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東漢末的歷史苗

東漢末的歷史苗

東漢末年後誰統壹了三國?司馬燕統壹了三國。

鹹熙二年(265),司馬燕做了宰相,攻打晉王。司馬燕棄魏元帝自立,立國之名為“晉”,史稱西晉,定都洛陽。改革政治,振興經濟,厲行節儉,實行法治,頒布戶型圖,人口增加,整個社會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壹中國,從而結束了三國時期,進入金朝。

三國回歸西晉過程的擴展信息

晉武帝司馬燕,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燕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了金朝,史稱西晉。稱帝後,開始準備伐吳,派在益州造船,楊虎城守襄陽,吳康守江陵。

264年孫皓登基後,交州(今廣西省和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試圖奪回它,但被晉軍將領毛歡擊敗。269年,孫皓與余雲、黃濤、徐莉等人在合浦水陸會師,直到271才收復膠州。

279年,雲岫部下馬國在廣州(今兩廣)造反,孫皓派滕循、陶俊、黃濤等圍剿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下,吳國岌岌可危。在重臣陸愷和死後,金提議由楊虎城攻打吳國,但遭到賈充的反對而作罷。

公元279年,當西北叛亂開始時,、杜預上書,說是時候攻打吳了,而賈充、荀彧則以西北未定為由反對。終於,司馬燕決定在當年11月大舉進攻吳國,這就是著名的晉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遊有王拙、唐斌軍,中遊有王榮軍,下遊有王渾、司馬周軍多路推進。

280年1月,孫皓被任命為丞相,率領庫洛克申、孫振渡河抵抗王渾軍,但均被擊敗而死。王拙的軍隊與其他沿長江的金軍合作,攻占了西陵、江陵、武昌和旬陽,杜預還攻占了荊州南部。3月15日,孫浩看到金軍已經包圍了建業,他認為大勢已去,投降了。孫吳滅亡,西晉統壹天下,從而結束了三國時期。

百度百科-三國(中國東漢至西晉的歷史時期)

百度百科-司馬燕

東漢末年是多少年前?東漢末年是指公元184-220年,截止到2019年大約是1800年前。

東漢末年是指從鐘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220)這段時間,是指東漢末年的亡國前夕,直到曹丕篡漢或三足鼎立(229年吳棟孫權稱帝),歷時36年(或東吳建國45年)。這壹時期軍閥割據,相互爭鬥。

如果從184開始計算,則是1835乘2019,如果從220開始計算,則是1799乘2019。壹般來說應該是1800年以上。

擴展數據:

歷史背景:

東漢末年,農業生產中發生了嚴重的土地兼並,直接導致了地方強大勢力的崛起。

由於中央政府的政治黑暗,朝野十官橫行,對地方的控制越來越弱,導致土地兼並問題日益嚴重。人民承受了這種現象的苦果,在天災和瘟疫的雙重打擊下,紛紛揭竿而起,發動了大規模的叛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巾起義。

時代的動蕩也給了地方豪強崛起的機會。起初,他們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用自己的財力保衛家園。後來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勢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中央政府對此無能為力,但需要他們來維持當地的穩定。

