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南京的靈谷寺是什麽樣的?

南京的靈谷寺是什麽樣的?

靈谷寺,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是古代中山70余座南朝佛教寺廟中唯壹的壹座。它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不帶梁椽的圓頂石結構佛教寺廟。靈谷寺的前身是開禪寺,始建於南朝。南朝天監十三年(514),梁武帝在獨龍崗修建了壹座精美的房屋和壹座智公塔,以安葬名僧寶芝。唐代改名為包公院,北宋改名為太平興國寺,明初改名為江山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選擇了中山以西作為皇家陵園,於是下令將這壹帶的寺廟全部遷到紫金山東麓,合二為壹。因為搬遷後的江山寺坐落在“左山右山”之間的壹個山谷裏,朱元璋就給它起了“靈谷寺”。

靈谷寺山門靈谷寺初建時規模宏大,寺廟佛塔眾多。除了無梁殿,還有其他建築,如金剛殿,天王殿,吳芳殿,毗盧殿,觀音閣,禪堂,客房和方丈室。可惜因為大火和士兵,只有五糧店活了下來。目前寺內主要有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吳芳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寺後有寶芝宮塔,十分雄偉。靈谷寺入口為三牌坊,中門上題“古靈風景區”,側門上書“松生”和“泉濤”。

進了大門,過了雨道,就看到無梁堂了。五糧店,原名五糧店,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又因整個建築為磚石結構,無梁無椽,故俗稱“五糧店”。五糧店是靈谷寺唯壹的古建築,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2),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時(1436 ~ 1449)曾在寺中藏經,身中三巨佛,兩側二十四天象。清代康熙、嘉慶、道光年間,均有修繕。雖然幾經改建,但主體結構從未改變。寺廟平面呈長方形,高22米,寬53.8米,深37.85米。大殿屋頂為琉璃瓦重檐九脊,大屋屋脊上有三座琉璃小喇嘛塔。廟前是壹個寬敞的平臺,後面是壹條平坦的隧道。外部為仿木結構,屋檐下有鬥拱,立面有門窗。裏面是來回擺動的涵洞,正面有五個開間,每個房間壹張票,每排五張票。中間的壹個券洞最大,跨度超過11米,高14米。明清時期,中國傳統建築達到了最後壹個高峰,呈現出形式簡潔、細節繁復的形象。再加上制磚技術的提高,這壹時期用磚建造的房屋突然增多,出現了用磚建造的“無梁堂”。無梁廳的建築結構,改變了我國古代建築中梁與框架相結合的建築傳統。整棟樓找不到梁柱,而且是磚砌的。雖然中國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無梁殿,如浙江寧波國保、五臺山仙通寺、四川峨眉山萬年寺、蘇州開元寺等,但靈谷寺的無梁殿在建築結構和技術上更為獨特和完善。這座寺廟的建設工程非常艱巨復雜。采用中國古代石拱橋的建造方法。五個券孔由基層磚砌成,然後拼接在壹起,形成壹個巨大的拱形屋頂,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

1928年,國民政府將無量堂改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館,命名為“正氣堂”。廟前有壹座有頂的陣亡將士牌坊。中間正方形刻有“仁義”,背面刻有“救國救民”。廣場的前面是壹對白色大理石。墻上鐫刻著孫中山的總理遺囑,還有110塊“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上面鐫刻著33224名陣亡將士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後,館內建有“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以“中國之光”為主題,塑造了十組辛亥革命中影響最大的革命事件。

五糧店後面是第壹座陣亡將士公墓。當時由於陣亡將士人數眾多,墓地無法容納全部。因此,每個級別的士兵都有壹名代表,他們是根據部門抽簽決定埋葬的。陵園北側墓墻東西兩端各有壹座紀念碑,分別是十九路軍和五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弧形墓墻後面是宋風亭,高10米,寬41.7米,九重檐。這是壹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建築,是為後代建造的。外面有回廊,四周是紅柱子,二樓是空心的。可以靜靜地坐在亭子裏,看著如海的松冠,聽著陣陣松濤。亭西有包公塔,是佛教高僧寶芝被移葬的地方。塔南有“三碑”,也是著名的靈谷寺碑。碑上鐫刻著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繪制的珍寶畫像,大詩人李白的贊美詩,書法家顏真卿的題詞。三位名家的傑作集於壹碑,世所罕見,被譽為唐仙三絕。後來古跡佛塔相繼被毀。塔前根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拓片原件雕有壹座石塔,清同治年間重修。塔旁有八功德泉。據說這泉水是由壹位西域古僧從西域取來的。早在梁朝,寺院裏的僧人就用它來治病,使它名揚天下。

  • 上一篇:朝鮮王朝歷史韓劇的對應
  •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誰是張爆炸案的幕後兇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