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明末清初的西域大將軍李定國

明末清初的西域大將軍李定國

李定國(1621-1662)是明末農民起義中的大西軍將領,南明軍事統帥,明末清初最傑出的反清將領之壹。宏遠和雨凝這兩個字。陜西延安人,說起榆林人。張的養子名叫安西將軍。張在隆武二年(1646)去世後,與等人聯合抗清。李詠六年(1652),入桂,克桂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兩大名將震動天下”,讓清廷準備放棄西南七省。受到孫可望的嫉妒,他退到廣西,然後搬到雲南。十年,皇帝李詠被秘密迎進雲南,晉王被任命。孫可望失陷後,西南防務機密失守,清軍大舉進攻貴州。他打得很慘,撤退到緬甸。李詠十六年(1662),李詠皇帝被殺,他患焦慮癥,同年去世。

李定國出身貧寒,十歲時從張出家。他認定國家可以善用兵,他喜歡讀《孫子兵法》和《紫同治劍》,有“萬人敵”和“小尉遲”之稱。它以寬大仁慈著稱,在城市中從未被殺。當它遇到士紳和民眾時,它會想辦法拯救它。、劉文秀、艾能奇等四人是張的養子。崇禎十七年(1644),從張手中破成都,封安西將軍,地位僅次於。

1646年,清軍入川,張戰死。其余的大西軍和孫可望壹起南下綦江。李詠元年(1647),先入貴州,後通過雲南沙定州叛亂進入雲南。當年與孫可望壹起稱王,建立政權,預計稱平東王、定國安西王、劉文秀阜南王。1648年,定國征服了佤族龍歌,占領了沙定州,平定了雲南。定國在雲南組織農業生產,穩定社會秩序,團結少數民族,建立西南反清根據地。定國的勸說是意料之中的:“我們這壹代是明朝的臣民,中國又倒向外族侵略者,所以要嚴格區分外國與夏的界限,重視中國,現在把雲貴蜀帶回明朝,誠心輔佐。”到了三年,孫、李又先後派遣使臣到南明與朝廷談判反清事宜。李詠四年,李詠立李定國為西寧王。

六年,李詠皇帝被歡迎進入貴州。西征大軍北伐,李定國率東路軍出湘,取得荊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然後南下廣西,直奔桂林,打敗清軍,在桂林大獲全勝。清王孔有德自焚而亡,大西軍收復廣西。然後北上攻打湖南衡州,11月24日攻打清王尼堪,在衡陽大獲全勝,返回湖南。當時天下震動,西南反清戰局逆轉,使得“清君臣聞警,上下震動,聞國名,膽戰心驚,大有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與皇帝講和之議”。黃宗羲說:“李定國和兩大名將在桂林和衡州的成功,震動了天下,這在萬歷全盛時期是從來沒有過的。成功了就能吃飽飯了!”屈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求上天的!“李定國在李詠朝廷的成就和聲望越來越高,孫可望嫉妒他,導致他們之間的分裂。李定國為了顧全大局,被迫退守廣西、雲南繼續他的反清事業。

李詠八年,他與鄭成功相約在廣東新會會面,以取廣州。但因為鄭鈞屢次失約,加上瘟疫流行,連戰連敗,失敗。李詠十年,李定國被封為晉王。

李詠十壹年,孫可望與李定國反目;然而,由於孫可望不得人心,許多將軍轉向李定國的陣營,孫可望被擊敗,撤退到貴州。同年,孫可望向清朝投降。打敗孫可望後,李定國仍堅持反清,捍衛鬼王政權,但因西南軍務情報被孫可望出賣,屢遭挫敗。

李詠十二年,吳三桂侵滇;次年,昆明破。李定國護送李詠出昆,在磨盤山血戰中指揮明軍主力狠狠打擊清軍。之後,李詠逃往緬甸,而李定國則獨自率軍回猛臘,並派人從車上借兵。之後,緬甸將皇帝李詠交還給吳三桂。這時決定國營連隊裏的中國部隊相繼病死,李定國也病了。

李詠十六年(1662),李定國得知李詠被吳三桂吊死,悲痛欲絕。臨終前,他命令兒子:“不要向死神投降!”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最傑出的反清將領之壹。作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拋開過去,與南明朝廷合作。面對孫可望同陣營的多次挑釁,他顧全大局,多方回避;他曾“出二王,天下震動”,令清廷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要不是漢奸泄密,吳三桂全軍覆沒。李定國造福四川人民,死後在川中修建了更多的“李王進祠”。在雲貴大地上,壹直流傳著“李”的名聲和傳說。

著名歷史學家顧城在《南明史》中認為:“李定國的壹生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封建史籍的編寫者壹般都給予褒獎,但他們褒獎的是李定國後半生的‘懺悔’。其實,李定國是明末反抗封建壓迫的英雄;清初,他是抵抗滿清貴族軍事征服和暴政的傑出統帥。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在明清所有的人物中,他是壹個輝煌的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上他。”

  • 上一篇:尹紅的歷史
  • 下一篇:《逃出皇宮的沙皇》,蘇聯為什麽要殺沙皇壹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