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唐代的祭祀方式有哪些?

唐代的祭祀方式有哪些?

宮廷祭祀主要分為祭祀“神”和“人鬼”兩大類,再分為若幹小類,具體體現在郊廟之歌中。

在祭祀“神”的系列中,可分為三個小類,即:

1,祭天系列,包括祭天萬秋、昊天、鳳臺山、古琦、唐明、以斯。

在唐代,冬季至日期間有壹個為期七天的假期,並舉行了盛大的儀式來祭天。

祭天又稱祭天、南郊,是帝王祭祀神靈的盛大儀式,是侍奉和祭祀神靈的儀式,也是歷代帝王祭祀儀式中最隆重、最隆重的活動。“額”與“圓”相連,額丘是指祭天的圓形高壇。古代有“天圓地方圓”的說法,所以壹般是南郊祭神,北郊祭地。

歷代農村祭祀中的分享制,為了提高皇帝的地位,顯示君主的神權,往往會用神和神壹起祭祀壹個開國君主和皇後。而且,把自然和祖先匹配起來,也是孝道的體現。(據《通典》卷四十五,唐代貞觀、開元祭天時,唐高祖唐高祖配天;據《宋世利誌二》記載,在唐高宗的《永恒會徽》中,漢高祖和唐太宗是配神。)

據《舊唐禮記》記載,景隆三年(709),中宗皇帝祭拜昊天神。當唐中宗拜天地時,這是女王第壹次出席儀式。德宗統治時期規定皇太子為終極祭祀,取代了太尉為亞洲終極祭祀、光祿慶為終極祭祀的傳統,使國家祭祀更具帝王色彩。

皇帝除了在南郊祭天,還專程去泰山“拜禪”。

古人沒有高度,只有簡單的絕對高度。受黃河中下遊文明的影響,人們認為泰山最高,離天最近,去那裏拜神,說明是上天的命令。泰山上築土為壇,名為“封”,以報天之功;泰山下的山,如傅亮山、雲韻山、婷婷山等,出於報償土地的目的,被稱為“禪”。封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改姓封禪的,也有盛世封禪的。據《大唐鑫語》記載,貞觀年間,唐太宗同意百官拜禪,魏的諫阻是唯壹的辦法。

666年,唐乾豐元年,唐高宗和武則天舉行了盛大的封泰山禪修儀式。十月從長安出發,文武官員、士兵、儀仗隊伍驅車數百裏,十二月到達,於是改“幹封”,正月閉禪大典。開元十三年(725)十月,玄宗封泰山。

祈谷是祈求豐收的意思,也是祭天的活動。五帝分布在瓦丘的四個位置上,其余的與冬季至日上的祭天相同。《禮記·月令》記載:“孟春月,天子於元初壹日祈神。”在唐代,農歷的第壹個月被用來為山谷祈禱。

唐明是帝王宣示政教的地方,祭祀、慶典、選士、養老、教學等壹切儀式都在唐明舉行。秋吉,在大廳裏享受上帝。

祭祀是指皇帝祈雨的祭祀。夏夢在南郊朝拜上帝。

2.祭祀五神,朝日、西嶽、九宮鬼神、石豐和時宇。

立春在東郊迎春,南郊迎夏,立秋前18天趙衷黃陵,西郊迎秋,北郊迎冬18天。

《新唐書·禮樂》記載:“春分,朝日在東郊。”“秋分,晚月在西郊。”

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確定了春分東郊晨陽、秋分西郊晚月的禮儀。在古代,春分被認為是太陽的生日。在唐德宗,月夜日被改為中和節在二月的第壹天,中和節被認為是孫的生日。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設太乙、天壹、方耀、軒轅、仙池、青龍、太陰、天府、社體九宮貴壇,供四季使用。

石豐也是風格男,就是風神;雨師是雨神。立春後的醜日,拜郭城東北風;長夏神日後,拜郭城西南雨主。

3.祭祀土地系列,包括祭祀方遒、白螺、禪社掌門分音、祭祀神州、祭祀太社、瓦白神、享仙農、仙蠶、仙聖石現、龍池。

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圓的,所以天祭祀於穹窿,地祭祀於方丘,這就是祭祀之地。

貞觀年間,夏天至日在方遒祭祀皇帝。《唐六經》規定夏季至日放假三天。

四年(688)四月,吳鑄造了壹塊吉祥石。石頭上有字:“聖母來了,永昌帝業”,他說是在洛水得到的。武侯大嶽,其石被稱為“神圖”,被尊稱為“聖母玉皇大帝”。同年十二月,吳侯白螺被拍。

