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鹿井鄉的文化教育

鹿井鄉的文化教育

鹿井鄉壹直是海豐縣著名的文化之鄉。它提倡世代讀書,教育蔚然成風。早在壹百多年前,路南(今新南村委會)就有壹所私塾——蘭婷書院,由陸新羅(清代貢生)、陸新成、陸新敬創辦。鹿山(現新山村委會)高級中學創辦於1912,校址位於鹿井鹿石河東堂。地址在吉樹堂,主持人是盧月茶和盧煥標。廬山小學成立於1923,地址在文學館。(1925,濟淑堂女校並入小學)。路南小學創建於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是壹所完全小學,年級1-6。

原魯京蔡姓三校(即魯東、魯北)(即魯東、公壽、杜青)於1938合並為濟陽小學。校址在蔡祠堂濟陽堂。蔡家榜,第壹任校長。教師被氏族高薪聘請去教書。學校設備齊全,已成為全縣有名的完全小學。1952年命名為“海豐縣第壹小學”(縣重點小學)。1956年秋,初中開班——全縣定名為“海豐縣第七中學”(次年因飲水問題無法解決,取消初中班,學生全部轉入彭湃中學)。無論解放前還是解放後,這所學校都因其良好的教學質量和突出的成績吸引了許多外地(如蔡厝尾、北瓦、新山、小魚、碼頭等村)的學生。多年來,學校為上級學校培養了壹批優秀學生。建國後,黨和政府重視教育,鹿井有三所小學招收適齡兒童。1952-1958期間,三所小學舉辦掃盲夜校,招收不識字的青壯年農民在夜校讀書寫字。因為適齡兒童入學人數逐年增加。1991,新山另選校址,建兩層校舍,而赤口村則由1963的新山大隊劃出。赤口大隊成立後,赤口小學新校舍建成。1995,新北村另選校址,新建新北完全小學教學樓。新東完全小學還在濟陽堂。新南完全小學在1985大規模改建。1995由於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另選校址新建壹棟三層教學樓,24間教室,兩層圖書館。

1996年,鹿井五所小學有2124名學生,達到歷史最高峰。鹿井有五所小學。1966年,該縣第壹所大隊辦的農業中學——海豐縣新南農業中學成立。校長是新南黨支部書記盧春厚。1967經縣教育局註冊,省教育廳備案。在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重視下,校舍逐年擴建。農業中學有不同層次的班級,如初中班、高中班、農機班、植保班等。全縣在校學生300余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高級專業教師十余人,為我縣培養了大批拖拉機手和農業技術骨幹。1971,華南師範大學的講師們參觀了新南農業中學,受到了他們的好評和肯定。隨後,南方日報發表了題為《辦好學校——海豐縣新南農業中學調查報告》的專題文章。縣教育部門先後兩次在新南農業中學召開全縣教育改革現場會。作為職業教育的壹種探索,新南農業中學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路井鄉現有中小學教師約250人(2008年統計),部分教師被評為高級中學教師、壹級中學教師、高級小學教師。全縣所有學校,都有姓呂的老師。大學生不計其數。僅新南村就有256人,其中博士生8人,研究生4人,碩士生15人,本科生79人,本科生75人,專科生90人。

  • 上一篇:福州十大熱門旅遊景點介紹福州著名旅遊景點。
  • 下一篇:魯迅是在什麽樣的背景下長大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