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披頭士的約翰·列儂是怎麽死的?

披頭士的約翰·列儂是怎麽死的?

約翰·列儂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的成員,是為數不多的登上流行音樂巔峰的人。我來自壹個破碎的家庭,被月經養大。約翰從小就對流行音樂著迷,早年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18歲時,母親因車禍去世,這在約翰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人們稱他為巖石戰士——為愛與和平的夢想,為平等自由的世界,為心中完美的夢想而戰的戰士。但他其實更像壹個孩子,壹個有夢想的孩子。這個孩子永遠不會絕望,永遠不會為他的夢想而疲倦...

約翰·列儂發現的東西比任何流行歌手都多,包括貓王。作為20世紀最成功樂隊的成員,他過著富裕的生活,但在經歷了樂隊解散的痛苦後,他在思想上變得更加富裕,變得憤怒。他和妻子小野洋子試圖通過非音樂的方式拯救世界。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們似乎太離譜了。特別是,小野洋子像受害者壹樣,成為許多人攻擊和謾罵的對象。他們的“床上和平”和天真魯莽的迎合政治激進分子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追求和平,但不幸的是,他們都沒有成功。但是列儂的成功在哪裏?那就是壹種追求世界和平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腦海裏。在1991的海灣戰爭中,反對戰爭的國家領導人不自覺地使用了列儂的歌詞‘給和平壹個機會’。當塑膠小野樂團的成員在拉雷恩大廈錄制這首歌的時候,他們當然沒有想到這首歌會有這麽重要的意義,但是自從1969發行之後,這首歌就成為了壹首相當有精神意境的歌。

從65438年到0968年,約翰和妻子辛西婭的婚姻破裂了,然後他遇到了小野洋子,壹個在紐約的實驗藝術家。他們於1969年在直布羅陀結婚。約翰·列儂的生命與小野洋子結合後,進入了真正藝術家冷漠的創作世界,回歸了人類文化歷程的本真。披頭士時期的約翰·列儂是“偶然造神運動”的輝煌贏家。由於他的幸運照顧,甲殼蟲樂隊成為搖滾音樂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演唱團體和最有才華的藝術家。他們改變了整整壹個時代的人,把自己的音樂鑄造在那壹代年輕人的生活記憶裏,把歷史融化在音樂裏。這種輝煌是對藝術成就的終極認可嗎?我懷疑約翰·列儂不這麽認為。在他藝術生涯的後半段,這位“不安分”的披頭士樂隊領袖帶著世俗的輕蔑和不理解開始了他音樂生活的重生。

小野洋子,壹個從那時起就和約翰·列儂在壹起的女人,情不自禁地在這裏使用鋼筆和墨水。1933二月18出生於東京壹個傳統的日本家庭,14歲舉家遷居紐約。60年代初,她在文學、哲學和電影創作方面才華橫溢,是當時紐約先鋒派藝術舞臺上的風雲人物。1970年發表著名詩篇《葡萄柚》,同年執導電影《神化》和《飛》,入選先鋒派電影代表作品參加法國戛納電影節。她擅長制造藝術事件,擾亂人們的習慣性思維,質疑現有的世界觀。1969年3月20日,他們結婚後,開始嘗試行為藝術,探索個人音樂。他們飛到維也納,在那裏發明了壹種新穎的傳播方式——在壹個大口袋裏召開新聞發布會,約翰稱之為“不偏不倚的全面傳播”;他們周遊世界,以“床上請願”的方式爭取世界和平;他們手拉手拍攝裸露的插頁,把它們放進新唱片的拷貝裏;約翰的展覽很怪誕,警察介入了;他還會為“黑豹黨”(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壹個激進黑人組織,主張用暴力爭取種族平等)理發、籌款...這些行為令人費解,令人警醒。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壹個柔弱卻又過於固執己見的黃種女人把她的搖滾皇帝帶出自己的舊“家”,這是無法接受的,也是令人恐懼的。攻擊和指責接踵而至,約翰·列儂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報紙的社交版面,而不是原來的音樂專欄。然而,新生活的開始讓約翰從鮮花和掌聲環繞的偶像位置上退了下來,他在音樂、繪畫和詩歌的藝術世界裏實踐著自己的心靈。世俗的陰影賦予了他沈重的悲劇意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1969年,他和洋子組成了塑膠小野樂團,成員有埃裏克·克萊普頓樂隊、艾倫·懷特等,創作了《給和平壹個機會》《冷火雞》等代表作。

20世紀70年代,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定居在紐約州的格林威治村,繼續他們的音樂和藝術創作。他的歌不再隨意打亂排行榜的變化,而是發自內心的深刻,再現了搖滾樂中最內斂、最有歷史震撼力的東西。樂隊專輯《約翰·列儂-塑膠小野樂團》和個人專輯《想象》(Imagination)、《心靈遊戲》(Mind Games)、《墻和橋》(Walls and Bridges)、《剃頭魚》(屠魚)、《搖滾》(Rock 'N 'Roll)和《雙重幻想》(Double Fantasy)。他第壹次在音樂上自由而真誠地唱出了自己的童年和失去的母親,成為壹個可笑的塑料偶像,唱出了被貪婪和偏見控制的世界。最不朽的作品當然是6月發行的想象力專輯同名歌曲1971。約翰·列儂以智者的悲憫氣質和音樂中質樸感傷的情懷,踐行著雙重世界中的悲傷與絕望。1980年2月8日晚,約翰在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彈完吉他回家的路上,在曼哈頓的公寓前被壹名瘋狂的槍手槍殺。他的去世震驚了世界。這是自肯尼迪以來最大的葬禮,他的死也代表了壹個搖滾時代的結束。

約翰·列儂的壹生似乎經歷了兩次生命,輝煌的偶像生涯和平淡的藝術道路為他的人生註入了完全不同的體驗,所以他的死似乎是上天的捉弄,仿佛是上天的安排。前半生的輝煌把家安在了歷史的長河裏,後半生的虔誠和堅持,才真正傳播了不朽的智慧和虔誠。雖然披頭士時期的作品,如佩珀中士的孤獨俱樂部樂隊,創造了搖滾樂和唱片工業史上最偉大的創造力和最令人難忘的音樂,但他們並不僅僅停留在偶像音樂的誇張和輕佻的層面,而是像壹個被寵壞的聰明孩子,願意被別人輕易稱贊(“披頭士”音樂的任何革命性和開拓性意義都無法掩蓋他們自以為是的驕傲)。只有約翰·列儂真正把對宗教的虔誠歸功於藝術,他有壹種放棄輝煌的智慧和勇氣,他願意像牧師壹樣平靜而虔誠。他的晚年,他的最終離去,真的賦予了搖滾樂內向與悲憫的意義。記住約翰·列儂,聽聽他的音樂。

  • 上一篇:什麽是紅色歷史?
  • 下一篇:有哪些積累雨字的四字成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