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以日本為例,寫壹篇關於壹個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論文。

以日本為例,寫壹篇關於壹個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論文。

大約150年前,太平洋西岸的島國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以此為自己的歷史契機,棄舊迎新,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壹個擺脫西方列強欺淩、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也是唯壹壹個通過侵略擴張擠入帝國主義列強行列、在本國領土外建立殖民地的亞洲國家。

今天,這個面積只有37萬平方公裏的島國,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從渴望主宰自己的命運,到渴望成為世界的主角,是什麽如潮水般引領著這個島國的命運?

歷史上的巨變往往會在壹些不起眼的地方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橫須賀位於東京灣入口處,是日本近代史的起點。

2003年,這個依山傍水的小城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紀念的是壹位名叫佩裏的美國將軍。從這些輕松友好的笑臉中,很難想象150年前,正是這位將軍用武力迫使日本打開了自己的大門,讓這個島國走上了壹段充滿悲劇和奇跡,夾雜著屈服和強大的歷史。

1853年7月8日,剛剛成為強國的美國派出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裏率領4艘全副武裝的黑色艦艇,闖入橫須賀港。

為了開辟太平洋航線,搶占東方市場,佩裏代表美國總統提出了開埠通商的要求。這位不久前在美墨海戰中大獲全勝的將軍非常自負。他對前來談判的日本特使說,妳最好不要抵抗,因為壹旦開戰,結局只有壹個,就是美國贏。

面對冒著黑煙冒著熱氣的軍艦和霸氣的美軍將領,日本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此時的日本閉關鎖國兩百多年,但並不是對外界壹無所知。在長崎這個唯壹的窗口,中國和荷蘭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被允許互相進行貿易。17世紀的世界霸主荷蘭,讓這個兩千年來以中國為師的島國崛起了“藍雪”。日本的士紳用荷蘭語討論近代歐洲的天文、地理、醫學等新學科,了解西方世界的發展。

鄰國大清帝國在13年前的鴉片戰爭中被英國軍艦襲擊的經歷,從另壹個角度給了日本統治者壹個新的信號。

采訪:日本文明史學家加藤周壹

幾千年來,日本幾乎都在向中國學習,甚至中國都輸給了對手,所以這樣的對手應該很厲害,他們的出現對日本也是壹種震懾。

所以在美國黑船被圍的時候,日本國內雖然有選擇建國還是開戰的爭論,但是最後還是做出了實際的考慮,日本人幾乎是抱著歡迎的態度接受了佩裏的請求。

佩利將軍用電報、鐘表、望遠鏡、蒸汽機車和大炮向日本人展示了工業革命的成就。當壹輛輛小型蒸汽機車在專門修建的軌道上啟動時,旁觀的日本官員從旋轉的車輪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與大洋彼岸世界的差距。

采訪: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益田良香

當時幕府對建國還是挺積極的。他們認為,根據當時的世界形勢,日本如果不能從壹個封閉的國家發展起來,就必須進入國際社會,並從中發展成為世界強國。

壹天晚上,兩個日本青年偷偷爬上美國的黑船,用手比劃著告訴佩裏將軍,他們要隨船去美國,看看美國為什麽這麽強大。這樣做在當時的日本是合法斬首的。

佩裏對他們的行為感到非常驚訝。佩裏在日記中寫道:“我被這兩個日本人的學習精神所感動。如果日本人也像他們壹樣,日本壹定會變得像美國壹樣強大。”

兩個渴望了解世界的年輕人最終被送下船。但是隨著國家的開放,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關註外面的世界。14年後,壹個名叫澀澤榮壹的年輕人得到了去歐洲的機會。

1867年,27歲的澀澤榮壹作為日本代表團成員赴法國參加巴黎世博會。

新穎的工業產品取代了手工作坊的機器設備,西方的工業化程度讓澀澤榮壹大為震驚。他決定留下來,仔細考察歐洲各國的工業發展和經濟制度。

采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周建

澀澤榮壹先到達法國,然後到達比利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接見他們時說,國家的繁榮離不開工業,尤其是鋼鐵的使用。當時,歡迎日本購買和使用比利時鋼鐵非常重要。澀澤榮壹對此印象深刻。他說,壹個國家的國王在會見外賓時從來不忘推銷自己的產品,可見工商業對西方國家是多麽重要。

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的澀澤榮壹,認為商人是唯利是圖的形象,就像當時所有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傳統日本人壹樣。

比利時國王的話讓他固有的觀念慢慢開始改變。

1868 165438+十月,澀澤榮壹帶著全新的想法回到了日本。此時的日本已經不是他離開的那個國家了。這個國家剛剛經歷了壹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

