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黃河古渡口的貴德黃河渡口

黃河古渡口的貴德黃河渡口

貴德黃河渡口與黃河大橋

黃河流經貴德縣,貫穿全境,自古以來就是交通的大屏障。為方便生產、生活和交流,兩岸人民早就開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渡口,其中黑爾嘎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貴德黃河上最大、最早的兩個渡口。赫爾嘎渡口位於貴德縣河西鄉赫爾嘎村南,滴水崖渡口位於下遊六七公裏的河東鄉太平村北。

貴德黃河渡口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據《後漢書·鄧荀傳》記載,東漢章邯二年(公元88年),張掖太守鄧荀被派往河湟接任校尉,保護羌人,羌人無不歸順。只有唐朝的樊噲羌右不服,退守大小榆谷(今貴德黃河南岸)與之對峙。於是鄧訓從湟中派了六千兵進攻唐朝,但是因為黃河,不能用兵。鄧偶然看到羌人背著羊皮袋過河,受到啟發,即命士兵“將皮縫成壹條船,放在木筏上過河”,取名“皮船筏”。這種渡河工具就是今天的木筏和木筏(筏筏),最早在貴德縣黃河上使用,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後漢書·西羌傳》中也有記載,東漢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護羌校尉關雎渡過黃河,攻打居住在大小禹谷的羌族土司,“在各大河上建碼頭,造大船(即舟),築河橋,攻唐”。河水所到之處,黑爾嘎河在貴德縣黃河北岸匯入黃河,就是黑爾嘎渡口。這種橋是黃河上遊第壹座浮橋,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據清乾隆十二年(1747),西寧軍區司令楊應舉編《西寧府新記》卷十三,金良記載:“滴水崖渡,城北(指貴德縣),即黃河,舊私舟,勒索甚多。乾隆四年(1739),楊應鉆、知府沈、司總經理丁正國(即縣令)詳請設官船兩艘,每船八名水兵,每年向司庫要糧。還有壹艘救生艇和四名水手。”可見,在縣城以東1公裏處的黃河南岸滴水崖河壹帶,兩三百年前就有私舟過渡。清乾隆四年,楊應舉等府縣官員設置官渡。在不同的季節,輪渡輪流使用。冬春兩季,擺渡在河南滴水崖出發,船在對岸虎頭崖下面離開。船回到南岸滴水崖下遊壹公裏處的馬壩。至今,馬壩油庫附近的黃河沿岸仍有壹片廢墟,是渡船水手最初的住處。夏秋兩季洪水暴漲時,在黃河北岸的海爾格渡口擺渡,在南岸的滴水渡口下船。

民國時期,貴德黃河仍然使用古老的傳統渡船或皮劃艇進行過渡。船只簡陋,攻擊效率不高。船工由歷史上48戶(印盒地區)、東鄉楊家崖和河西下排村的水手組成。他們分三班運送,每班輪流十天。輪渡壹天只能用壹兩次,有時要用三四天,乘客就在黃河岸邊露天待著。渡船每次載五六十只動物,八九十個行人,人畜混雜,擁擠不堪。渡船壹不小心就會超過渡船。這時,乘客會把船從下遊拉到渡口。輪渡真的是出差。人和動物都要為這個轉變付出代價。壹般每人收15銅幣,每只大動物60銅幣,小動物30銅幣。費用隨價格而波動。民國二十三年(1934)在海爾格渡口修建了壹座浮橋,此渡口廢棄。此後,人們仍用木筏等工具在貴德縣黃河上渡河數十公裏,或向下遊運送。

海爾格渡口雖然取消了輪渡,但是原來的渡口還是有橋的。民國23年,青海省政府決定修建貴德黃河浮橋,省建設廳指派壹名叫郝的技術員負責修建。當時黃河以南是歸德轄區,黃河以北是共和縣轄區。雙方的縣政府負責該地區的工程項目。使用的石料全部由人畜搬運到工地,木材從貴德縣東溝、當車壹帶砍伐,由當地民工運到工地。所需鐵件由貴德縣商會提供,並雇傭鐵匠在施工現場加工。木船由河東鄉馬工(今保寧村)的木匠梁尺建造,只支付微薄的工資,其余的木工工作由縣裏的木匠輪流承擔。綁在船上的麻繩在尖紮楊康地區絞好後,由黃河沿岸的民工運到建橋工地。海峽兩岸的碼頭都是用木頭做的籠子,裏面裝滿了石頭。地錨是連接船繩的總柱。人們把粗大的柳樹連根挖出來,運到橋頭,埋在地下當錨樁。大橋建成後,系泊纜繩牢牢地綁在兩邊固定的錨樁上,九條木船沿著纜繩均勻地系在壹起。船與船之間架設4至6根長11米的縱梁,上下兩根橫梁在橫梁兩端用木樁連接。船能隨著水的波動而漂浮。大梁用木板鋪成橋面。枯水期橋梁長度為113m,洪水歷時為171m,應根據季節增減橋面。在旱季,兩個碼頭都是陡坡。橋兩邊的碼頭上放著欄桿,橋頭兩邊建著牌坊,畫著彩畫。整橋建設工程於當年5月開工,9月竣工。因浮橋由貴德、共和兩縣合建,故名“合德橋”。當時工程完工後,從西寧請來了秦腔劇團,在西河灘唱了三天,以示慶祝。大橋建成後,為便於管理,將原共和縣管轄的黃河北部下郭米(今海爾嘎、嘎朗)地區劃為歸德管轄區,後改橋名為“歸德浮橋”。貴德浮橋的建成結束了貴德縣人民依靠木船和羊皮筏子過渡的生活、文化和經濟交流。貴德浮橋的建成,是繼東漢初年“河橋”之後再次修建的黃河浮橋。這座橋是現代史上第壹座建在黃河上遊的橋。

