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文立悲劇的歷史考察

文立悲劇的歷史考察

7月30日,著名民主活動家李公樸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6月5438+05日,西南聯大教授聞壹多也被同城多名間諜殺害。他同事的兒子文身中數槍,生命垂危。由於《壹城五日》兩起命案的時空聯系,以及李、文同為中國第三大政黨民盟中央執行委員,加上此事發生在全面內戰的形勢下,這起慘案對時局的影響不言而喻。本文擬對聞壹多遇刺事件進行個案研究,相信有助於全面把握“文立大屠殺”與65438年至0946年政治演變的關系。

聞壹多遇刺的社會反響

1946是中國社會的壹個重要轉折點。今年年初,在美國特使馬歇爾的斡旋下,國民黨首次與* * *、民主聯盟、青年黨和無黨派代表坐下來舉行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國內團結和民主進步的五項協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PPCC)五項協議的誕生,曾帶給中國人民美好的期待。而視中共為心腹的蔣介石,卻不願意讓中共接手。因此,國民黨先是在修改《CPPCC協定》上糾纏不清,後又在東北問題上挑起爭端。重慶較場口慘案、南通慘案、南京馬關慘案等壹系列血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正當全國掀起反對內戰的熱潮時,剛剛在較場口慘案中受了重傷的李公樸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聞壹多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許多特務的圍攻和狙擊。這壹法西斯行徑自然引起了輿論的強烈譴責。

7月17日,參加國共和談的中共代表團向國民黨提出嚴重抗議,指出國民黨在大舉進攻解放區的同時,“縱容和指使特務機關暗殺大後方和平民主領袖,其野蠻和卑劣,是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政府不敢隨意為之的”。18,周恩來在上海舉行的中外記者會上指出,文立慘案“與內戰壹樣嚴重”。中國民主同盟也嚴正指出國民黨迫害民主領袖,“時間越來越快,手段越來越狠毒”,並表示“NLD絕不會因為這種暴行而被嚇退,不敢為中國爭取和平民主。只有更加積極勇敢地前進,為中國的和平民主而奮鬥,才足以告慰文立先生的地下精神”。

在眾多譴責中,被視為人心晴雨表的中間知識分子的態度最值得關註。中國的中間知識分子不多,但在兩頭小中間大的中國社會,他們始終充當著“中間大”部分的代言人。同時,由於這些人大多以教育和學術活動為職業,他們的立場、觀點和傾向往往能通過各種媒介對社會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在動蕩的年代,這個群體的對立必然與政治天平的傾斜有關。

與救國會第七先生李公樸相比,聞壹多的留美經歷、詩人和學者的身份以及自由主義者的形象,使中間知識分子對他的遇刺反應更為強烈。眾所周知,聞壹多從13歲開始就住在清華。1922畢業後去美國留學。19 25年回國後,先後在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大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任教授。聞壹多早期是“處於領導地位的新詩人”,後來成為甲骨文和先秦文獻研究的專家。所以,人們壹說起聞壹多,就想到他的詩集《紅燭》、《死水》,他與人合創的新詩“格律派”和與胡適、徐誌摩、梁實秋關系密切的“新月派”,以及他的楚辭、詩經、唐詩等學術著作。當然,也有人知道他早年是壹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大革命前夕,他與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左翼發生了直接沖突。後來,他在處理九壹八事變、壹二·二九運動和Xi事件時與政府保持壹致。即使在抗日戰爭中期,他也認為蔣介石是民族英雄。

聞壹多的政治轉型始於抗戰後期。1944年,他感到國民黨抗戰不力,統治腐敗,人民貧困,於是投身民主運動,不久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成為雲南支部領導人之壹。在民主運動中,他發表過許多相當激烈的言論,曾在公開場合點名蔣介石,在國民黨五軍座談會上呼出“只有壹條路——革命”。但人們理解他,認為這不過是詩人氣質的憤慨,壹個學者當眾發言是事實。而且這些都沒有超出言論自由的原則,充其量只是左傾和光明。

正是聞壹多生活的這種特點,讓很多中層知識分子,尤其是學歷教育的人,無法接受他被刺的事實。聞壹多遇刺的消息傳到北平,教育界,尤其是“清華教授”更是震驚“許多美國人對溫教授很熟悉,他們問,‘這是怎麽回事?’《大公報》曾用“聞壹多之死震驚各方”這句話來傳達人們的驚訝、不解、憤怒等許多無法準確表達的情緒。和聞壹多朝夕相處的朋友同事都特別激動。清華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校長教授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過去的情況是極其糟糕的,這種事情可能在李之後再次出現,而壹多近年來的行動最有可能招致。但壹旦實現,如果看當時的情況,會被很多人打死。多麽大的仇恨和陰謀啊,會讓人後悔的,來的更厲害。“清華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教授以“這種卑鄙兇狠的手段,能把這個世界變成壹個什麽樣的世界”來表達自己的悲痛和憤慨;楊振聲教授說“我難過得說不出話來,相信其他朋友也是”;胡適、薩本東、李記、梁思成、傅斯年也在慰問電中表示“不痛”;而沈從文教授卻說這壹事件“真的象征著國家明天更大的不幸”,他不禁要問:“孫中山真的要死了嗎?" .7月18日重慶時事新聞、世界日報、新民日報、新華日報、民主日報、民族通報、西南日報、大公報刊登《誰殺了我父親?》,對於這壹不尋常的現象,天津《大公報》專門刊文,強調這表明“媒體和社會都同情聞壹多的不幸去世”。

以上只是從社會反應中選取的幾個,但足以證明聞壹多遇刺案中不同群體和個人的反應。可見,通過這壹事件,有助於進壹步考察中國65438年至0946年轉型期知識分子的思想演變軌跡。

  • 上一篇:血吸蟲病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 下一篇:點亮5篇生活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