這壹年,日本歷史上第124位天皇明治天皇重返國家權力中心。

采訪:劉小鋒,中國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在日本神話中,據說趙天神創造了日本,天皇自稱是趙天神的直系後裔,因此天皇擁有統治日本的法律制度。然而,在實際歷史中,自12世紀以來,權力壹直被掌握軍權的幕府將軍邊緣化。這種情況持續了600年,直到1868,也就是黑船敲開了日本的大門。

美國黑船的傲慢與強勢凸顯了幕府的軟弱,來自外部的壓力最終演變為內部變革的動力。最終,武士以復古的名義推翻了幕府,支持了剛剛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了合法的新政府。14歲,明治天皇成為日本最高領導人。年輕天皇要領導的是壹個內憂外患的危險日本。

美國黑船敲開日本的大門後,迫使日本簽訂了歷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此後不久,荷蘭、俄羅斯、英國、法國紛紛效仿,開始爭奪各自在這個島國上的利益。

日本和當時許多亞洲國家壹樣,在香港開埠後迅速成為西方商品的傾銷市場和廉價原材料的供應地。開港僅半年,就有654.38+0萬元的日金流出,國內經濟蕭條,民怨四起。

年輕的新政府如何帶領日本走出亡國邊緣的困境?

1868年4月5日,明治天皇頒布了五大誓約,這是推動國家變革的總綱領,拉開了政治改革的強大帷幕。從那時起,日本進入了壹個被稱為明治維新的時代。

副標題:天下求知,大救皇帝基業。

采訪: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益田良香

明治維新可以說是日本實現現代化的壹個起點。

6月1868 165438+10月回國的澀澤榮壹,趕上了壹個好時機。壹年後,他進入明治政府的財政部門。在歐洲旅行積累的經驗和天生的理財能力使澀澤榮壹的事業壹帆風順。他直接參與了新政府幾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醞釀和制定,如改革貨幣制度、取消藩屬縣、發行公債等。

就在澀澤榮壹以令人矚目的成就相繼升遷之際,明治政府的壹項重要舉措改變了日本和澀澤榮壹的個人命運。

1871年,壹個近百人的政府代表團從橫濱港出發,前往歐美。使節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幾乎是當時政府官員總數的壹半。為了支撐這次龐大的旅行,剛剛成立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當年財政收入的2%。

在壹年零十個月的時間裏,他們遊歷了12個歐美國家。寫了壹百卷調查記錄。政府投入巨大,高官厚祿,出訪時間長,巖倉的這次出使堪稱日本乃至亞洲各國與西方世界交往史上前所未有的行動。

采訪: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唐崇南。

日本的最高領導層,以巖倉為首的這樣壹個代表團出訪歐美,最後用三個字總結:先驚後醉,最後瘋狂,我覺得很準確。第壹個驚喜是他們到了歐美,看到西方發達的文物體系時的驚訝程度。第二醉是陶醉於西方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最終的瘋狂是下定決心像瘋了壹樣去研究西方的壹系列文物制度,讓日本也能和西方壹樣。

正是在德國,日本外交使團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剛剛完成國家統壹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在接待宴會上告訴他們:雖然世界各國都說要以禮相見,但這畢竟只是表面的,實際上是以大欺小,背後以強淩弱。

這些話讓日本人也有同感。他們不僅認同俾斯麥的強權政治理論,還對德國的發展模式著迷,即國家主導工業發展。

德國是當時歐洲發展最快的國家。千百年來,壹直在向強者學習的日本人給自己找了壹個新老師。

回國後,自稱“東方俾斯麥”的是巖倉外交使團副團長久保俊壹。

壹百多年後的今天,大久保家族依然珍藏著久保俊壹訪問巴黎時從巴黎帶回來的西式紅色皮椅,以及他用過的硯臺和珍貴的中國紫砂茶壺。

這枚小印章曾被久保俊壹隨身攜帶,它被用來發布許多影響日本歷史的政府法令。

回國後,久保俊壹被提升為參議院和內政大臣。掌握明治政府實際權力的鐵腕人物,帶領日本開始了緊急的現代化進軍。

繅絲廠是日本最早的官辦工廠之壹。政府從法國購買繅絲設備,並花重金聘請法國技師。工廠快開工了,卻招不到工人。因為當時很多日本人相信那些咆哮的機器會吸走人的精華。

為了消除民眾的恐懼,明治政府想了壹個辦法:壹是勸說士紳高官的女兒去工廠當女工。這些熟練的女工後來被派往全國各地,繅絲成為第壹個進入國際市場的日本產品。

采訪:日本文明史學家加藤周壹

我認為無論是穆斯林國家還是中國,對引進外國技術都有很強的抵觸情緒。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帝國國立大學的很多學科和領域都在短時間內西化了。這裏積極的壹面是效率高。為了盡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壹切從零開始完全西化。其實也證明了這確實是很有效率的。

