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綠城的歷史演變

綠城的歷史演變

綠城——南寧歷史悠久,古屬百越。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金星縣脫離玉林縣,郡址在金星縣,也就是現在的南寧。這是南寧建立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將其命名為永州,南寧簡稱“永”。元朝泰定元年(1314),中央為南疆安寧,將其命名為“南寧”,故名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南寧是自治區首府。

越族分支眾多,歷史上稱為“百越”。其中,伊稀和落月是南寧壯族的先民。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建立桂林郡和項峻郡。南寧歸桂林縣管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以南寧為轄地。

西漢建立後,實行州、郡、縣制。西漢丁原六年(前110),梁武帝派富博將軍呂伯德率軍平定趙信南越後,在嶺南設南海、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鎮、日南、新二、朱雅等九郡,南寧歸鄰郡玉林郡管轄。

三國時期,南寧屬吳國管轄。吳改稱縣為臨浦縣,改膠州為廣州。就這樣,南寧隸屬於廣州玉林縣臨浦縣,壹直延續到西晉。

東晉大興元年(318),金星縣脫離榆林縣,轄金星等四縣。南寧當時是廣州的金星縣,金星縣位於金星縣,也就是現在的南寧。這是南寧第壹次成為縣級和縣級行政公署,是南寧建制的開始(隋開帝十四年,公元594年,西晉太康五、六年,公元284、285年,下同)。

南朝時期,宋、齊、梁、陳四朝相繼更替,南寧所屬郡縣與東晉相同。隋-南北朝後,開十八年(598年),金星縣改宣化縣,南寧歸宣化縣管轄,屬玉林縣管轄。

唐武德四年(620),在宣化縣設南錦州,領導宣化——郡、州、縣並存。武德五年,宣化縣分出宣化、金星五郡,屬南晉州。貞觀六年(632),南金州改為,外治在南寧,這就是南寧簡稱“永”的由來。永輝(650 ~ 655)後,廣州、貴州(今桂林)、永州(今南寧)、容州(今容縣)、安南五州調至嶺南五府任使節,定名嶺南五府,以廣州刺史為使駐廣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蘭寧縣。甘源元年(758),蘭寧縣改名為永州。鹹通三年(862),嶺南路分為東西兩路。嶺南東路,位於廣州;行署設在永寧(今南寧)的嶺南西路,原是永寧(轄永寧、橫桂、彬彬四州)、榮關(今榮縣)、歸關(今桂林)的管理之地。也就是說,到了唐朝,南寧成為了省級轄區。

五代十國時期,南寧為南漢之地,仍屬邕國,歸楚。

宋統壹——全國後,永州歸廣南西路管轄,下轄宣化、婺源等七縣,南寧仍由永州、宣化兩縣管轄。

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由永州改為永州道,現南寧為道總,轄宣化、婺源兩縣,掌管左右河湧。泰定元年(1324),是為了慶祝邊疆,寓意南疆平安,改為南寧路。南寧得名,始於此。

明洪武二年(1376),南寧路改為南寧府,現南寧為府衙。它隸屬於廣西公安部。清代廣西改為廣西省,省會就是現在的桂林。此時的南寧府屬於左江道,是廣西省的壹個分支,所轄各縣基本沿襲明朝。南寧不僅由南寧市政府管轄,還有左江路和宣化縣。

清宣彤三年(1912)九月,南寧宣布獨立。民國元年(1912),宣化縣廢,以南寧總督為主任,直屬廣西軍政府,後改稱廣西省政府。25年(1936),廣西首府由南寧遷至桂林。31年4月,原第八、第九區合並為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署設在南寧。建國前,南寧市分為興寧、潭西、潭南、林德、潭北、模範、寧武七個鎮(由原10鎮合並而成)。