百度百科-東漢末年

求東漢末年東漢十三州縣的名稱。東漢時期,有七個縣:河東縣、河內縣、河南縣、弘農縣、荊趙胤、鳳嶺縣和扶風縣。

青州,下轄縣、縣六、縣六十五:平原縣、東萊縣、濟南縣、樂安縣、北海縣、齊縣。

徐州下轄縣、鄉五個,縣六十二個:東關縣、瑯琊縣、彭城縣、東海縣、下邳縣、廣靈縣。

兗州,下轄縣、郭壩、縣80個:陳留縣、尹姬縣、山陽縣、任城縣、東平縣、董軍縣、泰山縣、冀北縣。

禹州,下轄郡,國六,郡九十七:陳郡、汝南郡、安豐郡、宜陽郡、潁川郡、梁國。

幽州,所轄縣,十壹國九十縣:戴軍,上谷縣,範陽縣,燕國,榆陽縣,幽州平縣,遼西縣,昌黎縣,遼東縣,宣土縣,樂浪縣,岱坊縣。

冀州,轄縣九郡,有中山、常山、河間、渤海、安平、清河、魏、趙、巨鹿等百郡。

並州轄太原、上黨、西和、雲中、定襄、雁門、朔方、婺源、尚軍九縣九十八縣。

靖州,下轄7縣117縣:魏星縣、尚勇縣、忻城縣、襄陽縣、南翔縣、南陽縣、江夏縣、長沙縣、零陵縣、武陵縣、桂陽縣、衡陽縣、建平縣、南翔縣。

揚州,所轄縣為全國第六縣,轄92縣:蘄春縣、廬江縣、丹陽縣、吳軍縣、會稽縣、鄱陽縣、臨海縣、張羽縣、臨川縣、廬陵縣、建安縣、毗陵電農隊長部。

所轄的涼州縣是中國第12個縣,98個縣:敦煌縣、酒泉縣、張掖縣、無為縣、西平縣、晉城縣、隴西縣、南安縣、廣威縣、安定縣、扶風縣、京兆縣、北地縣、馮旭縣。

宜州,所轄縣,全國第十二,縣118:陽平縣,武都縣,漢中縣,巴西縣,梓潼縣,巴東縣,廣漢縣,東廣漢縣,巴縣,涪陵縣,江陽縣,,韓佳縣,蜀縣,永昌縣,雲貴縣,建寧縣,興谷縣。

膠州,下轄7縣和滄臺16縣:膠州縣、玉林縣、蒼梧縣、朱雅縣、高良縣、南海縣。

漢光武帝建都雍正,建立雍正,但很快被取消,轄九郡。

擴展數據:

東漢時全國有十三州,壹州所轄郡縣數不壹。每個州都有壹個秘書處或州牧羊人來檢查縣,國家,縣官員和地方豪強,糾正無法無天和彈劾貪官。

東漢鐘平五年,靈帝選朝廷為州牧。此後,州逐漸成為壹個行政區,州牧也成為壹個永久性的軍政長官。東漢末年,各州或設牧,或設刺史,視都城的重要程度而定。

百度百科-東漢十三州

東漢末年有哪些國家?三國:魏、蜀、吳。

1,魏

魏國(265438年5月+03日-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壹,後世史官常稱之為曹魏。由於後來的北魏被稱為“後魏”,曹魏也被稱為“前魏”或“前魏”,使其成為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互相競爭。在軍閥混戰中,曹操勢力逐漸增強,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當曹操被授予國號時,他統治著東漢魏軍所在地葉。於是,漢獻帝封他為、王維,故名魏。

延康元年(220),曹丕迫使漢獻帝退位,正式取代漢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獻帝二年(265),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2.舒尼病毒

蜀漢是三國中的壹個。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又稱、。

蜀漢疆域北至武都、漢中,東至巫峽,南至保雲、桂,西至緬甸東部。它占據了雲南全省、四川和貴州省的大部分、陜西、甘肅南部、廣西北部、緬甸東北部和越南西北部。263年被魏所滅。兩個皇帝,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不斷,使得國家事務日益腐敗,隨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因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立下戰功而步入仕途。

但沒過多久,何進和董卓被擊敗,世界局勢逐漸轉為軍閥混戰。劉備在混戰中東奔西跑,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後又乘勝前進,攻占漢中,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關羽失去荊州和劉備的夷陵後,國力受損,然後諸葛亮恢復了蜀國的國力,迫使南部和中部地區屈服,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礦產等自然資源,國力重新強大起來。軍事上,蜀漢經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衰落,最後被控制曹魏的司馬氏家族所滅。

3.吳語

三國之壹的吳(222年5月23日-65438年5月+0,280年),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吳”,史稱孫吳。因與曹魏、蜀漢對峙,其統治地區居於三國東部,故又稱吳棟。

孫吳是三國中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有四個皇帝,共52年(公元222年起59年)。魏黃初年,孫權名義上隸屬曹魏,被封為吳王。

黃龍元年(229年)五月二十三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後遷至建業(今江蘇南京)。

