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評價安史之亂中的張勛?

如何評價安史之亂中的張勛?

溫士迪

綏陽之戰不僅是安史之亂中最關鍵的戰役之壹,也是千年來爭議最大的戰爭之壹。

領導這場運動的領袖張勛,自然處於歷史的漩渦之中,歷來褒貶不壹。

但對張勛的褒貶態度也很明確。

極力推崇張勛的人站在戰爭全局的高度,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評判,認為張勛是英雄。

俗話說,“坐在壹起無拘無束地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暢所欲言就能擊退敵人,那張勛為什麽要死?”

綏陽之戰,張勛立下戰功。即使在世界歷史範圍內,他也能以不足壹萬的兵力對付數十萬敵軍,守住綏陽十個月。

如果再加上這期間的邱勇之戰和寧陵之戰,張勛實際抗擊燕軍的時間是21個月,差不多是兩年。

據史料記載,* * *經歷了400多次戰爭,殺死了300多名叛軍,消滅了10多萬敵軍。可謂是戰爭史上的奇跡。

更重要的是,綏陽之戰的深遠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壹方面,綏陽是江淮地區的門戶,江淮地區土地肥沃,是李唐時期稅收的主要來源。

壹旦睢陽失陷,沒錢了,李唐的反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相反,嚴俊的實力將會大大增強。

不止如此,是張勛支援了燕軍的幾千人馬,所以給唐肅宗的反擊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並且在這段時間內,恢復了長安和洛陽。

另壹方面,壹旦燕軍第壹次占領江淮地區,李唐王朝已經無力組織反擊,這可能會改變整個歷史進程。

或許,另壹個“五隨機中國”也未必可能。因為安祿山和史思明都屬於胡人,從他們造反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根本不是仁義之師。當時燕軍也是以胡人為主。

綏陽之戰雖然意義深遠,張勛戰功偉大,但是有壹個很大的道德汙點,就是吃了三萬人。

“人是鐵飯鋼,不吃壹頓就餓。”在戰爭中更是如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不飽穿不暖,還能做什麽打仗?

但張勛當時的處境特別艱難。外面沒有援軍,裏面沒有糧草,張勛最後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妃子,還有綏陽城的三萬百姓。

這壹點所凸顯出來的不人道和殘忍,是對儒家價值觀的嚴重背離,正如孟子所說的“非為殺壹無辜而得天下。”

事實上,當時李唐對張勛功過的評價存在嚴重分歧。張的誹謗者認為“張勛不去睢陽,不如吃人,不如整人。”相當狂妄的人認為“以少擊眾,以弱制強,護江淮待陛下恩師。老師到了,就巡邏到死,巡邏有功。”

只是到了最後,張勛在《李唐史策》中被記為英雄。那麽我們今天應該如何評價張勛呢?其實更復雜。只能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 上一篇:也門撤僑2015:艦炮對準海岸,叛軍保持克制。細節令人振奮。
  • 下一篇:歷史高二期中試卷誰能提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