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誰有潭柘寺歷史淵源的資料?

誰有潭柘寺歷史淵源的資料?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寶珠峰山麓,距北京40多公裏,始建於晉代,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民間有“先有潭柘寺,後有燕京城”的說法。因寺後有龍潭,前有柘樹,故名潭柘寺。

寺廟依山而建,大殿宏偉,建築格局分為東、西、中三路。中路建築金碧輝煌,有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等。大雄寶殿大山脊兩端的綠琉璃吻高2.9米,是北京古建築中最好、最大的壹對吻。毗盧閣是中路最高的建築。亭前是臘梅、探春、二喬、玉蘭等名貴花木。亭前壹株紫玉蘭,樹齡200多年,是華北最大的玉蘭。每年的早春是欣賞玉蘭的好機會。另有兩棵銀杏樹已被乾隆皇帝“禦”為“伴”。東路是壹組四合院式建築,青瓦青柱,典雅別致,有方丈院和清帝宮。西路建築莊嚴肅穆,有戒壇、觀音堂等。

交通:可從前門、阜成門直接乘坐遊7。坐326到河灘,然後換車。或者坐地鐵到蘋果園換乘931。

門票:35元

開放時間:8:30-18:00。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潭柘山腳下,距離阜成門41 km。潭柘寺坐北朝南,背靠寶藏珠穆朗瑪峰,四周是九座馬蹄形的高峰。這九座山峰分別是會龍峰、虎距離峰、鵬日峰、崔子峰、吉雲峰、羅海峰、佳悅峰、象王峰和蓮花峰。九座山峰猶如九條巨龍守護著中間的寶藏珠穆朗瑪峰,並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寺。高大的山峰阻擋了來自西北的寒流,形成了潭柘寺所在的溫暖濕潤的小氣候。所以這裏植被茂盛,有大量的古樹和名花,自然風光極其優美。

潭柘寺規模巨大,殿內面積2.5公頃,殿外11.2公頃。加上潭柘寺管轄的周邊山林、山野,總面積為121公頃以上。大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北京故宮有9999間半,潭柘寺在清朝鼎盛時期有999間半,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的時候,是在潭柘寺之後修建的。解放初期,拆除了壹些破舊的寺廟,修建了壹些新房子。目前潭柘寺共有房屋943間,其中古殿638間。建築保持明清風格,是京郊最大的寺廟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美學原則,有壹條中軸線貫穿其中,左右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看起來規整、整齊,主次分明,層次分明。其建築形式有殿、堂、閣、廳、亭、閣、樓、壇等。寺外有許多建築和景點,如上下寶塔、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殿、龍潭等,就像捧著月亮的星星,散落其中,形成了方圓壹個景點眾多、形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遊勝地。潭柘寺不僅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也非常優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風景,早晚各有不同的味道。早在清代,“潭柘寺十景”在北京就已經很有名了。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它是北京最早建造的佛教寺廟。北京有句諺語“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潭柘寺金代名為卡夫卡寺,唐代改名為龍泉寺,金代名為大滿居濟寺。明代,龍泉寺、卡夫卡寺等舊名相繼恢復。在清朝,康熙皇帝把它命名為雲岫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所以人們壹直稱之為“潭柘寺”。

千百年來,潭柘寺以其悠久的歷史、宏偉的建築、美麗的風景和神奇的傳說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金熙宗以後,歷代皇帝都來潭柘寺拜佛,遊山玩水,並撥出經費對寺廟進行改擴建。王子、嬪妃、公主也紛紛捐出自己的資金。在加布施,有成千上萬與潭柘寺關系良好的民間男女。他們多年來壹直為潭柘寺布施齋僧,並自發組織了數十個民間香火會,集資購買土地房產,捐贈給寺廟,成為潭柘寺維持巨額日常開支的重要經濟來源之壹。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廟規模、土地財產、宗教地位、政治影響等方面都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康熙皇帝將潭柘寺定為“建築”,使其成為北京最大的皇家寺廟。潭柘寺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從晉朝開始,很長壹段時間內,它都是大乘佛教林佶教的教主,名僧輩出。為了研究佛學,弘揚佛法,擴建修繕潭柘寺,繁榮寺院香火,高僧們嘔心瀝血。潭柘寺因其強大的政權、龐大的寺院財產和在佛教中崇高的地位,以及其龐大的規模,享有“京都第壹寺”的美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潭柘寺作為森林遺址公園開放,並成為旅遊景點。10月28日1957,1978,被列為北京市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潭柘寺用北京市政府的資金大規模整修了兩年,8月28日1980+。

