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秦漢時期的鎧甲和古羅馬有什麽區別?

中國秦漢時期的鎧甲和古羅馬有什麽區別?

秦代的鎧甲分為將軍鎧甲和士兵鎧甲,以出土的秦兵馬俑為例

將軍的盔甲是由在最後時刻指揮的將軍穿的。胸前和背上沒有指甲貼片,而是畫著五顏六色的圖案,用壹種硬邦邦的織錦做成,或者用皮革做成,畫著圖案。鎧甲的形狀是前胸下擺尖,後下擺直,四周寬邊,也是用織錦或皮革制成,上面有幾何圖案。整個盔甲前面97厘米,後面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下背部都有小釘板裝飾。全身上下有160塊指甲板。釘板形狀為方形,每邊寬,柄厘米。釘板的固定方法是用壹根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用鉚釘釘牢。此外,肩部還配有類似皮革制成的披肩,胸、背、肩處也露出絲帶。

秦兵盔甲:這是秦兵俑中最常見的盔甲樣式,是普通士兵的裝束。這種盔甲有以下特點:胸前的盔甲由上片壓下,腹部的盔甲由下片壓上,方便活動。從胸腹部中間的中線開始,所有的釘板從中間向兩側疊放,肩部釘板的組合與腹部相同。肩、腹、頸周圍的釘板由釘帶連接,所有釘板上均有釘子,數量從兩枚到三枚或四枚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前後護甲長度相等。都是64 cm,褲腳壹般都是圓的,周圍沒有額外的邊。

漢代盔甲的術語如下:護頸稱為“領”或“鍛銷”,護臂稱為“釬”,盔稱為“兜銷”,銷是當時的壹種炊具。但我們只需要知道它看起來像頭盔。西漢出土的鎧甲形制相當於防彈衣,故對它們的分析僅限於防彈衣。這些盔甲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和六種類型:

第壹類:紮甲,主要用壹種I型和II型釘板,也有用壹種II型釘板的。

I型:只保護胸前和背上的盔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壹根帶子連接,帶子只有腰長。外貌與明清女性相似。楊家灣陶俑所穿鎧甲可見標本,其中騎兵俑均屬此類。

ⅱ型:除了胸甲和背甲,還有肩帶,指甲板比第壹型小。大部分屬於II型釘板。標本見楊家灣陶制步兵俑。防彈衣的底部釘板位於腰部以下,采用活動編織。

ⅲ型:見於二甲子出土標本。除了胸甲和背甲之外,它還有壹個項圈,項圈在胸部是敞開的,用鐵紐扣系住。戴在腋下不封口。防彈衣的下緣也掛在腰部以下。

鐵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是以中國傳統的皮甲為基礎,所以這種盔甲的形制類似於皮甲。加上塗了防銹漆,陳列在陶俑上,幾乎很難與皮甲區分開來。尤其是這個時候,中國皮甲開始模仿真甲,刷黑漆。除非出土,否則鑒定起來會比較困難。這種盔甲的防護力明顯不足,不過好在西亞的鱗甲在這個時候終於傳到了中國,於是出現了中國版的鱗甲。除了唐朝短暫地出現了向板甲進步的趨勢,從西方引進了外來的鎧甲,直到明朝,中國的鎧甲鎧甲幾乎都是魚鱗甲。

西漢的音階也有三種,主要用第二、三種釘,壹般不用第壹種釘。它們* * *都有壹個相同的外觀特征,就是指甲板很細,呈魚鱗狀,因此得名。

壹型:二甲子出土的殘甲由兩型和壹型甲組成。

ⅱ型:由三類和壹類小釘片組成,滿城壹號墓出土的標本屬於這壹類型。也見於楊家灣陶俑。其中壹個比較大的標本,穿鎧甲腰帶以上是魚鱗,但腰帶以下是紮甲。

類型III:由三種類型的類型II釘件制成,

西漢裝甲部隊的比例,騎兵約為8%,步兵約為43%。漢武帝以後可能有所增加,但鎧甲不壹定是鐵甲。

羅馬

不同的時代不壹樣。

我們來看看軍隊體制改革前後的情況

改革前:按部隊年齡分為青年兵和成年兵,裝備大致相同。妳說的紅發是手臂的區分。比如羅馬突擊隊戴“鼠頭”,預備役矛兵戴兩根羽毛,成年軍團士兵戴紅發,還有壹些組織不戴頭盔。

早期軍團兵:通常在戰時,161人組成方陣,以鐵片和皮革制成的方盾和鎖子甲,3-4人跟隨標槍,刺殺匕首。

後備長槍兵:161人壹個方陣,盔甲與早期軍團士兵相同,武器是對抗騎兵的長矛。

突擊隊:由108人組成的方陣,有無輕甲,8-10長矛,小而輕的盾牌,多為木皮制成。

改革後,下屬兵團出現,正規兵團產生,羅馬城防和近衛兵團產生,兵團騎兵編制通用。

正規軍團:有161和255兩種組織。其中,大組織壹般被塑造成英雄單位,有金色圖騰旗幟,方形盾甲,長矛。紀律嚴明,不愧為天下第壹的古代軍隊,頭上沒有任何裝飾。

附屬兵團:蠻戰人居多,有鎖子甲、長槍和橢圓形盾牌,紀律性明顯不如軍團。

守衛:親衛隊,元老院成員或重要家族,是軍團的精英。壹般是161的隊伍,死守領主,擁有古代最好的防禦盔甲。方盾、標槍、匕首上裝飾著和向上刷壹樣的頭盔,相當常見。

和騎兵-

早期為輕騎兵和羅馬騎兵。

輕騎兵:為先鋒和偵察兵效力,108人的隊伍,或者簡單的穿插,裝備小圓盾,刺搶匕首,好像有人裝備長矛。

羅馬正規騎兵:108人的隊伍,壹般在戰鬥中與步兵配合使用,但壹般不單獨使用,配有方盾和長矛,擁有與早期軍團同樣良好的防護。

後期是軍團騎兵和近衛騎兵。

軍團騎兵:108人的隊伍,與軍團步兵的盔甲裝備基本相同,但不裝備矛槍。好像用的劍比較長,可能是馬上劈的需要。

近衛騎兵:團騎兵的加強版,數量不多,很少見。可能擔任將軍衛隊和儀仗隊,編制不明確。

註:關於人員數量,和平時期有中隊和中隊。161人是戰時慣用的戰術,但也不壹定是這樣。。。。

  • 上一篇: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六年級上冊。
  • 下一篇:徐茂公:妳如何看待影視劇中道士歷史上的戰爭將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