1949 65438+2月4日,南寧解放了。南寧市及其附近16個自然村從永寧縣劃出,設立廣西省直轄市南寧市。1950 65438+10月2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開放;2月初,南寧郊區擴展到21個自然村,成立郊區工委(轄3個區)。1950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首府南寧。1957年7月,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廣西省建制,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宣告成立。1965年,國務院決定將侗族改為壯族。

1958至2002年,南寧作為自治區首府,與南寧(特區)並存。2002年2月23日65438國務院批準撤銷南寧市設立地級崇左市,下轄南寧市南部的憑祥市和崇左、扶綏、大新、寧明、龍州五縣。南寧北部的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四縣劃歸南寧。

2007年6月5日至10月5日上午,在墨西哥蒙特裏舉行的世界人居大會頒獎儀式上,廣西南寧市市長陳向群從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卡朱穆洛·蒂貝瓊卡手中接過了2007年度“聯合國人居獎”獎牌。

南寧在2007年全球七大獲獎城市中排名第壹,是今年中國唯壹獲此殊榮的城市。

“半城綠樹半塔”是南寧最突出的城市特色。南寧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壹座蓬勃發展的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南寧市非常關註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狀況。自1995以來,* * *已投入1365億美元實施“系統性改善城市弱勢群體生活環境行動”,直接受益人口超過80萬,有效改善了生活環境,讓弱勢群體有機會平等享受城市發展的成果。僅2002年至2006年,南寧市就有300多個城建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建成80個綠化廣場和21個公園,形成了20公裏長的生態民族大道。61.5公裏的快速環路和81公裏的四環路綠化構成了兩個環城生態圈。

2002年以來,南寧市城市綠地建設大幅增加,綠化布局更加合理,綠化品位明顯提高。統計顯示,到2005年,南寧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3.2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5.80%,綠地率達到56%,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2.10平方米。2006年,南寧市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模範城市”等榮譽。

世世代代生活在青山綠水中的南寧市民,向來惜綠如金。他們壹路精耕細作,打造“中國綠城”。壹是他們做好了“點”綠化,建成了80多個綠化廣場和21個公園,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山茶花基因庫、全國最大的“蘇鐵園”和環抱南湖的“名樹博覽園”,縱橫面積達5平方米。二是做好“線”綠化,街道綠化正在向“多板塊、多層次”邁進。熱帶雨林入駐民族大道“社區”,形成長度超過10公裏的生態大道。許多水果街和花街展示了中國南方的風景。機場高速綠化展現綠城門戶風采。南寧周邊的高速公路和外環高速公路綠化形成生態廊道,山、河、湖、溪、河。三是抓好片區綠化,推進退耕還林和林網工程、生物多樣性和森林資源保護工程、農村生態工程。四是深化“規劃植綠、拆除復綠、穿墻透綠、逢縫插綠、治汙轉綠”理念,打造花園式庭院和社區。第五,擬“捐錢捐樹”營造紀念林,地方立法凍結“植樹月”。目前正在實施的“壹帶兩軸四環七線四小區”規劃全面實現後,南寧的園林生態壹定會上壹層樓。

南寧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265,438±0.8℃。這樣優越的地理氣候造就了南寧的自然特色,壹年四季樹木常青,鮮花盛開,常熟碩果累累。從城市特色出發,努力打造“中國綠城”品牌。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綠地面積分別達到55.8%、56%和12.1平方米。1997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躋身全國優秀城市行列。

如今,南寧已經是壹座亞熱帶風光濃郁的花園城市。南湖邊看電影,民生廣場涼涼的,民族廣場看鴿子,民族廣場聽民謠,朝陽廣場翩翩起舞,四季常青,花開四季,活潑的鴿子在廣場上徜徉,天真可愛的孩子在玩耍,人與自然親密無間,冬日暖陽,夜晚彩燈繽紛。用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博士的話說,生活在南寧是壹種幸福!

  • 上一篇:中外宇航員的名字是什麽?
  • 下一篇:膀胱的網絡解讀膀胱的網絡解讀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