2001年6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潭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潭柘寺廟宇雄偉壯觀,庭院幽靜,殿宇、大殿、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閣、齋屋,風景非凡。寺內古樹名木,花木翠竹遍布,假山疊翠,曲水相映,紅墻青瓦飛檐掩映於松柏之間,寺內整潔莊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了聯贊:“拍空久,地必先幽。”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其眾多的歷史遺跡和美麗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客人和四面八方的遊客,而且還擁有現代化的旅遊服務設施,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觀光、娛樂、購物壹條龍服務。它是北京郊區著名的旅遊景點。

(壹)華嚴寺,老龍向殿。

據說唐朝武則天的時候,北京有壹個幽州。幽州城有個知府叫張仁元。有壹天半夜,張任遠躺在床上,無法入睡,只是聽著窗外的動靜。突然,他聽到壹個和尚大聲誦經的聲音從城外傳來。它悠揚而洪亮。第二天,張任遠問手下:妳們有沒有聽到壹個和尚夜裏大聲念經?男人們搖搖頭,表示沒聽到。張仁遠心中疑惑,迷惑不解。第二天半夜,他靜靜地坐在床上,忽然又聽到那聲響亮的誦經聲,更是鏗鏘悅耳。第三天早上,張任遠迅速派人趕往城北。果然,在城門外的小破廟裏,男人們看到壹個上了年紀的和尚坐在拜墊上,微微閉著眼睛,在那裏輕聲念經。城外的人說,那個叫華嚴法師的和尚已經在那裏坐了好幾天了。官員們很快邀請老和尚去監獄。張任遠遇到老和尚,問他有什麽事。老和尚說:“我想在北京西邊的羅後嶺下建壹座廟來拜佛。”張任遠知道華嚴和道士非同壹般,就答應了他的要求,給了他壹份占地文書。

第二天,華嚴和尚來到了寶山腳下,在壹家名為卡夫卡的小店裏安頓下來。在賈府廟前,有壹個叫青龍湖的大水池。老百姓還說這是海眼,池底可以直達東海。這個青龍湖裏還住著另壹條老龍。華嚴和尚每天都去青龍湖邊布道,臺下真的是人山人海。青龍潭的老龍每天都要遊到潭邊,聽華嚴和尚講經。時間長了,老龍受佛義影響,想拜見華嚴,自稱弟子。老龍去請教山神,問他怎樣才能“逢人便龍”。山神說:“妳要想盡辦法讓老和尚生氣,讓他變臉,我們好當面跟他說。”第二天,華嚴和尚在青龍湖邊坐著的時候,老龍在池子裏激起了幾個波浪,波浪上岸,沖下了華嚴和尚膝蓋前的飯碗。聽經的人見此情景都嚇走了,華嚴和尚也跟著怒容滿面。老龍見時機已到,借著水勢遊到岸邊,在華嚴和尚面前磕頭。看到老龍如此誠懇,知道是“良心發現”,華嚴明確表示,打算在青龍湖的基地上建壹座大廟,並要求老龍“放棄房子”,搬到別處去住。老龍連連點頭。

那天晚上,風刮得很大,雨下得很大,青龍湖的濁浪直沖雲霄。雷光的電光壹閃,但他看到老龍昂著頭,舉著爪子,爬上了天空。天亮了,風停了,雨也停了。昨天還是黑水千尺的青龍湖,現在變成了平地。在陽光的照耀下,壹對吻痕在平地上緩緩拱起——這個吻痕據說是古代的龍!目前華嚴和尚正在大興土木,在這片平地上修建大雄寶殿,在寺脊兩端安裝兩個吻。著名的潭柘寺就是這樣建成的。

(2)“大慶”和“青兒”是奇跡。

明代潭柘寺有壹位優秀的道長。有壹天,大觀想去四川峨眉山。但又怕路途太長,便在潭柘寺西北角的龍王殿燒香跪拜,祈求龍的保佑。果然,當天午夜時分,大雄寶殿屋頂上下來兩個“龍子”,腰如茶碗般粗,渾身鐵青,看起來像是黑蛇。寺裏的和尚立即跪拜,稱他們為“大清大師”和“青兒大師”。第二天,大青爾青護送道士上路,在每壹座山上開道,遇水架橋,往返三年,壹路祝福道士平安。

