瓜分”主要是指在中國投資設廠、開礦築路、開辦銀行、給予清政府政治貸款、劃分“租借地”和勢力範圍。與前者相比,後者的攻擊手段更隱蔽,危害更大。到19年底,中國有被肢解瓜分的危險。為了揭示從19年底開始,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特點和中國面臨的危機,我們不僅以表格的形式做了介紹,還在課後的“讀圖”中選取了壹幅時局圖,直觀地揭示了當時的基本情況。

揭露外國侵略的殘酷和危害。第四單元揭露了日本的法西斯罪行。第13課寫了“南京大屠殺”的標題,用大字描述,小字介紹,並配有圖片、敵方資料(東京每日新聞關於日本士兵“殺人比賽”的新聞報道和圖片)、我的【鐵證(1)國民黨軍醫的曝光】和第三方資料【鐵證(2)關於美。這種材料的整理,客觀全面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惡行徑,很有說服力,也有力地駁斥了日本右翼分子歪曲歷史的企圖。

2.註意表現民族鬥爭的曲折歷程,表現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正確總結歷史經驗。

哪裏有侵略,哪裏就有反抗。壹切旨在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行為都是鬥爭。鬥爭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壹部近代史就是壹部中國的奮鬥史。在課本裏,我們寫的是帶著感情的反抗。比如第二課,寫邊境危機的時候,我們介紹了左的《余雲遠征記》;寫甲午戰爭鬥爭的時候,寫的是鄧世昌的自我沈淪。第四單元《抗日戰爭》,用大量的事例和材料,突出了中華民族團結、勇敢、堅韌、不畏強暴、勇於犧牲的精神。

鬥爭有各種形式。不同的鬥爭形式給人們留下了不同的歷史經歷。在這方面,教科書不僅介紹了歷史事實,還恰當地總結了民族鬥爭的經驗。比如《1》壹課,在描寫林則徐抗擊英國的鬥爭時,在肯定其抵抗外來侵略的勇氣的同時,也突出了他是“第壹個睜眼看世界的人”,以表明反侵略鬥爭與開放新知相結合才是民族鬥爭的正確道路。

3.力求反映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曲折歷程,彰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讓學生從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發展脈絡中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中國社會變革的正確歷史選擇。

社會變革的基本特征:近代以來,圍繞反帝反封建、中國獨立富強的歷史主題,鬥爭與變革層出不窮,可謂風起雲湧。這些變化呈現出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重疊遞進的特點。總的來說,後變是基於對前變的深刻反思,是對前變的批判、繼承和發展,在前變的過程中往往容納了壹些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合理內容,但又有所超越。這些社會變革體現了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精神。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我們力圖生動地展示近代社會變遷的曲折歷程,揭示各種變遷之間的聯系和轉折,闡明每壹次變遷在推動中國現代化中的作用。

比如,在描寫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時,壹方面力求用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軌跡,另壹方面又力圖說明兩次鴉片戰爭與“師夷長技”思潮和“洋務運動”興起的因果關系。甲午戰爭的失敗與維新改良和共和革命的興起之間的因果聯系;辛亥革命後的歷史波折,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生和中國的誕生有著因果關系。抗日戰爭與戰後反對蔣介石獨裁和解放戰爭勝利的因果關系等。,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近代中國不斷探索進步的時代精神,從歷史事實中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的歷史真理。

近代中國的歷史征程曲折而艱難。中華民族從鬥爭-失敗-再鬥爭中逐漸認識到,借鑒世界人類進步成果必須適合中國國情,中國對獨立和現代化的探索必須與中國自身的實踐相結合。在教材中,既註重充分展現近代仁人誌士奮力尋找救國之路的歷史征程,又對歷史人物、思想文化觀念先於時代潮流給予歷史肯定和褒獎。同時,我們也從歷史變遷的角度展示新陳代謝的規律,總結過去那些過渡環節的歷史局限性和教訓,讓學生從屢遭失敗的歷史悲涼中體驗我們為什麽最終選擇了中國和他的社會改革主張,明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第三,加強思想教育

正文內容力求有理有據,盡可能介紹新的史料和新的研究成果,挖掘具有深刻寓意和思想教育功能的史實或個案,充分發揮思想教育功能。圍繞國情教育這壹中心環節,強調愛國主義、民族認同、民族憂患意識、正確認識社會變遷、中西文化崩潰、建立健康人格和人生態度的有機滲透,多途徑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甲午戰爭前購買先進船只計劃擱淺的史實引出對清政權制度抵禦外侮不足的深入分析,並以當時民眾的感受說明該事件對壹代少年的心理震撼(吳);被八國聯軍打敗後,慈禧會見各國外交大臣時的媚態,表明了清政權的外交態度,為辛亥革命的歷史做了鋪墊。

第14課的照片、小字和“讀書卡”講述了聶和兩個獲救的日本女孩的故事。特別是給日本官兵的信,樸實、正義、真摯、感人,既說明了情況,又斥責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與日軍的殘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資料是中日兩國正確對待過去歷史問題的優秀教材,也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批判。

在課文中,我們還適當增加了壹些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名言和歌謠,如譚嗣同的詩、陳獨秀的《民主與科學語錄》、抗日戰爭時期的名曲《松花江上》、吉鴻昌的殉難詞、楊虎城的《勿忘國恥》手跡、張學良關於抗日決心的寄語、《八百壯士歌》等,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認同感、民族憂患意識和求變精神。

四、設置兩個單元,介紹近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科學技術、思想文化。

近代以來,國門打開,新事物從四面八方湧入,促進了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從而推動了近代中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人民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革。這些內容雖然在以前的教材中有介紹,但都比較簡略。事實上,這些變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比如,交通和通訊手段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大眾傳媒的發展對信息的快速傳遞、文化知識的傳播、社會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影響。社會習俗的變化,包括發型、服飾、稱謂、禮儀等,都隱含著社會觀念的變化,這是整個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不平等走向平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反映。這些都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完美地反映了近代中國在社會急劇變革和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特征。

因此,我們安排了兩個單元,總容量為7節課,來介紹這些知識。在編排上,我們采用了點面結合的形式,盡可能簡潔地描述了這些變化的原因和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百年來的變化速度,從新舊變化中體會到社會變化的動力和方式。這兩個單元的部分內容是用感情的筆觸寫出來的。如18課在介紹“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時,介紹了以張謇為代表的壹批民族資本家堅定不移地推動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事跡;在介紹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時,第23課描述了詹、侯、李和華等工程師和科學家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希望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心。

  • 上一篇:唐朝的皇帝是誰?
  • 下一篇:宋代陶瓷藝術的成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