明太祖開元十壹年(723),皇帝祭於汾陰,即山西省萬榮縣汾水南岸。

明太祖開元十三年(725),禪社第壹山,供奉大地。《史記·周成王封泰山第壹禪社記》。蛇首山位於山東省臺安縣西南部,山上有壹座祭壇。

在貞觀,中國祭祀在北郊。《舊唐書·禮記》:“昊天神、五帝、黃帝、神州、祠堂為大祭。孟冬,北郊祭華。”在唐高宗的永輝時期,對中國的崇拜被廢除了。武則天在南郊拜天地。

太虛為國,地糧之神稱為國。祭祀國家是土地祭祀的變形。

蠟(音zhà),祭祀之名。《禮記·郊特祭》記載:“有蠟者也求之,今年十二月,集萬物而求之。”祈求五谷豐收。

仙農是第壹個教人種田的農神,被稱為神農和後稷。自周朝以來,皇帝們自己耕種土地,並向第壹批農民獻祭,作為說服他們的標誌。

“先賞蠶”是由皇後主持的祭祀活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孔子為聖人,以顏回為師,經常在國子監舉行祭孔、拜顏的儀式,國子監也經常負責供酒。作為唐代的宮廷祭祀,大多由皇帝和皇太子親自祭祀。文宣王是孔子,武成王是姜太公呂尚。

《唐·姚輝》記載:“開元元年(713),有祭龍池之運動,十六年(728)在興慶宮築壇,祭仲春月。”

除了祭神,人鬼也要祭祀。祠堂是祖先和死者的住所。祠堂是皇族的祠堂。所謂“七廟”,是指周代制定的祠堂制度。皇帝七殿,三昭三穆,太祖殿合為七殿。有五個王子廟,三個醫生廟和壹個學者廟。平時祠堂裏祭拜的對象是祖宗和七世以內的祖宗。

漢代宗廟祭祀增加了“配英雄制”。到了唐代,更是制度化,根據具體的時代和功過,將功臣分配到不同的寺主房間。

這種犧牲也分為三個小類,即:

1,享祠堂。

《舊唐禮記》記載:“唐禮,四時,各與孟玥享太廟。”

2.祭奠老子,高要,娘娘。

在唐代,老黎姿二是祖先,他被尊為神聖的始祖皇帝軒轅。他的寺廟叫太清宮。

明朝天寶二年三月,高要被尊為德明皇帝,梁王為皇帝。

宗瑞景雲元年冬,追封趙承、蘇明兩位後妃,在欽仁設義坤殿,享四時祭。的劉皇後和趙成的竇皇後(玄宗的母親)都是在進宮迎接武則天時被殺的。

昭德皇後是德宗的皇後,順宗的生母。

角苗的歌詞只涉及以上三位享受追悼會的皇後。

3.祭祀太子和皇後的祖先。

這位王子就是儲君,他登基後成為皇帝。這裏的七皇子,不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當上皇帝,就是原本被追封為太子。

立李習安為宗瑞長子,立武侯為太子。宗瑞要建東宮,賢認為(玄宗)立下了汗馬功勞,堅持要做太子。皇帝之死。

李是漢高祖的長子,唐太宗的弟弟。武德元年被立為太子,九年玄武門之亂被殺。唐太宗即位,追息王,功成身退。貞觀十六年,追授為皇太子。

張淮王子李習安是高宗皇帝的第六個兒子。商元二年(675),立為皇太子,謀監國。第二年(680),它被廢除為庶人,他被迫自殺。景雲元年(710),謚號張淮親王。

李忠潤,壹德太子,是中帝李習安的長子。他出生後,被高立為玄孫,後被武則天廢黜。大足元年(701),因議兄弟,被棒殺、武侯逮捕。中宗復位,謚號皇太子,謚號卒。

婕妤王子李忠軍是中宗皇帝第三子李習安的第三子。神龍二年(706),成為皇太子。三年,他領兵討伐吳三思父子,卻在亂軍中大敗而亡。宗瑞繼承了王位,並把它獻給了王儲。

文景親王李健和順宗之子李雍子於貞元四年(788年)加冕為雍王,先後任義烏、趙壹大使。貞元十五年(799)卒,賜太子文婧。

李寧,太子,西安陳長子,元和四年(809)立為皇太子,元和六年十二月病逝,享年19歲。

《舊唐書·皇帝後記》記載,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徐兵,第壹武祠在建立。”

在《龍族》中,仲宗贊揚了魏如昀祠堂的美德。

《交妙歌》只涉及祭祀武則天、衛的祖先。武則天自己是皇帝,中宗是怕老婆的典範。

祭祀是朝廷的重要活動,也是國家大事。它神聖莊嚴,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制定壹系列嚴格的禮儀法律。

  • 上一篇:Git查看版本歷史。
  • 下一篇:勒陳聰鄧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