回到潭柘寺後,大觀命工匠造了兩個紅木方籠,把大清兒青放了進去。大雄寶殿西側的神龕裏還供奉著兩個“龍子”,供人們燒香求見。

說起清朝,乾隆皇帝參觀潭柘寺。這壹天,乾隆坐在劉備亭北面的寶座上,寺裏的和尚都來見皇帝求封。“龍兒”青兒聽到這裏,也從大雄寶殿的後門爬了出來,壹波三折地來到了乾隆皇帝的寶座前。青兒對佛法著迷,展現了他的真實本性。他全身變得大如鬥,高呼“萬歲”,向乾隆皇帝要賞。乾隆見此,大驚失色,指著面前的大蟲大叫道:“這蠢蟲是公的!”“誰聽不出金口玉言?現在青兒又變小了,她低著頭沿著劉備館下的水槽向南爬去-

第二天中午,所有的和尚和附近的人都收到了大銅鍋裏的粥,放到嘴裏,感覺又粘又香。大家妳壹碗我壹碗。越吃越喜歡。吃完粥鍋見底了,大家看著鍋底,看到鍋裏壹堆蛇骨像個圈。——原來,青兒聽從乾隆的“聖旨”,爬進銅鍋,成了“為公之事”。

(3)方丈施法,葛震出家。

乾隆皇帝入住潭柘寺,在寺內與住持討論佛性仁義,十分投機。想起自己在寺裏待了兩天,乾隆見和尚來來往往,有老有少,估計不少。他問老方丈:“妳們寺裏上下有多少和尚?”老方丈道:“潭柘寺僧無數。”甘龍心想:妳不能算,難道我不能算個皇帝嗎?於是對老方丈說:“我給每個和尚壹個銅錢作為酬勞,等我拿到酬勞,我再數人數。這還不夠嗎?”老方丈微笑著點頭同意。

守衛馬密把乾隆禦座搬到山門邊,讓皇帝坐在上面,看著大臣們給潭柘寺裏的和尚們送錢,順便清點人數。老老少少的和尚在廟前排好隊,每人伸手拿壹枚銅錢,然後走出山門。發,發,發從大清早起到中午,從中午到日落,乾隆帶來的幾十口袋銅錢都在發光,廟門裏還有素未謀面的和尚。遞完最後壹枚銅錢,乾隆嘆了口氣,對方丈說:“我相信和尚說的話。”

看著老方丈看著甘龍尷尬的臉,他上前壹步,拉著甘龍的手說:“陛下,請隨貧僧去後山。”乾隆現在跟著老方丈出了山門,來到後山坡的石板鋪的小路上。“陛下,請四處看看。”老方丈自豪地說。乾隆看著山坡,不禁大吃壹驚:卻見遍地金光,壹簇簇宗族棗樹掛滿銅錢,山風叮叮當當。乾隆低頭仔細壹看,這壹天送來的銅錢都握在葛的針尖上。

說來也怪,老方丈把滿山的葛的針尖都變成了和尚,讓他們領了的賞賜,回到山坡上。

(四)“活佛”傳道,虎為善。

清朝光緒年間,壹位王子騎馬到潭柘寺遊山玩水。他走到離寺廟不遠的獨木橋上,看見壹個衣衫襤褸的傻和尚攔住他的馬頭,沖著他喊。六王子壹時大怒,命侍衛將和尚推到橋下山澗摔死。沒想到,半個小時後,瘋傻和尚從深山溪流中爬上了橋,對著他大喊大叫。六王子壹時大怒,命侍衛將和尚推到橋下山澗摔死。誰知半個時辰後,瘋傻和尚又從深澗爬到橋上,對著六王子微笑。六王子大為驚訝,說:“妳看妳這樣子,活像個活佛。”“阿彌陀佛!”瘋和尚低頭謝過,向東邊山坡走去。

不久,自稱“活佛”的瘋和尚住進了下塔院東邊的壹個山洞裏。這個洞穴很陰暗。裏面有很多蠍子,附近的人叫它蠍子洞。活佛住進去後,伸手抓起蠍子就吃,把滿是窟窿的蠍子都吃了。他還養了壹只雞和壹只狗,讓這兩只活物和他壹起在山洞裏吃住。

