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養生視頻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養生視頻

《黃帝內經》的氣論是中醫學的核心基礎理論之壹。它的形成和發展深受中國古代哲學的影響,被廣泛用於解釋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自然界和人類的組成、變化和關系,以及人類的健康和疾病。下面我給大家提供壹個黃帝內經十二經脈的視頻,希望對妳有用!

《黃帝內經》十二經脈養生視頻

十二經絡養生法

壹、手太陰肺經

導讀:脾胃是人體氣血的生化之源,將生化的營養物質註入肺脈,再通過肺運化全身。

小貼士:在印石的季節(淩晨3-5點),肺部不好的人經常在這個時候咳嗽/呼吸困難。夜班/老人這個時候醒來,記得不要抽煙。

關鍵點:

1,中伏:雙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下方凹陷處為雲門穴,距前中線6寸,雲門穴下1寸,第壹肋間為中府穴。

功效:調肺氣,治哮喘、咳嗽、氣喘、支氣管炎、肩背痛等。

2.Chise:在肘部的水平條紋中,肱二頭肌腱的徑向凹陷。

功效:調肺氣,清肺熱,利咽,解毒止痛。

3、穴最多:掌心向上,腕橫線上部朝肱二頭肌外側9橫指寬。

功效:治療頭痛、發熱、無汗、咳嗽、哮喘、痔瘡。

4.缺失:前臂內側前緣,橈骨莖突上方。65438+手腕上0.5英寸橫向條紋。(雙手下頜自然交叉伸直,食指伸到底。

功效:頭痛、頸部不適、咽喉不適、鼻病、牙痛、胸悶等。

5、太原:手腕橫紋上,橈動脈搏動。

功效:調肺止咳,化痰益氣。(如果有人總覺得氣不夠,可以壹直按摩這個穴位。)

6、少商:拇指橈側距拇指橈側甲約0.1寸。

功效:宣肺益肺,治咽喉腫痛,咳嗽等。,有助於維持呼吸系統的健康。

二、手陽明大腸經

簡介:肺和皮膚的守護神。大腸主要傳輸渣滓和體液(接收小腸食物殘渣,取精去渣)。

提示:石矛(早上5-7點)值班。因為大腸經氣血充盈,陽氣最盛,如果合理使用,最好能消除體內熱毒。

重要穴位:

1,合谷:手背,拇指與食指根部的交界處,肌肉的最高點。

功效:治感冒,流鼻涕,頭痛,牙痛,喉嚨痛,耳鳴,打嗝,眼睛疲勞。

2、手三裏:手肘橫紋外側端,曲池穴下2寸處。弧形池位於肘部橫條的外側頭上。

功效:腰痛、口腔潰瘍、消化不良、頸部淋巴結炎、腸炎等。

3、迎客香:鼻子外緣中點旁0.5寸,鼻唇溝內。

功效:可緩解鼻部各種癥狀,美容養顏,祛痘祛斑。

三、足陽明胃經

導讀:什麽是脾胃?倉頡之官?胃是什麽?水谷血海?

提示:中醫認為,陽明是內臟的海洋?陽明脈衰,面焦?想變美,就要修煉自己的陽明心經。當胃經處於頂峰時,妳必須吃早餐。早餐在胃裏吸收分解,脾經可以在下壹個小時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後通過肺輸送到全身。

重要穴位:

1,四白:眼眶下孔凹陷時,眼睛直上,瞳孔直下。

功效:治療面部浮腫、雀斑、細紋。

2、人歡迎:喉結旁約2橫指。

功效:對哮喘、咳嗽、通氣、咽炎、支氣管炎有效。

3、滑肉門:肚臍上1拇指寬,然後兩側約3橫指。

功效:消除肚臍周圍脂肪,防止肥胖;治療子宮內膜炎、月經不調、慢性胃腸炎等。

4.舒天:大約兩個手指穿過肚臍。

功效:促進小腸運動,促進脂肪代謝,治療腹部及全身肥胖、腹痛、腹脹腹瀉、便秘、月經不調、痛經等。

5、氣沖:在大腿根部,腹股溝可觸及動脈上下。

功效:疏通經絡,治療膀胱炎,尿頻尿急,遺尿遺精,月經不調,帶下,不孕不育等。

6.足三裏:脛骨外側,膝蓋以下約4指寬。

功效:治療厭食、腹痛腹瀉、便秘、嘔吐等。

7.頭部尺寸:頭部前側,兩側額角發際線處向上約1指寬。

功效:防止頭發幹裂、禿頂和白頭,治療頭皮瘙癢、偏頭痛和視力下降。

4.足太陰脾經

導讀:脾是後天之本。

提示:脾經出現問題時,首先表現為舌頭不靈活、僵硬。如果女性月經不調/不來,經期流鼻血(中醫稱為經血反流),說明脾的調血功能減弱;如果嘴唇變薄,也說明脾臟有問題,因為脾臟張嘴了。脾經還在值班的時候就值班了,這個時候揉脾經最好。

重要穴位:

1,三陰交:小腿內側,內踝尖直上至4指,脛骨後緣處。

功效:治療失眠、心悸、痛經/月經不調、陽痿、性冷淡、排尿困難等。

2.地機:小腿內側,內踝尖與陰陵穴連線上,陰陵穴下3寸。

功效:排尿困難、月經不調/痛經、腹痛腹脹等。

3.陰陵穴:膝下側凹陷於脛骨內側前突下緣。

功效:治療膝關節腫痛,月經不調,尿失禁,白帶增多。

4.血海:髕骨內側上緣約3指寬。

功效:治療氣血不足、貧血、頭暈、濕疹、皮膚粗糙/發癢、膝蓋疼痛、痛經等。

5、大橫:肚臍旁4寸(乳頭正下方)

