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南陵縣歷史

南陵縣歷史

全文約1900字,配圖10。閱讀時間看個人喜好。請合理安排時間。

下圖黑色虛線是當代宣城市的行政區劃範圍。

先秦時期,吳越楚三國先後統治了現在的宣城地區。秦滅楚後,開始設置郡縣,納入國家行政區劃。但秦時宣城市沒有縣級行政機構,直到西漢。

上圖是公元7年的西漢。此時宣城市有三縣,隸屬丹陽縣。西漢元壽二年(121年前)設立丹陽郡,管轄宛陵郡。此時管轄範圍大約是安徽省的長江以南地區,後期管轄範圍不斷縮小,隋朝已廢。

位於西漢的宛陵郡,是今天宣州區行政體制的起源。隋朝改稱宣城縣,縣城與今天壹樣,延續至今。

宣城郡,位於西漢,在今宣城市西部(稱南陵縣弋江鎮)。隋朝,宣城郡廢,不續。

涇縣和西漢是今天涇縣行政體制的起源。此時縣城位於涇川鎮方上村,元十三年(1276)遷至涇川鎮,壹直延續至今。

上圖是公元281年的西晉。此時宣城市有七縣,隸屬宣城縣。三國時期,孫權將丹陽郡府遷至建業。西晉太康二年(281),丹陽郡設宣城郡,轄區仍在宛陵郡,如上圖。

廣德縣位於吳棟,因漢代廣德國而得名。這個廣德縣叫廣德,位於廣德城西南,但不是廣德城行政建制的起源,其隋朝並入隋安縣。

寧國縣和吳棟家是今天寧國市行政系統的起源。此時縣城位於寧國市西南,1949移至此址,延續至今。

吳安縣和懷安縣存在時間短,不重要,所以不詳細。

上圖是公元612年的隋朝。此時宣城市有三縣,隸屬宣城縣。

綏安縣是廣德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地。南朝梁少泰元年(555),原名石峰縣。隋黃凱九年(589),改為隋安縣,唐代改稱廣德縣。郡與今同,延續至今。

上圖是公元767年的唐朝。此時宣城市有六郡,分屬宣州、漳州。寧國郡在隋朝曾短暫廢棄,此時已遷址。宣州由宣城縣改名而來。

旌德縣位於唐永泰元年(765),是今天旌德縣行政建制的起源。郡與今同,延續至今。

績溪縣,位於唐大歷二年(767),隸屬漳州,是今天績溪縣行政建制的起源。郡與今同,延續至今。

上圖為北宋1111年。此時宣城市有七縣,分屬三地。廣德郡創建於北宋宣州四年(979),轄廣德郡,轄廣德、建平兩縣。

北宋端公元年(988年)建平郡北方廣德郡,即今天的郎溪縣行政建制起源分析。1914因與熱河特區建平縣同名而更名為郎溪縣,延續至今。

到了北宋這個時候,宣城市現在的縣級行政機構分布基本和今天壹樣。七個縣級機構都有過,但分屬三個地方,其中兩個是地方地級行政機構。

上圖為公元1330年的元朝。與北宋相比,元朝的行政區劃變化不大。只有宣州改為寧國路,廣德郡改為廣德路,漳州改為徽州路。

上圖是公元1582年的明朝。寧國路改為寧國府,廣德路改為廣德府,徽州路改為徽州府,行政區劃變化不大。

清朝在這方面沿用了明朝的行政區劃,不想贅述。

從以上系列地圖可以看出,黃山市黃山區、蕪湖市萬智區、蕪湖市南陵縣在古代長期歸宣城市的前身(宣城縣、宣州、寧國府)管轄,壹直延續到近代。

上圖為民國初年1914。此時宣城等七郡屬蕪湖郡所在的蕪湖道管轄。蕪湖路1927廢棄,各縣省直管。

此時蕪湖道的行政區劃很接近漢代的丹陽郡,只是小了壹點。

上圖是1953建國初期。宣城地區於1949年解放,但於1952年撤銷。於是在1953年,宣城城被壹分為二,北部四郡歸蕪湖地區,南部三郡歸徽州地區。

徽州區也於1957撤銷,所轄區域劃入蕪湖區。此時蕪湖區轄22縣。此後管轄範圍不斷縮小,於1971遷至蕪湖地區。

1980年,蕪湖地區改為宣城地區,行署也遷到宣城縣(今屬市),轄宣城、當塗、南陵、寧國、郎溪、廣德、涇縣、繁昌、青陽等縣。

此後,繁昌、慶陽、南陵、當塗等縣相繼劃區,旌德、績溪等縣劃入1987。

隨著2000年由地改市,逐漸成為今天的行政區劃。

縱觀宣城的行政區劃歷史,宣州區和涇縣的行政建制歷史同樣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而七郡並存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北宋。

宣城的地級行政體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晉的宣城郡,至今已有壹千七百多年。

北宋至清朝,東部廣德、郎溪自成壹派,為廣德軍(州),與宣州並存。在此期間,宣城市壹直有兩個地方地級行政機構。

最後說壹下績溪縣。從唐代建縣之初,屬黃山市前身,1987年才歸宣城所有。論行政體制上的親疏關系,黃山市黃山區更接近今天的宣城市。要知道黃山區的前身太平郡,在唐天寶十壹年(752年)就位於涇縣,屬宣州。

筆者整理了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貴州、浙江、湖北的行政區劃史,可以發現更多的關註點。#宣城#

  • 上一篇:太子要去南京,崇禎為什麽不同意?秘訣是什麽?
  • 下一篇:年輕的時候,我曾經是校草。郎偉賢為什麽能成為上千萬的網絡名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