民國三十年(1941),因浮橋船腐朽,進行了壹次大維修。在這次維修中,更換了部分大梁和橋面,拆除了木籠,改裝成八字形木橋座(平臺),新建了三艘新船,將兩艘舊船改裝成壹艘,總投資約590萬元。民國三十二年(1943)八月,黃河泛濫,橋面被沖走,歷時四個月修復。後來8號鉛絲被燒成麻繩,代替了原來的麻繩。民國三十五年(1946)4月8日全部更換船及甲板,耗資859萬元。

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貴德人民的保護,這座浮橋仍然完好無損。1949年9月貴德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浮橋,更加重視黃河浮橋的建設和管理。1950年4月成立黃河浮橋建設委員會和浮橋管理站。當年,省交通廳投資8633元,新建木船4艘,改建兩岸碼頭,更換橋梁和橋面43立方米。碼頭改建為木樁八字形橋臺,長度15米,八字形石籠墻45米,與橋臺成45度角。南北兩岸橋臺之間的凈距為140米。此時有11條浮船,長11m,寬5m。浮舟由上遊的三根鐵索和下遊的1連接固定,鐵索兩端錨固在八字墻內的大木樁上。兩船之間的大梁直徑25厘米,長11 m。梁上橋面寬20 cm,厚10 cm,長430 cm,可由普通民用車輛維護。1955再次裝修,花費5913元。1957,碼頭及橋面板維修,更換新鋼絲繩,6283元。1958年6月,解放軍某部工程隊來縣城對浮橋進行整體加固,增加了更多的船和梁,木船數量增加到13,鋪設了8噸重的軌道板,允許汽車通行。1963年1月,黃河封凍,百姓稱之為“冰橋”。當時浮橋被積冰沖毀,縣裏撥款9萬元立即修復,並將兩岸木籠碼頭改造成水泥砂漿砌築碼頭,木籠改為牽引絞車。1964開始有貨車通行,每次通行3分鐘,限速5公裏/小時。

貴德黃河浮橋建成初期,縣政府決定成立黃河浮橋管理處,有1名管理員、在浮橋上值班的警察,以及兩名多年在浮橋上值班的賀州(今甘肅省臨夏市)水兵,每人每月工資60元。並且從當地抽調6名水兵,平時輪流或集中維護浮橋,每人每月工資白洋6元,水兵班長每月補貼6元。對過往的商賈、牲畜、木車壹律收取過渡費,采取以橋養橋的政策。縣政府從公安經費中撥出1468元作為浮橋使用費,另外給白楊428元作為浮橋臨時費用。

解放後,浮橋管理站成立,共有工作人員6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工人(水手)4人,按國家核定的標準從過渡費中按月支付。浮橋管理仍采取以橋養橋的方針,但為了方便群眾,調整了過渡費。屬於兩岸人民從事生產活動的牲畜和車輛免交過渡費。對從事商業、運輸等場所的牲畜和車輛,收取過渡費,騾馬2分錢,牛驢1分錢,羊5分錢,木車5分錢。之後汽車每次過渡到2元。1965起,只收車轉場費,其他都免。1969起,免收汽車轉場費。1971 9月,浮橋由縣工信局管理,浮橋設施和人員全部移交公路運輸部門。黃河浮橋由養護段管理維護。到1978年5月,貴德縣黃河大橋建成,浮橋隨即廢棄。

1975年初,青海革委會批準修建貴德黃河公路大橋,貴德縣承擔了修橋任務。1975年8月27日,該縣成立了黃河大橋建設工程指揮部,邀請青海省公路工程養護處測量隊第壹工程隊和機械隊技術人員攜帶機械設備到該縣參與大橋的設計和施工。全縣部分幹部、技術人員和數百名農民工參加了建橋工程。

黃河大橋建設工程於1976年4月編制,於119年10月正式開工。大橋主體工程於2月1977、13、1977 . 5438 . 654366666646 6月1日,貴德縣各族人民慶祝貴德黃河大橋竣工並剪彩通車。黃河大橋的建成,進壹步改變了黃河上的交通面貌,使兩岸人民和寧桂公路上的車輛暢通無阻。

貴德黃河大橋位於寧桂公路112公裏處,即原黃河浮橋下遊100米處。橋梁結構為雙柱鉆孔樁工字鋼、少筋、微彎板的鋼筋混凝土橋,共16孔,每孔間距16米,加上1孔8米的板梁橋。大橋全長264.4米,橋面寬7米,兩側增加0.75米寬的高臺人行道。橋梁凈高12.95米,橋梁荷載15噸,80噸。橋梁建設工程共完成混凝土1.332立方米,石方路塹護坡539立方米,鉛絲石籠1.680立方米,土石方30000立方米,碎石路面1.61.6公裏。項目總消耗量為960噸水泥、227噸鋼材和953立方米木材。

貴德黃河大橋建設資金全部由青海省經委、交通廳等相關部門投入,總造價262.5萬元,其中30萬勞動力日工資561.00元,材料費66.5萬元,材料運輸費654.38+0.68萬元,工程損失費3萬元。

現在黃河大橋和原黃河浮橋遺址已成為縣內外人民參觀的景點。黃河南岸公路兩旁的麥田壹望無際。河邊古樹參天,柳枝飄飄。尤其是黃河北岸的黑爾嘎林區,綠樹成蔭,菌墊無聲,河水反射著陽光,特別吸引遊客。

  • 上一篇:與盛家族有關的歷史人物,
  • 下一篇:演講比賽活動策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