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分配政策的歷史

中國分配政策的歷史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是實現社會和諧、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探索和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許多成就和經驗。同時,還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壹步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演進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從計劃分配制度轉變為初次分配以市場為基礎、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同時,以稅收、社會保障和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基本形成。

第壹階段:改革開放始於中共十四大之前(1978-1992)。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生產組織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第壹次獲得了經濟上的“剩余索取權”。它明確劃分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責、權、利,將農民的收入與他們的勞動成果有效掛鉤,使農村收入分配不再以生產隊為單位,而是以農民為單位。農民的收入直接取決於他們生產成果的多少。“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個人收入分配模式的通俗概括。這種分配方式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

在城市,要積極借鑒農村實行承包制的基本經驗。為了增強城市企業的活力,提高廣大職工的責任感,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求明確企業內部各崗位和職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為基礎的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其基本原則是:責、權、利相結合,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壹,勞動者的勞動收入與勞動成果相聯系。此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經濟成分逐漸發展起來,出現了個體經濟、私營經濟、股份制等所有制形式和成分。收入分配制度也相應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是以打破平均主義為突破口,推進按勞分配的實施,逐步建立起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形式為補充的分配制度。同時,在推進分配制度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公平問題,明確要求“我們的分配政策既要幫助善於經營的企業和誠實勞動者先富起來,又要合理拉大收入差距,防止貧富懸殊,堅持* * *先富方向,在促進效率的前提下體現公平”。這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雛形,是收入分配理論的壹大進步。

總的來說,這壹階段處於經濟體制轉型階段,通過政府指令性計劃調節的方式逐步改變,市場機制被更大範圍地引入。相應地,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通過打破平均主義重新確立按勞分配原則,否定收入分配制度的高度集中、平均主義的分配模式。同時肯定了其他分配方式的合法存在,但這壹時期的其他分配方式只是處於補充地位。

在這個階段,再分配調節機制也開始逐步建立。壹方面,調節個人收入的稅收制度相繼建立;另壹方面,我們開始探索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就業單位為基礎的傳統保障制度逐步改變,失業保險制度逐步建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開始推進。

第二階段:十四大到十六大(1992-2002)。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相應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入了壹個新時期,即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分配制度。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為適應其他經濟成分的快速發展,收入分配主要采取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同時提出了“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政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在公平與效率的選擇上,十四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在再分配調節機制方面,壹是不斷完善稅收調節體系。隨著1994分稅制改革的實施,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房產稅等部分稅種不斷完善,其調節功能開始顯現。二是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落實,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展開。中國政府頒布了壹系列政策文件,如《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關於建立統壹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失業保險條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等。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制度模式已經明確。同時,在國務院設立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完善了原來分散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

第三階段:從十六大到十八大(2002–201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政策逐步完善,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原則得到明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更加受到重視,公平問題逐步得到強調。

總體上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明確了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問題,強化了非勞動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正當性。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既肯定了勞動在財富創造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肯定了非勞動生產要素在財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並解決了勞動和非勞動生產要素如何參與收入分配的問題,即如何按貢獻參與收入分配。 第二,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漸擴大,公平分配的問題開始被逐漸強調。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要求關註社會公平,特別是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也要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第三,政府也重視再分配機制的不斷完善,采取了很多政策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例如,為緩解城鄉差距,政府制定並實施了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如全面取消農業稅,大幅增加農業補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了緩解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政府頒布了最低工資標準,頒布了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勞動者權益,增加勞動者收入。

第四階段:中共十八大後(2012至今)。在註重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時,把重視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讓人民享受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兩個同步”、“兩個提高”的目標:“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中,公平被擺在了比以前更加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兼顧效率和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註重公平”。並進壹步提出“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快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和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由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機制”,並進壹步要求“清理規範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 * *享受發展的理念,要求“堅持* *享受發展,努力增進人民福祉”,並對“縮小收入差距”作出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從分配制度建設、就業、社會保障體系、打擊非法收入等方面,積極實施了壹系列增加收入、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壹是加強收入分配相關制度建設。2013年2月,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見》,對今後收入分配改革的總體目標、路徑和政策措施作出要求和安排。同時,為促進居民增收,國務院制定了《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二是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確保勞動者有收入。三是完善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機制,強化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第四,不斷改革和完善稅收、社會保障等再分配調節機制建設。五是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第六,加大對腐敗和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同時加強對居民收入和財產的監管。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要求履行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這些都為未來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經驗

我國收入分配制度40年的改革歷程,是壹個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積極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形成了許多值得總結的寶貴經驗。

壹是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緊密結合,逐步推進。40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證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收入分配制度的社會發展規律。改革開放初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在堅持公有制的前提下進行的。黨的十二大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指出,商品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黨的十三大提出在堅持公有制的前提下發展商品經濟。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為補充,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五大最終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與此同時,中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隨之而來。

  • 上一篇:與歷史調情:古代統治者投資“青樓”是為了拉動GDP嗎?
  • 下一篇: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