根據久保俊壹的工業生產計劃,政府直接從西方帶來了法國式的繅絲廠、德國式的礦業冶煉廠和英國式的軍工廠。除了購買機器,政府還雇傭了大量外國技術人員。當時壹名外國專家的月薪最高可達2000日元,是明治政府高官的3倍多。

據估計,當時明治政府財政支出的五分之壹都投入到了興辦企業上。

在開辦國有工廠的同時,久保俊壹還大力扶持民營企業。

三菱是日本最著名的商標之壹。如今,日本有100多家三菱企業,海外有數百家三菱分公司。

1870年,三菱只是壹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有三條船。但很快獲得了明治政府委托的13船和海上軍事運輸業務。壹年後,政府幹脆把13船給了三菱,每年撥付營運補償款;此後,政府購買了郵政海運公司的18船,交由三菱公司免費運營。

采訪:日本三菱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成田誠壹

日本政府把這些事業交給民營企業去發展,也就是說最初由政府實施,然後賣給逐漸培育成熟的民營企業繼續發展。日本壹直都是這樣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三菱,三井、住友等公司也相繼從政府手中買下官辦企業進行開發。

在政府的支持下,三菱很快發展成熟。1875年,久保俊壹要求剛剛成立五年的三菱公司開通日本到上海的航線。結果不到壹年,美國太平洋郵政公司、英國半島、東方航海公司被驅逐出這條航線,三菱公司壟斷了日本到上海的海運業務。

從65438到0873,33歲的澀澤榮壹已經成為掌管國家預算的大寶,在所有人眼裏,他的事業壹片光明。然而,澀澤榮壹做了壹件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事:他遞交了辭呈,想放棄官職,下海經商。

采訪:劉小鋒,中國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商人的地位其實並不是很高。澀澤榮壹棄官從商,等於說他開創了壹代風氣。他說大家突然意識到,其實做生意也很重要,有地位的人才能下海經商。

澀澤榮壹辭職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組織建立了日本第壹家股份公司銀行,從而開始了他傳奇的創業生涯。他的企業組織活動逐漸擴展到航運、造船、鐵路、紡織、啤酒、化肥、采礦等工業部門。到19的80年代,澀澤榮壹已經成為日本商界最引人註目的人物。

迅速走向工業化的日本,在學習先進技術的同時,也開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陽歷取代了陰歷,元旦取代了春節。皇帝帶頭吃牛肉,百官穿上燕尾服;理發店的生意開始熱鬧起來,男人們把包子剪下來,剪成西式短發。有壹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用短發敲壹敲蓬松的皇冠,文明的聲音就會響起。”。

就像壹千多年前的奈良是模仿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而建的壹樣,今天的日本人在東京銀座建起了壹條西化的街道。這裏仿照歐美市場,建起兩層洋氣的磚房,有軌電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夜幕降臨時還會點亮煤氣燈。

日本煥然壹新,明治維新似乎進行得非常順利。這時,壹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東京的清水谷在安靜中有些荒涼。1878 5月14早上8點,掌握著明治政府實際權力的久保俊壹像往常壹樣早早出門,準備在皇宮裏開會。

幾分鐘後,壹條消息傳到了皇宮:49歲的久保俊壹在清水谷被暗殺。

遇刺當天的清晨,久保俊壹還在和壹位來訪的地方法官談論他對日本未來改革的看法。

那麽,是什麽力量終結了久保俊壹在這場改革中的主導地位呢?為什麽明治維新推進到11年的時候突然向全社會拋出這個巨大的感嘆號?

采訪:東京都立大學名譽教授君之助。

久保俊壹是壹個非常堅定的人,總是態度堅決,是壹個不妥協的人物。

采訪: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唐崇南。

全國反對久保俊壹的聲音相當強烈,尤其是在大久保和士紳最後暗殺了他之後,他的政權很快就被推翻了。

為了實現富民強兵、興業文明三大改革目標,強硬的久保俊壹采取了簡單的改革方式,但政府缺乏經驗,急於在工業發展上取得成功,導致政府財政難以為繼。然而,在文明進程中,日本的傳統文化面臨崩潰,甚至有人建議日本人改說英語,與西方人結婚,以提高日本人種。這壹切不可避免地引發了現代文明與本土傳統的激烈沖突。

同時,改革帶來的不公平加劇了現有的社會矛盾。1881年,政府以不到投資額三十分之壹的低價將北海道的官方房產賣給個人。這壹事件讓人們對官商勾結的腐敗行為極為不滿,差點引發騷亂。直到皇帝出面召回壹批高官,才制止了事態的惡化。

久保俊壹遇刺後,他把改革的難題留給了繼任者伊藤博文。

作為久保俊壹壹直以來的得力助手,伊藤博文將如何面對眼前的社會矛盾?他會選擇怎樣的方式來延續明治維新的事業?