功效:治療腹型肥胖、腹痛、腹脹、便秘。

五、手少陰心經

簡介:動了心,五臟六腑都會抖。

提示:中午陽氣充足,活動養陽,休息養陰。這個時候,妳應該因為休息而午睡。

重要穴位:

1、少海:屈肘,取肘橫線內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中點處的穴位。

功效:能運化心血,寧心安神,是調節心腎的重要穴位。

2.靈島:手腕上1.5寸橫條紋。

功效:寬胸理氣,清化降濁,寧心安神,治療心動過速。

3.同裏:手腕上1寸橫條。

功效:溝通心腎,開竅利咽。語言不好的可以多按這壹點。

4、神門:掌心向上,腕關節近小指側腕橫紋。

功效:治療失眠、多夢、心悸、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等。

5、少府: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接觸的地方。

功效:能散心火,寧心安神。

六、手曬小腸經絡

簡介:小腸對脾胃加工過的食物進壹步加工,有用的食物運至肺,無用的食物返膀胱。

提示:調理好小腸經絡,對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都有良性的調節作用。

重要穴位:

1,少澤:小指背外側指甲角根部。

功效:可治療乳房脹痛、缺乳、頭痛、昏迷、咽痛等乳房疾病。

2.陽谷:手腕外側,大魚際根部,腕關節突骨與尺骨突骨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耳鳴、口腔炎、手腕扭傷等。

3、天宗:兩人面對面,雙手四指放在被按摩者肩上,拇指自然向下,拇指尖所指部位。

功效:乳房脹痛、肩痛、頸椎病等。

七、足太陽膀胱經

簡介:經絡最長,穴位最多。整個背部由它們支配,腎為絡,與心腦等器官直接相關。它直接控制著體內毒素的排泄,不容忽視。它的主要功能是儲尿和排尿。

提示:太陽其實是人體外的壹道屏障。若斜侵,太陽首當其沖。適時按摩膀胱經,可有效防治泌尿系統疾病。記憶力減退者,可在貼敷時按摩膀胱經,因為膀胱經直達大腦。

八、足少陰腎經

導讀:腎是人體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髓聚於腦,所以腎與智力有關。另外,腎精壹旦下降,人的生殖功能就會日益萎縮。

重要穴位:

1,湧泉:腳掌拱起,在前腳掌1/3凹陷處。

功效:閉經、痛經、不孕、鼻腔不適、過敏等。

2.太溪:在內踝正後方的凹陷處。

功效:失眠、健忘、月經不調、遺精、陽痿、性交疼痛、尿頻等。

3、按海:踝關節內側骨突下緣凹陷。

功效:外陰瘙癢、尿頻、腳氣、失眠、嗜睡、痛經、咽幹等。

4、朱濱:小腿內側,內踝尖7橫指寬。對暈車有特效。

九、手厥陰心包經

導讀:保衛心,代心受罪,代心行事。

重要穴位:

1,內關:手臂內側中間,腕關節橫紋上約3指寬。

2.大嶺:腕掌橫紋中點。

3、勞宮穴:手握拳時,中指中點和無名指根部。

十、手少陽三焦經

簡介:腑是容器,胃是容器,腸也是容器,三焦是壹個包含所有五臟六腑的大腔。它是人體最大的腑,掌管全身之氣,即調氣之經。三焦相當於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三焦經絡是調節內分泌系統的交警。主要用於治療頭、耳、喉、胸、肋疾病。

提示:三焦在海上當季。此時應停止活動,保持心態平和,休息睡眠,以保證三焦經絡通暢,陰陽和諧。

重要穴位:

1,陽池:腕背橫紋上,腕關節伸直時手背緊張的肌腱外側緣。

2.外關:腕關節橫條上約3指寬,臂外側中央。

3、羊角孫:耳尖直,與發際線相交。

4、颶風:在耳朵下面耳垂後面的凹陷處。

5.耳門:張口時耳屏前上部凹陷。

6、四柱穴:眉心凹陷處。

十壹、足少陽膽經

引言:勇氣主導戰略,具有判斷事物、制定決策措施的功能。它與肝臟和眼睛和耳朵有關。膽汁也是精氣之府,內含膽汁。膽汁是由肝的精華產生的,它聚集在膽囊中,排入小腸,以幫助消化食物。

提示:殷琦中午最重,這是壹天中最黑暗的時候,所以妳應該及時上床睡覺。兒童期睡覺養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重要穴位:

1,聽力:小耳的前下部,嘴巴凹進去。

2、頭陰:頭兩側、耳後、高骨上方。

3、柏楊:額頭,瞳孔直上,眉上方1寸。

4、風城:站立時,雙手自然垂在身體兩側,中指指尖所在的位置。

功效:大腿疼痛,腰膝冷痛,全身發癢,大腿脂肪消耗加快等。

十二、足厥陰肝經

引言:肝藏血,主疏泄。膽汁的化生和排泄也受肝臟排泄功能的控制和調節。如果肝臟的排泄功能正常,膽汁可以順利排出體外,脾胃運化功能也是健康的。

提示:肝氣用多了,肝臟耗血會影響人的視力。長得醜最好睡覺養肝。按摩肝經,在石海按同名心包經就可以按摩肝經。

  • 上一篇:聚賢莊歷史
  • 下一篇:有哪些cba和nba球員穿過或正在穿著12號球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