黃龍二年(230),孫權派魏文和諸葛駕船到臺灣省(史稱益州),這是中國政治勢力第壹次到達臺灣省。

孫吳在漢末擁有揚州和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膠州的全部領土,後來在東北分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為江南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天齊四年(280年)五月1,孫武在西晉滅亡,標誌著漢末三國以來中國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擴展數據:

三國的形成;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朝廷下令各郡自行招兵,基本平定了叛亂,卻導致了地方豪強的挾洋自重。

鐘平六年(189),董卓受大將何進和校尉袁紹之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員常侍。很快,北京動蕩不安,董卓在北芒救援立下汗馬功勞。回到北京後,他掌權了。

他招呂布殺丁原,很快就吞並了附近兩大軍閥的勢力。後來董卓廢了少帝,讓劉協即位(為漢室皇帝),不久又殺了少帝和何太後,專斷朝政。據悉,這裏有軍械庫士兵和國寶,在世界上是很牛逼的。

東的專橫引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師的反對,導致了大規模的內戰。董卓入洛陽後,邵出冀州,喬桓以東漢名義,要求各郡郡縣起兵討伐卓,關東各郡紛紛響應。他們分重點,推邵為龍頭,相機攻卓。

190年,董卓帶狄鹹到長安。關東聯軍互相欺騙吞並,很快分崩離析。193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大亂。

經過激烈的混戰,到196年,中國已經形成了許多割據地區:袁紹占領河北、青海、河北,曹操占領兗州、河南,韓遂、馬騰占領涼州,公孫瓚的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領徐州,袁術占領淮南部分揚州,劉表占領荊州,劉璋占領益州,孫策占領江東部分揚州。

此外,張魯還以道教組織的形式保護漢中地區,並供奉祭品救治百姓。在這些割據者中,袁紹和曹操的勢力最大,也最活躍。

漢獻帝入主洛陽後,曹操逃往陳留,集結兵力抵抗,成為關東聯軍的壹員。他在冀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人,精選其精銳,使之為青州兵;

並接待了壹些有實力的地主。建安元年,遷為許縣,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開墾土地和更新資本。200年,曹元軍打官渡之戰,以弱勝強,殲滅袁俊主力;

他還利用邵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攻占了袁的鄴城,先後占領了清、冀、幽、泗州之地,統壹了北方大部分地區。2007年,曹駿離開盧龍塞,打敗了入侵北方的烏桓。

208年,曹操統壹北方後,乘劉表之死南下,其子劉聰投降曹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駿追上,逃往夏口。

此時魯肅到準備處打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到江東,雙方結盟抵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兵在赤壁擊敗。曹駿北歸後,平定了馬超和西北韓遂的聯軍,統壹了北方。

推動形成三足鼎立。孫權和劉備也開始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下荊南四郡;孫權的部將也出兵荊州南郡,成功將西北地區據為己有。

211年,劉備領兵進益州,逐漸占領了劉璋原來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駿手中奪取漢中,關羽也向曹駿發起進攻,但孫權派夢露進攻,殺死關羽,占據了大部分荊州,與漢軍隔著三峽作戰。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派兵在夷陵與吳軍交戰。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小婷被吳國大將魯迅打敗,回到益州。劉備不久死於白帝城。

不久,在諸葛亮和孫權的努力下,蜀漢和東吳恢復了聯盟,共同抵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正式形成。

百度百科-孫武

百度百科-蜀漢

百度百科-曹魏

百度百科-三國

《東漢末年三國誌》的歌詞是哪首歌?曹操

原創歌曲:林俊傑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

英雄怎麽會不懂孤獨?

獨自走在長阪坡,月光太溫柔。

曹操並沒有停止奪取荊州的努力。

用陰謀說清楚是偷偷拿走的。

東漢末年,三國爆發戰爭。

兒女情長是受亂世影響

誰來煮酒?是三國啊。

我分不清對錯,千百年來他們壹直在擾亂。

壹切又重新開始。哦,不是英雄。不要讀三國。

英雄怎麽會不懂孤獨?

