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球板塊是如何形成的?30億年過去了,壹直在動,沒有停下來。

地球板塊是如何形成的?30億年過去了,壹直在動,沒有停下來。

大陸漂移學說是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基礎,被稱為當代三大科學進展之壹。大陸漂移說提出之前,學術界的主流是“契約說”。人們認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的溫度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表面冷卻收縮,形成了山脈、盆地和大陸。然而,20世紀初,收縮說受到質疑,人們開始尋找地殼運動的其他驅動力。

1912年春,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首次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他認為地球和大陸曾經是緊密相連的,然後漂移到現在的位置。如今,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已經成為地質學的基礎,但當魏格納首次提出這壹假說時,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壹樣,受到了無休止的質疑。

抱著固定的思維,懷疑論者把懷疑的焦點集中在兩點上:第壹,魏格納只發現了地殼內存在巨大的能量,卻沒有證據表明板塊是如何連接的;第二,他沒有壹個好的模型來解釋大陸是如何分裂的。

事實上,魏格納偶然發現了大陸漂移理論,但他的假設不僅僅是靈光壹現。兩年前,當魏格納生病時,他仔細觀察了掛在墻上的地圖。他發現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似乎與西非十分和諧,於是他把各大洲的地圖剪下來拼接起來,試圖展現出大陸過去的樣子。

與此同時,魏格納開始收集海洋兩岸陸地上植物和動物的證據。他發現不僅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有袋動物高度相似,就連寄生蟲也很相似。在南美洲和非洲的二疊紀冰川沈積物中,可以發現壹種名叫中龍的淡水爬行動物,在其他許多大陸上也可以發現它。美國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蘇格蘭的喀裏多尼亞山脈可以合並。

魏格納稱這塊曾經的超大陸為“泛大陸”,即盤古大陸。到1915,魏格納正式出版了《大陸和海洋的起源》壹書,詳細解釋了他的理論。

作為壹名氣象學家,魏格納受到了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學科的科學家的質疑和嘲笑。地質學家稱他為“瘋狂的自我陶醉”,古生物學家稱他為“德國偽科學”。在傳統地質學家看來,地球上的板塊是固定的,南美洲非洲大陸上的類似化石完全是由於古橋的作用,連接了不同的大陸,並已沈入海底,而古生物學家則直接否認不同大陸化石的相似性。

直到20世紀50年代,新的證據和數據使人們重新審視魏格納的理論,地球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從新的角度對地球的演化進行了科學研究。到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通過海底磁測和地下核試驗的地震監測發現了板塊邊緣,海底磁異常的交替模式預示著海底的擴張和板塊的誕生。

事實證明,魏格納對化石和巖石的大部分觀察是正確的。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泛大陸是壹個超大陸,形成於2億年至2.5億年前。但不可否認的是,魏格納的“大陸漂移”理論並沒有解釋大陸是如何在地球上運動的,20世紀70年代的板塊構造理論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現在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六大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此外,還有大約20個較小的盤子。這個劃分是薩維爾·勒·皮臣在1968年提出的,這些板塊壹直在緩慢移動。

板塊運動的動力是地幔內的對流,即地幔對流。地幔由高溫的熱物質組成。隨著熱量的增加,產生向上的熱流。當熱流遇到地殼底部,就會向四周分流。隨著溫度的降低,熱物質會再次沈降到地幔中,從而形成地幔對流環。這種對流不僅是壹種熱傳遞,也是地球內部的能量輸送到地球表面的壹種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板塊之間形成了三種不同的邊界類型。熱物質沿著大洋中脊上升,形成新的洋殼,向兩側擴張,這是壹個離散的邊界。

在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之間還有壹個俯沖帶。當兩個構造板塊相遇時,密度較大的大洋板塊會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這就是匯聚邊界。還有壹種板塊邊界,叫做守恒邊界。

通過巖石和化石證據,地球科學家重建了地球大陸的歷史。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板塊構造開始於大約30億年前。大約11億年前,只有壹個叫羅迪尼亞的超級大陸。大約6億年前,羅迪尼亞超大陸開始分裂,隨後通過聚合形成岡瓦納和勞亞西亞大陸。現在我們的大陸形成於3億年前,叫做盤古大陸。當時,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歐洲靠得很近。隨著盤古1.5億年前的解體,形成了今天的大陸形態。

從大陸漂移學說到板塊構造學說,對地球古陸形成過程的科學探索壹直在更新。為這些探索奠定基礎的魏格納,受到的質疑遠遠多於贊揚。魏格納在1930年壹次去格陵蘭島的科學探險中犧牲了。在他的壹生中,他未能看到他的理論被學術界廣泛接受,但大陸漂移學說成為最重要和應用最廣泛的地質理論之壹,對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和生物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妳對地球板塊結構有什麽看法?請留言分享。

  • 上一篇: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少數民族景點?
  • 下一篇:四川南充有什麽特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