采訪:東京都立大學名譽教授君之助。

伊藤博文,大概是眾多(日本)領導人中,可以說是最有野心的,視野開闊,性格開放。

伊藤博文上任不久,就遇到了壹件棘手的事情。明治政府禁止相撲這壹日本傳統運動,理由是幾乎全裸的相撲手醜陋無知。然而,壹位名叫高沙的相撲大師開始挑戰政府禁止在東京舉行公開相撲表演的禁令。

支持高沙的人與前來幹預的警察勢不兩立。為了避免對抗升級,天皇不得不親自舉行並出席相撲表演,以恢復這項運動。

相撲選手的挑戰和民眾的不滿,迫使伊藤博文不得不仔細思考國家的發展方向和改革方法。在伊藤博文執政時期的日本,改革引發的矛盾已經突然出現在社會的政治生活中。在西進中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日本人民開始要求他們的權利。壹場大規模持久的自由民權運動正在日本社會各階層展開。

采訪: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益田良香

首先,以自由民權運動為中心,提出了政府制定憲法的要求。正是由於自由民權運動的愈演愈烈,明治政府意識到有必要制定憲法成立議會,否則政府本身就可能被推翻。

慣於順應大勢的伊藤博文也意識到日本憲政是大勢所趨。他開始起草日本的第壹部憲法。

十幾年的改革經歷告訴他,單純的拿來主義已經不能推動日本社會的進壹步變革。

此時,伊藤博文的好友澀澤榮壹已經在自己的商業王國裏有效地實踐了自己傳統與現代文明的融合。

澀澤榮壹壹生創辦了500多家企業,被譽為“日本現代企業之父”。從入行的那壹天起,他就把儒家經典《論語》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他到處演講,號召日本人做壹手拿著《論語》,壹手拿著算盤的企業家。澀澤榮壹提出了義利結合的經營理念;伊藤博文將他的國家的傳統融入了憲法。

於是,壹個看似令人費解的現象出現了:原本是為了保護民權的憲法中,其實是寫了民權的,但伊藤博文卻增加了確立天皇絕對權力的條款。這是為什麽呢?

采訪: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出於某種原因,這種以皇帝為中心的觀念有些宗教色彩。大多數日本人認為,如果這個宗教沒有了,日本就不是日本了,包括當時推動日本現代化進程的人。伊藤博文當然會利用這股思潮。

1889年2月11日,東京普降大雪,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憲法》頒布實施。帝國憲法在鞏固明治維新成果的同時,借助日本傳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天皇的神聖性,擁有指揮軍隊和對外宣戰的壹切權力。

帝國憲法使日本表面上實行多黨制,實際上是帝國制,決定了日本崛起初期對外擴張,對內施壓的軍國主義傾向。有歷史學家認為,伊藤博文執政時期,在恢復相撲等民族傳統的同時,日本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尤其是軍國主義,也被召回並得到強化。

但當時伊藤博文借此機會化解了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憲法頒布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極端西化現象慢慢得到遏制。因此,日本社會生活中出現了壹些景象:

西裝流行的同時,和服被保留為最華麗的禮服;酒吧增多了,茶室依然是人們精神寄托的地方;西洋歌劇開始唱戲,能劇和歌舞伎走向極致。當油畫開始耀眼的時候,日本浮世繪也成為了世界繪畫的壹大流派。

采訪: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唐崇南。

日本文化就像洋蔥文化。這種形象可以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壹個情況。就像洋蔥壹樣,剝了壹塊,又剝了壹塊,最後想找到日本文化的內核。不會,因為每壹件作品都包含了外來文化影響和日本文化其他非常重要的成分的結合和融合。

與此同時,日本和德國壹樣,采取了不同於自由主義經濟的發展模式。歷史學家稱之為“管制型經濟模式”,即在保留資本主義基本性質的前提下,改變經濟運行方式,讓國家成為主導力量,讓工業化以超常規的速度騰飛。