獨自走在長阪坡,月光太溫柔。

曹操並沒有停止奪取荊州的努力。

用陰謀說清楚是偷偷拿走的。

東漢末年,三國爆發戰爭。

兒女情長是受亂世影響

誰來煮酒?是三國啊。

我分不清對錯,千百年來他們壹直在擾亂。

壹切從頭開始。哦,長阪坡壹個人的月光太溫柔了。

曹操並沒有停止奪取荊州的努力。

用陰謀說清楚是偷偷拿走的。

東漢末年,三國爆發戰爭。

兒女情長是受亂世影響。

誰來煮酒?是三國啊。

我分不清對錯,千百年來他們壹直在擾亂。

壹切又重新開始。哦,哦,哦

擴展數據:

《曹操》是壹首由林俊傑演唱、林秋離作詞、林俊傑作曲的歌曲,收錄在林俊傑於2006年2月6日發行的《曹操》專輯中。《曹操》這首歌在北京流行音樂盛典上獲得了第六屆全球華語歌曲榜20大最受歡迎金曲和14屆華語歌曲榜年度金曲。

林俊傑說曹操受到三國故事的啟發。林俊傑從小就對三國時代的歷史和故事非常感興趣,包括經常玩角色遊戲的電子遊戲。經過艱苦的思考,林俊傑最終結合西方搖滾和中國的元素創造了壹個現代流行版的曹操。

東漢末年有哪些自然災害?東漢末年的自然災害有瘟疫、地震、洪水,導致人口銳減。

中國古代最大的壹次瘟疫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中原發生了壹場瘟疫。那時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臥病在床,房間裏壹片哭聲,或者關上門就死了,或者失去了家人。”

當時恰逢黃巾起義和瘟疫。禍不單行!中原地區處於極度恐怖的狀態,對比壹下當時的戶籍就能說明瘟疫的嚴重程度。

恒帝長壽二年(公元156年),全國戶數為1607萬余戶,人口5006萬余人。到三國末期,總戶數只有654.38+0.49萬多,人口560多萬,只剩下十分之壹。

擴展數據:

中國歷史上的大海嘯;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壹次海嘯發生在西漢末年的靜海地區。據記載,當時的情況是“海水泛濫,西南泛濫數百裏,九河之地漸為海水所失”。後來,李道元在《水經註》中說:“海侵北,城毀壹半。”

從上面的記錄可以看出海嘯的勢頭和規模。在海嘯的推動下,海水沖到陸地上數百英裏之外,淹沒了“九河之地”,使城市半倒。而且海嘯打破了這壹帶的自然地理環境,可以說是徹底吞噬了靜海地區,進而使早期在這裏形成的東平蜀文化消失殆盡。

直到晉隋,還是“渤海西南角的澤國”。隋朝初期,海水逐漸退去,但仍是壹片沼澤。

百度百科-瘟疫

東漢末年,三國分裂為三國,舒威和吳國。這段歷史在全世界都是眾所周知的,甚至在中國,從壹個80歲的老人到壹個10歲的小孩都能準確說出三國是哪個,但這其實是壹個重大的錯誤。我們從小在書上看到的,背誦的,無數以三國為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裏的,甚至大部分我們沒有接觸過的通史資料裏的,都是關於魏蜀吳三國的,但這是錯誤的。

魏蜀吳三國地圖

魏從曹丕開始,吳從孫權開始。這兩個國家對三國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問題。那麽問題壹定是劉備的蜀國。據說劉備走上三國爭霸之路,正是因為他是韓晶皇帝劉啟之子劉勝的後代。在各方爭霸的背景下,劉備假扮“皇宮”而戰。只有廣納天下英才,得到漢朝的大量正統支持,才能成功走上三國爭霸之路,形成魏吳共天下的局面,所以可以說劉備政權是建立在漢朝復興的基礎上的,反過來說,漢是劉備政權的核心。明代謝弼的《後漢書》和清代王夫之的《韓吉五記》都把劉備的漢(韓吉)視為正統,並繼承了劉邦的前漢和劉秀的後漢。