遠近的人聽說潭柘寺有“活佛”,都想開開眼,於是成群結隊地來到東邊山坡,擠進蠍子洞觀看。大家看他和古代傳說中的濟公很像,壹定是道術高超,就像他給錢要藥壹樣。瘋和尚抓起身邊的雞糞狗糞、樹葉、草,吹“神仙氣”,遞給給錢買藥的信眾男女。奇怪的是,有些人頭疼腦熱,並無大礙。吃了他的“仙藥”就好了。“活佛”的景點越來越大,人們送給他的銀銅錢在山洞裏的地上鋪了厚厚的壹層。活佛經常坐在洞口講經,聽講的人擠滿了烏鴉和烏鴉。

有壹天,潭柘寺後面山澗裏的壹只老虎也來到了活佛的嘴邊。觀眾看到老虎來了,都嚇得跑了。活佛不怕虎,卻接著講他的經典。他看著眼前的老虎,臉上卻依舊平靜,念叨著“阿彌陀佛”。他還建議老虎由惡變善,不要再殺動物,不要再吃肉。老虎良心發現,聽了活佛的教誨,立刻拜倒在活佛腳下,拜活佛為師,願意進洞修行。說起來很邪門,這只老虎再也沒有上山殺生,每天只跟著活佛到廟裏的大銅鍋裏喝粥。寺裏的和尚看見活佛每天早上帶壹只老虎到山門喝粥。他們害怕極了,哭著喊著跑來跑去。看到這裏,老方丈對老虎說:“過了中午再來吧。”老虎也很驚訝。聽了方丈的話,他真的回到山洞裏等著。誰知老虎聽信了老方丈的“午後再來”為“五日後再來”,乖乖地在洞裏等了五天,然後精疲力盡,餓死在洞裏。老虎死後,老方丈命工匠做了壹個彩色的老虎雕像,立在活佛洞裏。後來活佛也去世了,在這個山洞裏留下了活佛和老虎兩個泥塑。民國時,壹個叫田的人寫了壹首詩,講的就是這個“活佛”的故事:“神話離奇虎聽經,佛心感獸心。色代相傳,香拜道星。”

(5)石鍋魚

在潭柘寺最高點的西北角,還有壹座小廟——龍王殿。壹條黑色青石雕成的大魚掛在殿前遊廊下。這就是潭柘寺著名古跡之壹的“石魚”。

這條石魚大約三英尺長,將近壹英尺寬。當小木敲擊石鍋魚的不同部委時,會發出“叮咚”的聲音,音階有明顯的變化,就像打擊樂器壹樣。

據說石鍋魚是南海龍王的最愛。在慶祝活動中,龍母會敲打它來演奏音樂。這美妙的音樂傳到了天宮,王太後聽到了,非常喜歡。龍王知道後,把石魚獻給了玉帝。但是太後壹敲,就發不出聲音了。太後很不高興,就問老先生:“這是什麽寶貝,為什麽我敲的時候發不出聲音?””老先生回答道,“這是下層世界的事情。怎麽能供奉上天呢?還是回去吧。"

正好北方大旱,瘟疫流行,玉皇大帝同情百姓的疾苦,就把石魚送到凡間,命令它到了下層世界後救助被感染的人。

壹天晚上,風刮得很大,有壹場雷雨。突然,壹道閃電,刷的壹聲,壹道白光從天而降,落在潭柘寺大雄寶殿前的基座上。守夜的和尚聽到院中“噗通”壹聲,心中壹驚。他趕緊舉起燈去看,發現是壹條很大的石魚。我急忙向老方丈匯報情況。老方丈雙手合十,閉目養神。他說:“阿彌陀佛,好,好,是天庭玉帝賜的,人間有希望。壹定會幫老百姓解決問題。”於是他命人把石魚掛在龍王殿的廊下,供遊客和香客觀賞和祈福。

石魚身體分為十三個部分,代表中國過去的十三個州,也就是十三個省。任何壹個省份若遭遇旱災,都會敲擊魚身相應部位,同時焚香祈福,讓當地借助雨水擺脫災難。

  • 上一篇:陽朔旅遊住宿攻略
  • 下一篇:中國翡翠品牌排名前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