到1910,日本95%以上的男性和90%以上的女性接受過教育。日本與英國的鐵路裏程差距從明治維新初期的1000倍縮小到4倍以內。

日本看似是壹個工業國,但與西方工業強國相比,顯然有相當大的差距。如何以最快的方式實現趕超的目標?日本壹直在尋找這樣的捷徑。

早在明治政府成立5年後,日本就用武力逼迫鄰國朝鮮建國並從中漁利,這距離美國對外開放還不到20年。

采訪:日本文明史學家加藤周壹

明治的口號是“富裕的強兵”。明治政府成立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建立現代化軍隊,這是明治維新的目標。

在19的結尾,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尖銳地為日本指出了這樣壹條便捷的道路。“中國不應該猶豫。與其坐等鄰國進步,與他們壹起振興東亞,不如擺脫其行列,與西方文明國家共進退。”

西方所謂的“文明國家”正在世界各地爭奪勢力範圍。歷史上壹直選擇與強者為伍的日本,這次選擇了與西方列強共進退,加入軍事掠奪的行列。明治維新帶來國力增長的同時,日本軍國主義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姜

明治維新應該說是在1889和1890左右結束的。後來,它的整個國家戰略都變了。怎麽改?本來是以改革促發展,1890之後變成了以戰爭促發展。

副標題:1894甲午戰爭。

1904日俄戰爭

1914壹戰

經過多年的對外侵略,日本侵略了朝鮮和中國臺灣省,大量的資源和賠款流入日本。僅甲午戰爭後,日本從中國掠奪的賠款金額就相當於當年國家財政收入的4倍多,其中壹半以上用於擴充海軍和陸軍軍備。

幾次得手後,日本的軍國主義野心更加膨脹,最後發展到建立“大東亞榮耀圈”稱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步。半個世紀以來,日本的擴張勢力打了壹場又壹場戰爭。

副標題:九?1931第十八次事變,日軍占領中國東北。

七個?第七次事件1937,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

偷襲珍珠港1941 65438+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原子彈蘑菇雲升空的那壹刻,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以武力稱霸世界的夢想破滅了。就像所有前後信奉武力霸權的國家壹樣,侵略戰爭給其他國家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了日本毀滅性的打擊。明治維新以來80年積累的物質成果,在戰爭中幾乎化為灰燼。

字幕:1945八月15天皇向日本國民宣布日本戰敗(配樂)。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裏號上簽署了投降書。

戰後最初幾年,占領國美國每天向日本提供1萬美元的援助,每天運送6000噸大米,保證盡可能少餓死人。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在這樣壹個看似貧瘠的廢墟上,日本只用了20多年就實現了經濟崛起。從1955到1964,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保持在9%以上。從1965到1970,這個增長率超過了10%。人們對這壹奇跡般的速度給出了各種解釋。無論從哪個角度,人們都不能忽視壹個最根本的原因。

采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金喜德

戰敗後,(日本)被炸得壹片廢墟,但還是留下了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基礎,比如科技人才,還有壹些向西方學習搞工業化的東西。所以雖然在物質上像是樓房倒塌,但用今天的話說還是軟實力,所以是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壹個基礎。

同時,戰後的日本有和平憲法保駕護航。這部1947年5月生效的新憲法規定,日本的主權屬於人民,天皇只是作為日本的象征而存在;日本永久放棄由國家主權發起的戰爭,不保持陸海空軍等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從事戰爭的權利。在和平憲法的框架下,明治維新打下的基礎開始發揮作用。

這曾經是日本的第壹個火車站。1872年,日本第壹條鐵路由英國人修建,明治天皇親自前來參加開通儀式。七年後,日本人開始設計和建造自己的鐵路。1964年,世界上第壹條高速鐵路出現在日本東京和大阪之間。它的運行速度是普通鐵路的三倍,日本人稱之為“新幹線”。伴隨新幹線的,還有壹大批戰後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他們借鑒歐美企業制度,將觸角伸向全球。是他們讓日本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

1968年,新幹線誕生4年後,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19億美元。這壹年,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今年是明治維新壹百周年。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自信的日本人都有理由相信,這是宣布日本重新崛起的最具象征意義的時刻。

日本這壹百年的大國之路,確實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總結。但不管怎麽總結,有壹點是肯定的。當今世界,任何國家崛起唯壹值得稱道的意義在於:對內給本國人民帶來幸福;對外,它將給世界帶來和平與安全。

這就是日本在大國崛起中的百年改革的全部內容。妳可以再換壹次。

  • 上一篇:熊出沒評論五篇。
  • 下一篇:主板芯片組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