蜀位於四川省。

劉備政權之所以稱蜀國,是因為魏國和吳國不可能稱劉備為漢,這符合劉備政權統治的地域色彩。另壹個原因是,如果再叫漢,就很容易與劉邦的前漢和劉秀的後漢相混淆。所以現在看來,魏武漢應該是天下三分的人,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而東漢末年指的是東漢末年,壹般是漢朝獻獻帝的時期。這壹時期雖然出現了大量的割據勢力,三大政權也基本成型,但由於狄鹹還在掌權,所以被稱為東漢末年。當時社會混亂,政權分為三大政權,即魏蜀吳。當漢武帝把皇位讓給曹丕時,漢朝結束了。此後,兀術相繼稱帝,三國鼎立。

東漢末年,又有赤壁之戰的官渡之戰,又有夷陵之戰。交戰雙方是蜀漢和吳棟。戰鬥地點是夷陵(在湖北宜都北),時間是彰武二年(222年)八月,以吳棟勝利告終。

夷陵之戰,又稱夷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對吳棟發動的壹次大規模戰役。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壹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案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壹次。

彰武元年(221)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給名將關羽報仇為由,入侵吳棟孫權,聲勢浩大。

孫權求和失敗後,決定與曹魏講和,避免兩線作戰,同時派魯迅率軍出戰。魯迅以越早越好的方法阻止了蜀漢軍隊的進攻,甚至於彰武二年(222年)八月在夷陵地區大敗蜀漢軍隊。夷陵之戰是關羽失荊州後,蜀漢又壹次實力大損。

擴展數據:

三大戰役的意義:

1,官渡之戰

這場戰役的雙方分別是曹操和袁紹。我們來看看雙方的實力。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徐縣。此後壹直靠皇帝做諸侯,權力大增。

先後擊敗呂布、袁術,占領兗州、徐州及部分禹州、李思。建安四年,袁紹終於打敗了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河北無立足之地,欲南下爭天下。

壹般來說,曹操和袁紹不是壹個重量級的。同年六月,袁紹精選十余萬精兵南攻許都,曹操兵力僅為對手袁紹的十分之壹。兩人在官渡決戰,著名的官渡之戰開始了。

在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官渡之戰的最終結果確實是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曹操之所以能以少勝多,於迅、荀攸和許由功不可沒。

荀攸給曹操出謀劃策,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許由與軍隊中的士兵不和,找到曹操,提出要燒袁紹的口糧,袁紹不戰而敗。於迅在戰爭中幫助曹操重拾信心,使曹操最終堅持下來。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壹次著名的戰役。曹操以其過人的才智和膽識,為自己的軍旅生涯寫下了最輝煌的壹頁。經過這壹戰,曹操消滅了袁集團,在戰爭年代基本統壹了北方。

2.赤壁之戰

曹操統壹北方後,野心膨脹,想進壹步南下。率領大軍攻打荊州時,劉表在荊州病死,劉聰即位,但劉聰懦弱無能,直接投降了曹操。

曹操領兵殺了劉備。此時的孫權聽從了魯肅和周瑜的建議,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派魯肅與劉備結盟,赤壁之戰初步形成。孫、抵抗曹。

赤壁之戰孫劉皆勝。首先,曹操遠征到這裏,士卒都累了;北方人不學水戰;荊州人民還沒有說服曹操。再加上諸葛亮、周瑜等名將的謀略,演繹了著名的火燒赤壁,使得曹操短時間內無法繼續南下。

赤壁之戰讓曹操失去了統壹全國的可能,而孫劉燁借此機會發展了各自的勢力,從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雛形,為日後的三國打下了基礎。

3.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對孫吳發動的壹場大規模戰役。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給關羽報仇為由,入侵孫吳。

孫吳派名將魯迅接下了戰鬥,魯迅采取了“越早越好”的方法,終於在劉備休息的時候,把劉備的軍隊燒了。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役,夷陵之戰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壹戰。夷陵之戰是關羽失荊州後,蜀漢又壹次實力大損。

夷陵戰爭結束近40年後,三國之間的領土基本保持不變,三國局勢開始趨於穩定。夷陵之戰被認為是三國的分界點之壹。

  • 上一篇:為什麽說獅駝嶺是西遊記原著中最黑暗的地方?
  • 下一篇:日本古代歷史上有什麽著名的軼事“天皇造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